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颅脑损伤患者输液性静脉炎的原因分析与预防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颅脑损伤患者输液性静脉炎的原因分析与预防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输液性静脉炎是静脉治疗中最常见的并发症,是由于输入高浓度、刺激性强的药物,或静脉内放置刺激性大的塑料管时间太长,而引起局部静脉壁的化学炎性反应,也可由于输液过程中未能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导致局部静脉感染。中医学则认为输液过程中穿刺损伤局部脉络,致血行不畅、久化热,与外毒凝结阻滞而致[1]。颅脑损伤患者治疗输入高渗、高刺激性药物,发生静脉炎的几率更高。

1原因分析

1.1药物因素 20%甘露醇注射液为过饱和溶液,其渗透压接近血浆渗透压的4倍,具有脱水及渗透性利尿作用,静脉给药后能保留于血液中,并可迅速提高血浆渗透压,使组织中的水分向血浆转移而产生脱水作用[2]。一般认为,血浆渗透压的增高是导致静脉炎的主要因素之一,当输注高渗液体时,血浆渗透压升高,致使组织渗透压随之升高,血管内皮细胞脱水,进而局部血小板聚集,并释放前列腺素E1和前列腺素E2,使静脉壁通透性增加,白细胞浸润,并产生炎症改变,使静脉收缩变硬[3],表现出静脉炎症状。高浓度、刺激性强的药物如青霉素及其他抗菌药物,由于药物浓度高,输注时又要求在规定时间内滴完,引起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形成受损静脉周围局部皮肤组织充血、水肿、紫癜、红斑、水泡,严重时一起组织坏死或溃疡[4]。

1.2治疗时间长,反复多次静脉穿刺损伤静脉壁出现炎性反应 。

1.3机体因素 神经外科多数是昏迷、高血压脑出血、瘫痪卧床患者 ,抗感染能力及修复受损血管能力降低。血液循环减弱,输液后血液回流速度更慢,血液在血管内滞留容易引起血栓性静脉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管都有不同程度的硬化,弹性差,有研究表明高血压患者较普通患者有明显的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且炎症因子较普通患者要高。

1.4穿刺部位的因素 如在瘫痪肢体穿刺或选择下肢静脉,由于下肢静脉瓣多,血流缓慢,药物滞留时间长,对血管壁刺激时间延长,外周浅静脉输入高渗液,易引起静脉炎。

1.5工具选择不当有关 输液工具选择需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5]。颅脑损伤患者多数住院时间长,而选择的是头皮钢针或短小留置针;躁动患者使用头皮钢针输液等,这些都易引起静脉炎。

1.6与护理操作有关的因素 污染因素、机械性静脉炎等。

2 静脉炎的危害

轻者:患肢形成静脉曲张,浅静脉隆起扩张,蜿蜒曲折,甚至邹成一团,此时静脉出现发红、肿胀、发硬、结节痉挛性疼痛等症状,并伴有全身不适,皮肤升温。

重者:可发展为深静脉炎,患肢皮肤呈褐色红斑,继而紫暗、红肿、溃烂、肌肉萎缩坏死,周身发热、不适,患肢剧烈疼痛,而行动不便,甚至截肢。

3 静脉炎的预防

3.1护士素质 护士穿戴整齐,应严格无菌操作;还必须熟悉所用药物的特点及注意事项,严格控制药物的浓度和输注速度:合理配制药液,调节输液pH值及渗透压等。使液体pH值尽量接近血液pH值。通过稀释等方法降低液体的渗透压,推注高渗溶液时,应选用大、中静脉,且推注时间不宜过长。 对强刺激药物,注射前必须将药物稀释到规定浓度,输注时速度要均匀,注射过程中发现药物外渗,立即停止注射。输注后正确冲管,如甘露醇为定点用药,输注完应立即用生理盐水冲管,进入体内的生理盐水不少于30 ml/次,可有效冲去滞留在静脉内的药物,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3.2操作技术 实施静脉输液穿刺人员技术操作应熟练,定期进行技术培训和技术交流,穿刺力争一次成功,穿刺后针头固定牢固,输液过程中加强病房巡视。控制微粒的输入,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使用终端过滤器清除液体中的微粒,减少对血管的刺激。

3.3静脉与输液工具选择 根据病情、治疗周期、药物选择合适的静脉、输液工具 ,建议尽可能使用CVC或PICC。

3.4红外线照射和热湿敷 红外线有抗感染作用,可改善血液循环,增加细胞的吞噬功能,消除肿胀,促进炎症消散,还可降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缓解疼痛,解除横纹肌和平滑肌痉挛[6]。输注药物前即开始照射穿刺部位,或2次/d照射穿刺肢体,30 min/次,照射时注意照射距离,可有效预防静脉炎的发生。热湿敷具有解痉、消炎、消肿、止痛作用,可持续热湿敷穿刺肢体,有效预防静脉炎的发生。

3.5药物预防输液性静脉炎 海普林软膏、保泰松、氢化可的松软膏局部外用,硫酸湿敷,冰敷、酒精湿敷盐酸利多卡因湿敷硝酸甘油贴剂均可预防静脉炎。

4 静脉炎的处理

一旦发生静脉炎,护理人员不要惊慌要耐心向病员解释并立即停止在患侧输液并将患肢抬高、制动。根据情况局部进行处理:①局部热敷。②局部用50%硫酸镁或95%乙醇行湿热敷,2次/d,20 min/次。③超短波理疗,1次/d,15~20 min/次[7]。④云南白药外敷,云南白药外敷可活血,消肿,止痛,通经化瘀,用酒精或食醋调剂,可增加药物渗透性,该药可阻止损伤部位血凝和血栓形成,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抑制炎性渗出,促进肿胀消散而达到治疗目的[8]。

参考文献:

[1]吴阶平,裘法祖,黄家驷.外科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881.

[2]严宝霞,临床药学各论[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4:187.

[3]辛燕飞,王丽萍,王玲勉,等.山莨菪碱减轻甘露醇对兔耳缘静脉及外周静脉损害的实验研究[J].护理研究,2002,16(6):320.

[4潘秀华,浅谈静脉炎的护理[J].临床肺科杂志,2011,6(16):931.

[5] ]陈玉婷,谈静脉留置针的并发症护理[J].吉林医学,2011,1(3):604

[6]杨华元,刘堂义.物理康复学基础[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6:131-140.

[7]李小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99.

[8]周世杰,吕松芬.云南白药治疗输液性静脉炎[J].中国中药杂志,1994,19(7):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