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48例股骨疲劳性骨折CT、MRI影像特点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48例股骨疲劳性骨折CT、MRI影像特点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 对股骨疲劳性骨折患者的CT影像及MRI影像具有的特点进行分析,为股骨疲劳性骨折的临床诊断提高可靠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2013年4月~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48例股骨疲劳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ct影像及mri影像存在的相关特点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 所有患者CT检查影响中均明显可见花边样或层状的骨膜增生现象,MRI检查影像表现为存在片状、不等线状或存在节腔内积液。结论 根据CT影像特点和MRI影像表现可对股骨疲劳性骨折进行诊断,加强对CT、MRI影像特点进行分析,可有效提高股骨疲劳性骨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

关键词:疲劳性骨折;CT影像、MRI影像

疲劳性骨折也可称为应力性骨折,是临床治疗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具体指的是由于一个固定的骨骼点长时间的受到具有持续性的作用力,股骨在受力过重的情况下骨骼内部结构遭受破坏,进而导致骨折发生,其是一种骨损伤积累结果[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4月~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48例股骨疲劳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诊断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患者性别:男31例,女17例;年龄:16~37岁,平均(26.8±5.8)岁。其中,篮球运动员为12例,长跑运动员为10例,体操运动员为16例,其他人群为10例。患者在临床上的症状均表现为局部微肿且有疼痛感,对微肿部位进行叩击或者按压时疼痛感更加强烈。在休息状态下时,疼痛感得到明显缓解,处于运动负荷状态下时相关症状均明显加重。

1.2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均给予X线检查、CT检查和MRI检查。在检查过程中的相关操作具体表现如下:①CT检查。对患者实施CT检查所使用的仪器为PHILIPS的BRILLIACE双排螺旋仪器。实施检查操作时,患者取仰卧位,应用检查仪器从患者的髋臼顶部开始进行扫描,一直扫描至患者的股骨小转子水平位置。在扫描过程中,扫描层距为5mm,扫描的层厚为3mm。②MRI检查。对患者实施MRI检查过程中所应用的仪器为GE公司生产的1.5TMRI成像装置。在对患者实施检查时,所有患者均取仰卧位。扫描时的厚度为3mm,扫描过程中所间隔的时间为0.5mm。应用平行扫描的方式分别对矢状位、冠状位、轴位实施扫描,抑脂序列,具体为T1WI、T2WI、STIR。

2结果

2.1 CT检查结果 对48例股骨疲劳性骨折患者实施CT检查结果后,对CT影像进行观察发现,在所有患者的CT检查影像中均可清晰见到有层状或花边样骨膜增生现象存在。在48例患者中,有26例患者的骨折线存在于股骨中下后内侧,呈现出水平较低的密度,有14例患者的影像结果可见有成形骨痂状存在,有11例患者的股骨骨髓质内可见高密度硬化,局部存在囊变征象,有9例患者CT检查影像可见到明显、清晰的骨折线,10例患者检查结果显示其骨折表现较为明显。

2.2 MRI检查结果 48例股骨疲劳性骨折患者接受MRI检查后的影像特点主要表现如下:48例患者的MRI检查结果均清晰可见信号较低的骨折线,具体表现出不等线状象征或者不等片状象征,或者同时存在量较少的关节腔内积液,T2WI表现出呈强低信号影像,有26例患者的影像结果清晰可见有骨折线存在。清晰可见花边状或者层状的骨膜增生和骨痂轮廓,T2WI抑脂序列中表现为高信号。T1WI、T2WI抑脂序列中分别表现为低信号、高信号,有33例患者存在软组织水肿、骨挫伤现象。

3讨论

3.1股骨疲劳性骨折发病机制 骨疲劳性骨折发生的原因主要为股骨长时间的接受到具有持续性的集中受力,导致骨小梁、骨皮质的实际承重能力大大超出合理负荷范围,进而对骨骼修复能力产生影响,最终导致骨折发生[2]。通常情况下,长期接受运动及训练的人群因为长时间接受训练导致股骨长期处于超负荷的受力状态,骨小梁也长期受到应力的反复刺激,进而极易发生不可修复性的骨折[3]。因为在股骨外侧存在较厚的肌肉组织,因此不会表现具有明显性的肿胀,所以该较难发现。在进行较剧烈运动的过程中,应力作用出现突然增加,导致移位性或者完全性的骨折发生。

3.2股骨疲劳性骨折CT检查影像特点 在本次研究中,对48例股骨疲劳性骨折患者的CT检查影像进行观察发现,所有患者均可见具有明显性的骨膜增生现象。所以在临床诊断过程中,可将骨膜增生作为对疲劳性骨折进行诊断一个重要依据[4]。此外,对CT检查影像进行观察还发现,股骨下段疲劳骨折在CT检查影像中表现为股骨下段后方存在多层、单层或者花边样的骨外膜增生现象,同时还存在髓腔变窄,骨内膜增生,密度水平较低的骨折线。随着患者发病时间的增长,还会逐步形成骨痂,此时对患者实施CT检查时可清晰见到骨性骨痂。

3.3股骨疲劳性骨折MRI检查影像特点 在本次研究中,对48例股骨疲劳性骨折换实施立体扫描,MRI检查的组织分辨率较高。同时对股骨疲劳性骨折实施MRI检查对骨折肿胀存在良好的敏感度。患者在接受MRI扫描后,可清晰分辨出股骨骨折线,骨膜反应表也可以清晰、明了地显示出来。在临床诊断中,应用MRI检查方式对股骨疲劳性骨折患者进行检查,可有效提高诊断的准确率,促进早期股骨疲劳性骨折能够及时被查出,促进早发现早治疗目的得到实现。早期疲劳性骨折在MRI检查过程中的特征表现为限性骨髓水肿,T1WI、T2WI分别表现为低信号和高信号,骨折线清晰可见。该种诊断方式对软组织及骨髓腔内损伤存在的水肿情况存在较高的敏高度,在诊断过程中可形成具有清晰性的检查影像。因此,在对股骨疲劳性骨折进行检查的过程中,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为其临床诊断中的一个重要特征,该种现象可作为对疲劳性骨折进行诊断的一个重要依据。

股骨疲劳性骨折设计范围较广,病变变化较为复杂,极易被误诊为肿瘤性病变或感染性病变[5]。所以在临床诊断过程中,必须严格区分骨转移瘤、应力性骨折、慢性硬化性骨髓炎等影像表现特征。疲劳性骨折往往是处于运动状态时疼痛程度明显加重,处于休息状态时疼痛程度明显减轻。骨样骨瘤病变范围广,患者在夜间会感觉到疼痛感明显加重。骨转移瘤病灶大小、部位、形态均存在不确定性。慢性硬化性骨髓炎在病变位置中骨质存在弥漫性硬化。X线、CT、MRI为临床诊断中最常用的诊断方法。加强对检查影像特征进行观察和分析,同时结合患者症状进行诊断,可有效提高股骨疲劳性骨折诊断的准确性,实现早发现、早治疗。

综上所述,加强对CT、MRI影像特征进行分析,可有效提高股骨疲劳性骨折临床诊断准确率。

参考文献:

[1]王松,冯锐,朱廷敏.40例股骨疲劳性骨折CT、MRI影像特点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3,5(10):1131-1132

[2]李长松,韩东明,刘永天.胫骨上段疲劳性骨折CT、MRI表现[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1,12(7):485-486.

[3]Niemever P,Weinberq A,Schmitt H,et al.Stress fractures in the juvenile skeletal system[J].Int J Sports Med,2013,9(1):624-625.

[4]张秋霞,孙普庆,陆阿明.疲劳性骨折发生的生物力学机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7(3):822-823.

[5]冯爱娟,孟菲,王绍杰,等.疲劳性骨折的X线诊断及鉴别诊断(附36例报告)[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3,2(12):91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