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国油画创作中的抽象艺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国油画创作中的抽象艺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中国油画来源于西方,在中西方艺术里找到共通点,结合点,两种艺术不会也不应该是完全的对立的。油画的表现形式虽有具象、抽象之分,但无论何种形式所反映的都是画者的内在品质。我们应该找到自身所熟悉和所愿接受的艺术精神,把现代人的情感注人其中,如何达到技法与心灵的统一,使个人的内在品质得到最大的张扬。

关键词:中国油画;抽象;具象

所谓“抽象”就是“艺术家运用提炼、概括手法,抽取出形象的共性及本质特征,并把这些生活中常见形象进行抽象的艺术加工,创造出不同于具象写实的艺术的形象。”[1]抽象艺术思维是在油画创作的过程,是艺术家对客观事物内在本质性感受。抽象艺术思维是艺术家的一种语言表现方式,能以纯视觉的方式来呈现艺术家的心态和个人生活状态等。在创作中以人为中心和主体,突出人的作用和价值,以人的存在方式思考并认识客观世界,逐渐淡化艺术的写实性而加强精神性的探求。

根本的创作思维还是我们已经熟悉并潜移默化所接受的中国抽象艺术的丰富内涵,这是中华民族抽象美学意识对客观世界的独特认识和对艺术的独特追求。中国绘画的传神、写意、抒情是中华民族抽象美学意识的具体体现和结晶,它对于我们今天的油画创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件作品尚若没有基本的较为成熟的技法,就没有表达能力。但只有作画的技术与能力,无心灵的、感觉的意念,不求精神性之意义,作品必然匠气而低俗,不是艺术品。技巧与精神意念缺一不可。绘画形式的构成是观念之转换。它是纯感情的产物,必然自然成形。万万不可刻意制造。史前的原始艺术,以后苏不是那么成熟、合理,但形式很美而抽象,没有丝毫矫揉造作之感,以最直接的方式表达灵感,可谓观念至上的创作方法。

史前的原始艺术,虽然不是那么成熟、合理,但形式很美而抽象,没有丝毫矫揉造作之感,以最直接的方式表达灵感,可谓观念至上的创作方法。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意境”、“境界”、“气韵”等等都是与人的精神、灵息相关。如何能把人的灵性、抽象性的情绪以及情感的冲动性,贯穿于油画色彩笔触之间,探索生命、情感与油画材质的内在联系,此乃前所未有之技法。

中国油画来源于西方,是西方文明孕育了油画。中国油画经历了启蒙,追随到回归这样一个发展历程,应该说逐渐找到了自身的定位。这需要我们有一个宽容的态度,谨慎的变通,在中西方艺术里找到共通点,结合点,两种艺术不会也不应该是完全的对立的。现代中国油画民族画是一个油画界的问题,并经过近年来艺术家们的辛勤探索,有着蓬勃发展的趋势。这是两种文化融合的结果,既受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影响,也受到西方抽象艺术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在中国传统绘画中“意境”、“境界”、“气韵”等等都是与人的精神、灵息相关,都是一种抽象艺术的精髓表现。

象中国画这样以笔墨宣纸为工具,以人物、山水、花鸟为题材,再加上由中国传统文化孕育而成的中国画特有的抽象意味,结合而成的绘画方式,历经千百年盛开不衰,在世界绘画史上绝无仅有。中国画是一种沟通人与自然的和谐对应,是关照心灵和精神的艺术,中国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和体现,深深扎根于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土壤中。中国文化的抽象意味一开始就给中国画的创作以玄妙的定格。儒学、道学、佛学三家文化的哲学思想引导并影响着中国绘画,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支配着中国画的进一步发展。中国绘画的艺术观倾向于把自然与社会,心与物,超越与内在视为一个连续的整体。儒家哲学讲求“仁”、“礼”,赋予画家和作品以道德使命;道家主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追求“虚静”、“空灵”的境界;而禅宗的“悟”与“圆满”、“冲淡”与“禅味”都以抽象的意味强化着中国画的创作,揭示着世界自然相生的道理。这就要求中国画家在积淀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的同时,在笔与墨、理与法上极力展现自我,在似与真、形与神上求理求趣,这便形成了中国画特有的艺术风格――意象。这种意象可以是一种视觉的“意象”,也可以是一种听觉的“意象”,因为意象的符号性、意象与真实形象的差异性、意象对思维的启发性,充分说明意象作为中国画表现风格的重要意义和独到之处。

语言是人们交流中抽象出的符号,中国人把汉字的书写发展成造型艺术,赋予用笔“以锥划沙”、“骨法用笔”的感受,赋予书画“横如千里阵云,隐隐然有形;点如高山坠石,磕磕然突如崩”的形象,赋予章法“担夫争道”、“俯仰揖让”的秩序,这些都是对万物的通感,对自然过程的通变,是纯意象的表现,是作品内涵的抽象。这种抽象的意境来自笔墨情趣,这种抽象的神韵来自离形得似,这种抽象的风格来自以形写神。这是有别于西方绘画的抽象。

19世纪末以前,西方造型艺术就一直高举着“艺术摹仿自然”[2]的大旗,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绘画出现了现代艺术流派纷呈的局面,绘画从具象走向抽象,不再以摹仿自然真实为己任,出现了“准确的描绘不等于真实”的观点。西方绘画由“极似”走到“极不似”,中国画始终坚持“似与不似之间”的美学观念。历代中国画家的实践都证实了中国画始终把具象性与抽象性巧妙地溶合在一起,铸成了我们独特的民族艺术风格――包含着抽象的意象造型。

艺术的形式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具象”的艺术形式,是指艺术作品中描绘了一些外界具体物象的艺术形象,西方自文艺复兴到前期印象派都属这一类;第二类“抽象”的艺术形式,是指艺术作品根本不去描绘任何具体物象的形象(以康定斯基为代表);第三类介于具象与抽象之间的形式(以中国绘画为代表的东方艺术)。

总之,具象艺术给人的印象是真实的、立体的、可信的,但是有限的。而抽象艺术是广阔的、深远的、无限的,但是是朦胧的。具象能叫人信服,而抽象能使人去联想、去理解、去补充、去体味、去探究。

面临21世纪的到来,当代艺术家要经历更大的挑战,多种流派、多种风格必将呈现在艺术舞台上,我们要在多元化的道路上找到自我的存在,这就必须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传统艺术,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借鉴各种表现形式,最后走出自己的一条路。

参考文献:

[1] 均著,《油画论》,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

[2] 许德民著,《中国抽象艺术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J2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