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论18世纪英国小说的真实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论18世纪英国小说的真实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18世纪英国文学具有浓重的现实主义色彩,不同作家对小说真实性有着不同的见解。本文主要探讨笛福、理查逊和菲尔丁三位小说家在其创作过程中如何对待并处理小说的真实性这一问题。

关键词:18世纪;小说;真实性

18世纪英国文学最重要的新发展是“小说的兴起”。伴随着小说的兴起,小说理论也开始萌芽,并逐渐成为小说家和批评家们关注的重要内容。18世纪的英国虽无系统完备的小说理论,但关于小说这一文学体裁的讨论也相当热烈,其中最有影响的当属笛福、理查逊、菲尔丁三位小说家。他们结合自己的创作实践,对小说的社会功能、内容与形式、美学特征等进行思考,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对英国小说理论和小说批评的形成和成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探讨笛福、理查逊、菲尔丁在小说创作实践如何看待并处理小说的真实性。

瓦特等人认为《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小说的起源,但笛福本人从不使用“小说”来指称自己的作品。在《鲁滨逊漂流记》第一卷的序言中,笛福写到:“编者相信,本书所记述的是事实的历史,没有任何虚构的痕迹。”(Defoe,iii)笛福一直坚持自己所写的是真人真事,并非虚构的。他在《鲁滨逊漂流记》第三卷《鲁滨逊沉思录》序言中以自己的名义作担保,小说的主人公鲁滨逊是“一个至今还活着,而且是颇有名气的一个人,正是他的生活经历构成了这几部书的主要内容”(Defoe,ii)。在笛福看来,小说的真实就是小说与客观现实之间的一致性(殷,18)。为使读者感到他所写故事的真实性,笛福在其作品中通过第一人称的视角,详细地叙述了“我”在哪一年哪个地方遭遇了什么事情,以及遭遇这些事情时“我”的所思所想,使得小说的叙述看起来发生在一个完全真实的客观环境中,以至于读者没有理由怀疑小说的真实性。

与笛福极端的追求小说与现实之间的一致性相反,“真实”和“自然”是理查逊小说创作秉持的基本原则。在小说人物的塑造上,理查逊认为人物的痛苦要有“自然的原因”,同情和怜悯要有“合适的动机”(Richardson,21),人物的行动、所思所想都要合理,不会给读者带来突兀或不解。理查逊在其小说创作中追求“真实”与“自然”,并不意味着他像笛福一样,把小说虚构等同于真实生活,消除两者的界限。在给朋友的信中,他写到他创作的书信要有“真实的样子”,但并不让读者“以为是真实的”,因而可以保留一种“历史忠诚”。理查逊所说的“历史忠诚”,指的是读者可以用现实生活中自己的所见所闻来解释小说中人物的所见所闻。小说的人物、事件可以是想象虚构的,但在虚构的同时,理查逊所谓的“历史忠诚”给虚幻的小说保留了一种真实感。

为将小说本身的真实与自然传达给读者,理查逊采用书信体的形式来讲述故事。在阅读书信体小说时,读者成了读信人,可以清清楚楚的了解到主人公的经历,捕捉到人物转瞬即逝的情感,并与其产生情感的共鸣。书信体形式将小说的时间定格于现在,使人物行动充满在场感,也使得读者在无形中成为小说的参与者。即使读者心里很清楚小说所讲述的故事是虚构的,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也会随主人公的喜而喜,随主人公的悲而悲。

18世纪另一位小说巨匠菲尔丁在其小说创作中也无法回避小说与现实间的关系。他在《约瑟夫安德鲁传》的序言中提到:“书中的一切均是对大自然这部巨作的模仿,所有的人物和行为都取自我自己的观察和实验。”(Fielding,26)《汤姆琼斯》中也有类似的一段话:“书中所有的人物都是有根据的,其真实性,绝不逊色于大自然这本巨著,因此我们的作品完全可以被称为史诗。”(Fielding,436)菲尔丁一直强调要“模仿自然”。这里的自然不仅指大自然中客观的事物,还包括社会与人生。在“模仿自然”这一创作原则中,真实性是其核心。对于小说的真实性,一方面菲尔丁强调真实是从客观现实出发,真实准确地反映生活。不仅小说的人物、事件等写作材料来源于客观现实生活,而且情节、细节等描写也要做到准确真实。要做到这种真实,不仅要严格模仿自然,做到不走样,还要避免机械、盲目地照搬生活,要对事件和情节做适当的选择和提炼。另一方面,菲尔丁不满足于勾勒外形的真实,还追求所叙述的事件和塑造的人物内在本质的真实。在其看来,只有反映人性或人内心世界的东西才算得上真正有价值的真实。

虽然菲尔丁在其创作的过程中注重作品的真实性,但他并不认为生活的真实等同于小说的真实。小说创作要以真实生活为依据,但又不能拘泥于客观生活的真实。因此,他为小说创作的真实性设置两个基本范畴,即创作不但应限制在可能的(不一定发生的)范围内,而且要限定在或然性的(很可能发生,合情合理的)范围内。菲尔丁指出如果每一位作家把创作限定在可能的、合情合理的范围内,那么“他可以尽情书写离奇的故事,而且写得越离奇,就越能吸引读者,因而也就越能使他们神往。(菲尔丁,389)他还引用蒲柏的话来阐明自己对艺术标准的理解:“一切诗歌的艺术,其上乘是能将真实与虚构杂糅在一起,以便把真实可信的与使人惊奇出乎意料的部分融为一体。”(菲尔丁,389)。对于菲尔丁来说,艺术的真实是对生活真实的一种提炼和创新,艺术不仅来源于生活,还高于生活。

作为英国小说鼻祖笛福来说,小说的真实性在于其人物、事件等与现实生活的完全一致。笛福对小说真实性的理解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对后面两位小说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理查逊利用书信体小说将小说的“真实”、“自然”展示给读者。小说在人物、事件等方面完全可以是想象虚构的,但这种想象虚构并不是天马行空的,还应着有浓厚的现实色彩。菲尔丁则认为艺术是真实与虚构的完美结合,只要是在现实生活中有可能的、合情合理的,都是可以在小说中表现出来的。追求真实是18世纪小说家的创作目标,但这并不妨碍他们以模仿性的虚构使作品更具创造力。(作者单位: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

参考文献:

[1]Daniel Defoe,The Life and Strange Surprising Adventures of Robinson Crusoe.London:W.Taylor,1719.

[2]Daniel,Defoe.Serious Reflections during the The Life and Strange Surprising Adventures of Robinson Crusoe.London:W.Taylor,1720.

[3]Henry Fielding,Joseph Andrews.[M]Harmondsworth:PenguinBooks/Ltd.Book one.1977.

[4]Henry Fielding,Tom Jones.[M]Harmondsworth:PenguinBooks/Ltd.1966.Richasrdson,“Preface by the Editor,” Pamela.

[5]亨利・菲尔丁.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M]萧乾、李从弼 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4.11.

[6]殷企平、高奋、童艳萍:《英国小说批评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上海: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