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动态教学” 正确读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动态教学” 正确读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本学期,数学教研组开展了一次教研活动,学习本组老师的文章“正确读时 妙在一弧”。学习了这篇文章后,在上课时就特别注意对“时”的认识。采用了多种方法教学,如:利用钟面教具、课件展示,学生观察,还画弧线理解。但做作业,还是有部分学生读错。怎么回事?于是,翻开了一二年级教材,对时间这部分内容进行重新研读,反思,有所启发。

一年级学习了“认识钟表“,主要是认整时和半时,在这个基础上本期教学让学生认识几时几分。教材对时间的认识是按照从特殊到一般,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编排的,这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也符合平时人们看表读时间的经验和习惯。通过两学期的学习,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时间能够正确的认读,初步建立时间观念,培养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也为后续对时、分、秒的认识及相关计算打下基础。

时间是很抽象的概念,很难理解。因此,认识时间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在认识半时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5:30的认读正确率非常低,有学生误认为是6:30;在认识几时几分中认读10:50正确率更低,许多学生认为是11:50。

学生的错误引发了笔者思考:学生在认读具体时刻时到底在思维上有何困难?是什么原因导致以上错误的发生?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更好地认识时间?

钟表上的“数”与“刻度”的认识是学生认识钟表的重点,同时也是学生认识时间思维上的难点之一。因为钟面上“表盘”是个复杂的结构系统,一个钟表是能同时表示“时”“分” “秒”的三套刻度系统的组合体。这三套刻度系统重叠,使用了同一“位置”来确定,许多学生很难理解。譬如,当时针指向“1”刻度位置时,表示1时,而当分针指向“1”刻度位置时,表示5分。当秒针指向“1”刻度位置时,它又表示5秒。

与“直尺”相比,度量时间的“钟表”比较特别。首先,直尺有起点“0”。刻度线与相对应的“数 ”是一一对应排列在一条“直线”上的而钟表上的12个时刻度是均匀排在圆周上的,1―12各个数首尾相连,没有明显的起点,因此学生静态地认识钟表时总是“无从下手”,如:读10:50时刻时,需要学生通过时针位置产生此时时针从刻度“10” 向刻度“11”运动,且已非常接近刻度“11”的表象,从而认识到现在已超过10时,快接近11时了。然后,从分针的位置进一步得到现在已10:00过去50分了或离11:00还差10分。因此,若学生无法动态地认识时针和分针,那他就很难在钟表上正确认读具体时刻。其次,时间相邻单位的进率是60,与10进制相比,学生比较陌生。

对钟表上表针顺时针旋转的认知是认识钟表的关键所在,也是学生认识时间思维上的难点之二。

因此,教学中教师必须整体把握这一教学内容,围绕认识表针运动、认识时、分刻度和认读时刻三个层次进行整体教学设计,实施“动态演示,比较联系”这一核心教学策略。

教学设想一:

1、请你观察钟面上的分针和时针,它们是怎样走动的?(通过观察让学生明白什么是顺时针旋转和逆时针旋转。知道分针和时针转动的方向就是顺时针旋转的方向)

2、你能拨一拨手中的学具钟吗?看看时针、分针是怎样转动的?

钟面上“有什么”是学生对钟表的直观显性认知,是认识钟表的开始。而对时针、分针走向的认识是钟表认识的深入,是教学的重点所在。首先,在实际操作中让学生形成时针转得慢、分针转得快的初始表象。然后,学生通过观察交流发现时针、分针都从小刻度到大刻度一圈一圈转,初步建立顺时针旋转的直观认识。

教学设想二:

1、钟面上除了1-12这12个刻度之外,你还观察到了什么?这些“小格”表示什么意义呢?(通过让学生仔细地观察,发现每个大格中有5小格,初步感知分刻度)

2、动态演示,让学生认识分针走1“小格”是1分,走1“大格”是5分。

教师利用教具钟,从12:00开始慢慢拨动分针走5“小格”,让学生边关注分针转动边数1分、2分……5分,知道分针从刻度“12”转到刻度“1”正好是5分,这是认识分刻度的开始。然后,教师从12:05拨到12:20,让学生继续关注分针的转动,通过“看”和“数”发现分针每走1“大格”表示5分,初步感知分刻度的特点。

3、直观操作,让学生体悟时针、分针转动的联系,理解1时=60分。

从12:20继续5分、5分地转动分针直至回到刻度“12”。学生在边看边数的活动中得知分针转动一圈是60分。同时在分针一个“循环”的转动过程中学生逐渐发现时针也在转动,而且分针转动一圈时针正好转了1“大格”,很自然地建立起时针、分针转动的相互联系,为沟通时、分刻度,理解1时=60分作好了铺垫。

教学设想三:

分针和时针是永不疲倦的兄弟俩,它们不停地顺时针旋转着,你知道这个钟面是几时几分?(课件呈现5:15钟面)

1、学生尝试认读,思考这个时刻与学过的5时、5时半有什么联系。

2、动态演示、前后联系,认识5:15。

出示教具钟(学生熟知的5:00),慢慢拨动分针,让学生观察表针走动,分e在刻度1、2、3上停顿问:分针走了几分,现在是几时几分?

因为一开始是5时,现在分针走了3“大格”经过了15分,所以现在是5:15。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时针慢慢离开了刻度“5”靠近刻度“6”。

教师顺势拨动分针到5时半,问:5:15与我们学过的5时半有什么联系?

通过对时针、分针位置变化的观察,让学生发现5时半的时针比5:15的时针更靠近刻度“6”.从而认知到5时半比5:15更远离5时而接近6时,5:15再过15分就是5时半。在直观动态支持下学生通过与5时、5时半的联系,不断丰富对5:15这一时刻的认识。

3、课件整体呈现:9:10、9:30、9:50、10:00四个钟面,让学生认一认、比一比。

在直观演示的基础上,学生逐步形成动态的时(分)针表象,学会了主动在脑中演示动态的时(分)针走向,通过认读时刻的学习活动,学生逐步形成动态认识时间(时刻)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