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为什么一提上学,他就害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为什么一提上学,他就害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又一个学校恐怖症患者

高强16岁,虽说是高二学生,可是已经很久没上学了。很久,有多久?初三上了不到半学期,就断断续续不去学校了。高一去了一段时间后旧病复发,高二去了几天再次旧病复发,此后再也没去过学校,一直宅在家里。

起初高强每次去学校,还热情高涨满怀希望,不过没几天热情就降温了,然后感到失望,再然后就是旧病复发不去学校。发展到现在,一提上学,他就紧张、焦虑、恐惧。每次下定决心准备去上学,到了该走出家门的时候,他都会找各种理由,磨磨蹭蹭,一拖再拖,反正就是各种不想去。

父母说也说了,骂也骂了,打也打了,但孩子死活不上学,他们似乎也束手无策,所以高强至今宅在家里。眼看要上高三了,同龄孩子该考大学了,父母这才慌了,辗转与我取得联系,请求我紧急接待他们来访。

在工作中,我接触到很多孩子患上学校恐怖症的案例。

学校恐怖症是恐怖症的一种,大多发生在中小学生身上。其特点是学生对学校产生强烈的惧怕,拒绝上学,如果被迫上学,则会出现明显的焦虑和惊恐,有的还会出现一些躯体症状,如心神不宁、紧张不安、面色苍白、心率加快、呼吸急促、腹痛呕吐、尿频尿急等;如果暂时不去学校,焦虑情绪和躯体症状很快缓解。这样的学生多数是好学生,即便不是学习尖子,也是循规蹈矩的人。

单就症状说,高强确实出现了学校恐怖症,但问题是,同样症状的背后会有不同的症结和心理根源,而高强出现学校恐怖症的背后,其心理根源是什么呢?

畸形的家庭教育结苦果

在与高强父母的沟通中,我了解到高强的父亲是家族中唯一的男丁,而高强又是小辈中唯一的男丁,因而高强从小就很受娇宠。爷爷奶奶拿他当心肝宝贝,爸爸妈妈也不例外,结果导致他胆小软弱,自理能力差。这么大了,他凡事都依赖爸爸妈妈,离开了爸爸妈妈,什么都干不成,甚至看场电影,都要爸爸妈妈陪着。而且,他至今还让妈妈帮助洗澡,和妈妈睡一张床。在这样的家庭影响下,身材高大的高强,心灵却完全像个娃娃,幼稚得不能再幼稚了。

但是,全家对高强的学习却给予很高的期望。高强小学毕业,爸爸凭关系把他送进了最好的初中。初中毕业,爸爸又凭关系把他送进了最好的高中。为了高强的学习,妈妈专门学会了开车,每天专车接送。高强上高中时,父母怕孩子吃苦,专门在学校附近租房陪读。可结果呢,高强小学时学习成绩挺好,到了初中一二年级也还行。加上父母的关系,他还当过学生干部。可到初三以后,高强的学习就不行了。这时,父母没有发现问题的根源,一味地安排高强补课补课。但是怎么补课都无效后,家长终于发现这孩子意志薄弱,软弱懒惰,不想吃苦,还想拿高分。其实,高强也不是没有做过努力,但是努力几天后,他看不到成效,就放弃了。

高强坦言:“到了高二,我根本就不想去学校了。”

显而易见,高强学校恐怖症的根本原因,在于家庭教育的失误。也就是说,家长在学习上对孩子抱有过高的期望,只想学习,紧盯分数;而在人格教育上,对孩子过度溺爱,妨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导致孩子内心幼稚,意志薄弱,惧怕挫折,不能为自己负责。这些不良的非智力品质或者说人格障碍,归根到底都是畸形家庭教育结出的苦果,而逃避学校,只是孩子人格障碍的外在表现而已。

做一棵有魔法的毛竹

为进一步探究,我和高强进行了单独交流。

高强回忆说:“我以前挺好的,还当过班干部,拿过一些比赛的奖励,可是这些我并没有付出多少努力。到了初三,老师强调说初三非常重要,我就想这回该努力了。于是我开始努力学习,结果第一次考试,我的成绩只排到年级400名左右。这对我的打击非常大,感到自己的付出和收获不对等。既然努力也没有收获,不如不努力好了。我当初就是这么想的,结果一放松更不行了,于是开始请假,不愿上学逃避学习。”

我问:“你的成绩排到年级400名左右,你说你很受打击,那平时你的成绩名次是?”

“平时也差不多,也是400来名。”

“也就是说,跟你平时的情况差不多,那为什么很受打击?”

“因为我平时没付出多少努力,可是初三我努力了,却还是这样的名次,我很灰心。”

“你的意思是,你一旦努力了就应该立刻超过别人?你一旦付出了就应该立刻看到收获?”

“我们不是常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吗?”

看着高强疑惑的眼神,我给他讲了一个故事:有一种毛竹,在它生命的头5年里,你几乎看不到它的生长,即使生存环境十分适宜也是如此。但是只要5年一过,它就会像被施了魔法一样,开始以每天两英尺的速度迅速生长,并在6个星期内长到190英尺的高度。因此,它被人们称为“有魔法的毛竹”。

讲完,我问他:“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付出不一定马上就能看到收获。”

“对。”我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说的是收获与耕耘存在着必然的关系。但是,这种联系不能机械地去理解。如果一定要从数量上分析,很多时候也许是这样的:一分耕耘,一分积累,零分收获;五分耕耘,五分积累,零分收获;九分耕耘,九分积累,还是零分收获;可是一旦你付出了十分耕耘,有了十分积累之后,你就会得到百分的收获!其实,付出后的积累也是一种收获,只是它是潜在的,不容易被人看到。如果片面机械地理解‘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句话,那么,当你付出一分耕耘却没看到一分收获时,就容易失望甚至放弃,结果就错失了即将到手的丰硕成果。”

“我就是这样,做事通常只有三分钟热度,看不到收获就放弃了。我现在知道了,应该向毛竹学习,持之以恒地付出,一定会有收获。”

“能吸取教训也是一种收获。”我笑着说。

“上高一的时候,我想这回一定要夺回失去的光荣,告别不光彩的过去,我信心十足地开始了努力。结果第一次考试,我的名次还不如以前呢,到了700多名,后来又到了1000名左右。这再次让我大受打击,深感失望,为什么努力了却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我对自己失去了信心,于是经常请假,害怕上学。”

“你们高一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2000人左右。”

“那你的成绩在1000名左右,也是中游,为什么会大受打击?”

“我做什么都想做到最好,但是努力一阵子后发现名次不仅没有前进,反而后退了,感觉特别沮丧。”

“你知道逆水行舟吗?逆水行舟是什么情况?”

“虽然使劲划船,船却没有前进。”

“对。船虽然没有前进,但是划船用的力起作用了没有?”

“起作用了。是我没能坚持下来,没能持之以恒地继续努力。”

“好,现在总结一下,前面的交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不要总想得到最好的结果,要降低自我期望;做事情也不要只有三分钟热度,要持之以恒地努力。”

“对,降低期望很重要,持之以恒也很重要。做到这两点,你一定能成功。你想重新走进校园,会有很多困难,但你一旦做好了这两方面的准备,事情就容易了。这好比喝中药,如果不做好心理准备,会觉得药很苦,但是如果做好了充足的心理准备,就不会觉得药有多苦了。”

宅在家里易成废人

以上的认知调节,是初步、浅表的,要帮助高强从内心激发自救意识,还需要从深层次进行认知调节,进一步推动他的心灵成长。

于是我问:“你不去学校的时候,通常做些什么?”

他说:“能做什么?无非是待在家里玩手机、看电视、上网。”

“待在家里的时候,自我感觉好吗?”

“也没有什么不好的,就是怕见人,不敢出门。只要待在家里,我感觉也没有什么特别不好的,虽然爸爸妈妈总吵我,但是他们吵过我后也就不再提了。”

咨询会谈进一步证明,高强想学好,想拿高分,脑子不错,但想一口吃个胖子,吃不成胖子就灰心丧气,明显地表现出幼稚和软弱。因为幼稚,他不懂担当;因为软弱,他不能担当。用心理学的话说,高强是个智力因素不错,但非智力因素很差的孩子。现在,最重要的是帮助高强获得心灵的成长,让他的内心从幼稚变成熟,懂得为自己的人生有所担当。不然,一个孩子长期宅在家里,不单是上不上学的问题,让人更担心的是,他以后能不能生存,能不能有正常的社会生活?这才是高强面临的真正危险,只是这种危险处于潜伏状态,还没有引起他的足够警觉和重视。

为说明问题,我举了一个曾经接触过的案例:有个年轻人一直不去工作,不出门,天天待在家里。他的妈妈向我求助,却终因当事人不肯出门,我爱莫能助。如今,这个年轻人已经二十七八岁了。

说到这里,高强脱口而出:“那他不是废了吗?”

“是啊,可他不是突然废了的!”

“不是突然废了的?”

“你听过温水煮青蛙的故事吗?”

“听过。说的是,如果是热水,放进去的青蛙会本能地跳出逃命;如果是温水,放进去的青蛙会感到很舒服,不会意识到危险的来临,等感到危险想跳出来时,已经晚了,跳不起来了。”

“说得好!你想过这个故事跟你有什么关系吗?”

高强摇头,一脸茫然。

“从前面的交流中,我发现你悟性很好。现在你仔细想想你目前的处境,是不是有点像温水煮青蛙呢?”

高强陷入沉思。

该上学的孩子不上学,除了荒废学业外,他面临的更大危险是,社会功能的衰退甚至丧失。所谓的社会功能,简单说来就是一个人履行社会角色的能力。如果一个人的社会功能丧失,不能履行自己的社会角色,不能像正常人那样进行社会生活,不就是我们常说的这个人“废”了吗?

显然,高强受到了触动,他意识到自己宅在家里的潜在危险后,很有决心地抬起头说:“我一定要从温水里跳出来!”

走出自我改变的第一步

接下来,便是高强拿出行动进行自我改变的时候了。我说:“你要走出家门走进学校,这很好,我想你也曾经尝试过努力过,对吗?”

“对。有次同学聚会,几个要好的同学连说带劝,激起了我上学的欲望。当晚,我想先把书包送到教室,可由于时间太晚,门卫不让进,后来虽然在家长的帮助下进去了,却因此闹得很不愉快。就因为这些不愉快,让我好不容易燃起的上学热情全部熄灭了,再加上已经习惯睡懒觉了,结果第二天还是没有去学校。”

“你应该从这件事中吸取什么教训呢?”

“要想顺利上学,得做好充分的准备,清除意外障碍。”

“好。想想看,还有什么障碍需要清除的?”

“平时我有睡懒觉的习惯,如果要上学就得早起。为清除这个障碍,我上学前最好能够先调整作息时间,和上学时一样按时起床。”

“很好,以前上学时你自己能按时起床吗?”

“妈妈会叫我。不过从现在开始,我要自己起床,不用妈妈叫。”

“太好了。”我赞赏道,转而又问,“起床后,能够去上学当然好,如果短期内不能去上学的话,你准备怎么安排这一天呢?人一天什么都不干也很难受啊。”

“我可以打球、跑步,也可以打打游戏。”

高强已经开始思考怎样活动了,这非常好。因为良好的非智力因素,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在做事的过程中锻炼出来的。为此,我进一步激发他说:“这个主意不错。但是人的活动有两种,一种是消费性活动如打球,一种是创造性活动如学习。一个即将长大的人,光有消费性活动,怎么能够担负起人生的责任呢?怎么能够真正跳出自己狭小的天地呢?”

在高强思考的时候,我和他的父母进行了沟通。通过交流,高强的父母已经有了较深刻的反思,他们表示会积极配合对孩子进行非智力能力的培养,推动孩子的行为调节。最后,我们达成共识:先从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入手,家长不再每天叫早,不再帮他洗袜子,及早与他分床,促使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干,然后有勇气走出家门。高强的父母表示,如果孩子暂时不能去学校,他们可以先安排孩子去部队锻炼或者外出打工。高强则表示,不管怎样,他坚决不做温水里被煮的青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