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国土地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引起的思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国土地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引起的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土地是人类最宝贵的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一切生产和一切存在的源泉。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土地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因此加强我国土地资源的保护,珍惜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如何通过研究来建立合理的土地利用机制,使经济与保护土地资源协调发展,以实现经济社会和资源保护和谐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呢?

土地资源管理在的问题措施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面提升我国现代水平的重大而艰巨的历史性任务,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经济发展与土地资源的保护一直是发展中存在着矛盾。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郊区城市化、城乡一体化、乡村城镇化等越来越多概念的衍生,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土地资源的需求量开始增加,然而土地资源的自然供给却是有限的,再加之人类活动的频繁,导致土地荒漠化、土地盐碱化等问题,加剧了土地资源的短缺。因此,农村土地资源成为当前一项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工程是农村土地整理

应开展农村土地整理,改善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的能力。农村土地整理,其宗旨就是按照现代农业的要求,综合采用农业、水利、林业、生物和科技措施,实现田成方、路成行、林成网、渠相连、旱能浇、涝能排,农田标准化、生产专业化、操作机械化和农艺规范化,建设现代化农业园区。实践证明:农村土地整理在很大程度上发挥着极高的效益。如将处于荒废状态的道路、沟渠、损毁的防护林、坟墓等开发成生产用地, 可以有效的增加耕地面积。诸如通过规整农田灌溉渠系,发展节水灌溉农业,以及改良土壤等措施,能够提高土、水、肥的综合利用效率。通过调整土地关系,优化土地利用结构,能更好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同时保证土壤的养分不大量流失。通过平整土地,归并零星地块以及修筑梯田,能够促进土地集中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为提高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和农业集约化程度创造条件。通过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可以为大面积推广农业技术创造条件,有效改善农业生态条件和农村人居环境提供有效的措施。

二、农业生产用地的配置机构不健全所导致的问题

在我国农村土地的政策中,家庭联产承包制在一定程度上大大的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但目前来看,在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制度优势已经开始出现严重的弱化,正在不断的暴露出一些不适应生产力要求的弊端。由于单个家庭中所拥有的生产要素与制度中提到的扩大生产经营的要求相违背,分散农户的家庭经营已经难以适应整个市场的需求,生产同再生产在各个环节以及利益的分配存在重大的矛盾。不仅如此,农民对土地资源的认识不够深刻,意识观念不统一,进而造成了不同区域的规模和流转的差异,再加之没有可操作的指导性策略,是土地的流转处在一种盲目运作的状态。

三、如何合理规范土地资源的使用

1、必须高度重视优化土地资源配置的原则

土地资源在利用率上存在的问题,追溯其根源不难发现俺,资源短缺与低效利用是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要通过优化配置这一策略,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和产出效率。土地集约利用在根本上涵括了土地优化配置的问题,土地优化配置可以很有效的实现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土地优化配置在其实质上,完全可以可以理解为以土地的可持续利用为根本目标和准则。在一定区域内使土地资源需求既能满足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又不对人类未来的发展造成威胁。这样做的同时,也满足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2、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原则

开展建设用地存量土地调查,对重点工程项目的土地进行一次清查,登记造册,明确界线范围,对占用或重复征地进行清理。加大存量土地收储处置力度,对尚不达到法定收回期限的闲置低效利用的国有土地,由地方政府无偿收回。在节约和科学利用土地的前提下,切实做好拆迁补偿安装工作,对农村分散的空闲地和低效利用土地进行融合,开展城乡建设用地置换,同时做好农用地整理工作。在农村,浪费土地的情景随处可见。导致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就是农村的产业结构不合理。在农村,很多地区都在延续这先人粗犷型的生产生活方式,肆意开采、放牧、砍伐等行为,这直接导致了土地资源的大面积破坏以及土壤营养含量的流逝。积极的开展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是有效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不能靠大力发展经济作物,来增加单位土地面积的经济产出,我们必须要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创造出尽可能无限多的效益。对每一类土壤进行分类指导,给予合理的确定,不能忽视现有的状况而采取“一刀切”的盲目策略,从而以发挥每类土地的最高利用价值。

3、坚定不移的遵循土地资源高效利用原则

在目前的土地资源保护与利用中,我们必须坚定不移的遵循低资源高效利用的原则,在有限的自然供给中,创造出属于人类的最大的经济效益,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政务等相关部门可以通过举办知识讲座、为广大群众提供政策咨询等多种形式,使群众可以充分的了解我国的国情,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在土地整理上的整体认知,使经济发展理念和资源保护观念深入人心,增强了群众自身对土地资源的认识,从而能够为土地整理项目的有效实施,奠定了最坚实的人民群众基础。

4、坚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原则

土地资源利用研究的理论基础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土地资源的利用是追求土地利用效率的最大化,节约建设用地资源,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最终目标,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土地资源利用的必然选择,因此要实现土地资源的利用必须坚持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项制度和法律法则都还不够完善,新农村的出现以及土地资源保护的出现都在一定程度上完善着我国的局面,促进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和环境资源的保护。

参考文献:

[1]郭欣欣,胡琳,杨凤海.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双语教学探析.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9(4):2.

[2]杨忠学,刘占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和教学改革探索.时代教育,2008(41).

[3]陈龙高,景海涛,杨小艳.以产学研为导向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探讨.安徽大学通报.2007(13):8.

[4]梁立权,张庆利.提高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生就业率的对策及实践.安徽大学通报,2010(1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