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此“6”非彼“6”——这样想,行吗?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此“6”非彼“6”——这样想,行吗?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乘法”里“用两步连乘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教学目标之一是让学生经历探索过程,积累对相关数量关系的认识,培养学生灵活组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在教学时,我紧紧结合教学目标让学生从已知条件出发,联系所求问题,大胆思考,在师生的分析交流中明晰解题的过程。但在教学例题时有一学生提出了自己的理解和列式的方法,使我产生了深深的思考。现将课堂实录摘录如下:

师出示例题图:

引导分析,明确解题思路后,得到以下两种方法:

(1)5×2×6先算一袋乒乓球多少元,再算6袋乒乓球一共多少元。

(2)5×6×2先算6袋乒乓球一共有多少个,再算6袋乒乓球一共多少元。

当我刚要结束新授转入练习时。

生①站了起来,说“老师,我是这样列式的6×2×5,也算出了结果。”

立即有学生喊了起来“不对不对”“他瞎写的”。

我也意识到,他的这种做法是错误的,但我并没有让他坐下,而是想利用他的这个错误资源展开进一步的教学,使学生明确数量关系。于是问“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并示意其他同学安静。

生①:我第一次从每袋中拿一个,这样一次就拿了6个,用6×2就是先算这一次拿6个的钱,然后我拿5次正好拿完,所以再乘5。

教室里鸦雀无声,有学生点头表示赞同,有的轻声说“对啊”。

生②站起来反驳到“拿走一个还剩4个,你怎么乘5的啊?”(该生想法是错误的)

生②反问的干扰,生①开始挠头,好像觉得自己的也不太对。

师:“同学们觉得他的想法对吗?”

生众:“不对”

生③:他的6×2算的是什么啊,单位也没法定!

……

我知道如果继续这样下去,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而且会干扰其他同学已经形成的解题思路。于是我对生①说“这样吧,下课老师和你一起研究,看这样行不行?”

生①点头默认,我看的出来他对自己的想法产生了怀疑。

课后我和生①交流:

师:你当时是怎么想的啊?

生①:我看图想到的。第一次每袋拿1个,一共拿6个,先算出多少钱。然后再拿一次,一共拿5次,拿完了,也就能算出一共多少元了。

孩子这样想行吗?我产生了困惑。

归因:这个例题与其他一些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相比,此类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条件往往更便于进行不同的组合,因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就更灵活。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但并不意味着不合理的或毫无根据的自由组合信息。从数量关系的角度去想,单看算式6×2×5,先算6×2确实是无法说清先算什么。用6袋乘每个2元是行不通的,不符合逻辑。用学生的话说就是“单位都不知道是什么”;从这节课教学的目标来看,先算6×2是在此题中是一组错误的组合信息,教师在引导时也不会提出,是回避的。可这个学生提出的“6×2×5”的算式却又是有理有据的,从他思考的过程来看,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分析出现这种想法的原因可能是:

1.该生受情境图的干扰较大,对相关数量关系的理解不到位。2、他把“6袋”的6,当成了“6个”的6。3、没有从实际情况出发去思考,购买6袋乒乓球在实际生活中会把6袋球拆开来而一个一个取出来卖吗?4、为了追求不同的方法而编造出的算式,然后再去想理由。

为了让所有学生对此都有清晰的认识,笔者将出现的这个问题在第二天的课上进行了分析。实录如下:

师:昨天有位同学列出了6×2×5的算式,老师想听听你们的意见。请生①把自己当时的想法再说一说。(把问题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解决。)

生:他每次从一个袋子里取一个球,第一次就一共取出6个球,用6乘2再乘5次是可以的。我赞成他这个做法。

师:那班级里赞成这个做法的同学,请举手。(少数几个人举起了手,更多的是迷茫。)

既然大家怀疑,我们还是从新分析一下题目吧?

师:如果你是购买者,你会怎么买?

生:我可以先买一袋,再买6袋。我也可以一次性买6袋。

师:你会让卖家把每一袋拆开来一个一个拿出来买吗?

生:不会不会的。

师:那看来解决这样的问题我们一定要注意什么?

生:联系实际生活,不能乱想像。

师:这个同学说的好,解决问题不能乱想象,可这样想也解决了问题啊?

生:他这样想不符合题目的意思了。

师:能具体说说吗?

生:题目图的意思是有6袋,而2是每个2元,我觉得不好乘。这个6与他列式的6好像不是一个意思。此“6”非“彼6”。

我带头为他鼓起掌来,并说明到“解决信息很多的实际问题时,我们一定要合理选择并正确组合有联系的信息,切不可张冠李戴。同时更要从问题的实际情况出发去思考,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法,这样才不至于偏离问题的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