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搭建适用培养体系 实现大学写作跨越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搭建适用培养体系 实现大学写作跨越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绥化学院的写作课是黑龙江省精品课程,多次获得黑龙江省优秀教学成果奖。任课的8名教师中有2名是中国作协会员,2名是该省文学院签约作家,5名是省作协会员,4名是省文学评论专业委员会委员。经过多年的上下求索,写作教研室先后出版了教改成果《两分写作教程》《实用写作》《生命的文学完成》及“文学新视野丛书”、“寒地黑土文化丛书”等著作,“坚持作家执教,优化训练模式,拓宽培养口径,强化营销理念”的教学范式已臻成熟,为社会输送了大批编辑、记者、作家、教师和文字秘书、广告文案等专门人才,学生近十年在《人民文学》《诗刊》《散文》等处发表作品近3000件,许多人成为写作业绩斐然的应用型人才。绥化学院写作课的成功实践,为当下处境较为尴尬的高校写作教学闯出了一条新路,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编 者

“写作”的开放与延伸

邢海珍

写作学科的教学在大学里应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建立一种“大写作”的观念,打开写作教研室的大门,与相关的学科、相关的内容联系起来,让有写作特长的教师有机会涉足写作教学,甚至可以让其他学科的教师兼任写作课,以求写作学科具有“写”的特色。

“写作”能力是人的特长,写作教师仅仅具有讲授能力不行,更重要的是写作特长。通过自己的写作实践来影响学生,特别要把自己的切身体验和实际操作与学生进行交流,以求得言传身教的效果。即使是先前没有写好和特长的人当了写作教师,也应尽快培养这种爱好和特长,要教别人游泳,教者是应该先下水的。

教师如何对待现成的写作教材,也是体现写作学科特性的一个不可忽略的问题。其实,写作教学不应当以一定阶段内定势不变的教材来限定教师,而应当给教师以充分的自由与自主,让教师的写作能力和经验成为教学的主导力量,培养学生的热情和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写作状态。教师在教学中按既定的传统路数走,难以发挥主体性和能动性,就失去了与其他学科有区别意义的个性化特征,写作教师也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写作教师了。

写作学科不要死盯住某一教材,而要根据教师的特长进行突出重点的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师的可操作性、学生的可接受性都要顾及,要机动灵活,可随时吸收一些新的东西,把一些随时发现的有价值的东西提示给学生,给他们复印一些材料。特别注意阅读的引导,要想进入写的状态,首先必须进入读的状态。由教师的阅读而引导学生贴近写作目的的阅读,使学生进入读的境界。

写作有很强的综合性,它无明显的“专业”可言,但它是思维,是言说,是方法,是技巧,是能力,它又与所有的专业不无关系。写作教学的天地极为开阔,不能被一些僵化的理论所局限。最重要的不是教师的“讲”而是“导”,是指导、引导、督导。文科专业的许多课程都为写作学科奠定了基础,而写作课则是“平台”式的,主要在于综合与实践,在于把有关学科知识和技能在写作中加以运用。

在中国语言文学系的整体教学中,写作学科与其他各门课程的关系都极为密切,不学好其他课,写作也难有突破。写作能力的提高当然离不开写,写作训练是写作课最为重要的环节。在选择训练的文体对象时,切忌多而泛,要根据专业特点采取重点突破,练好一两种文体,触类旁通,就可收到一通百通的效果。可以先突破文学文体,以散文为主体训练对象,以散文带诗歌、小说,又从文学评论入手加强理论文体的训练。如果涉及的文体过多过泛,就可能面面俱到,很难深入。

作为一门课程,写作的课时有限,写作能力的提高不能仅靠课程开设的有限时间来完成,想以增加课时、延长年限来提高写作水平也是靠不住的。如果是拖时间,没有质的提高,就会使教者无热情,学生无兴趣,不会有太好的效果。

我们所说的“大写作”观念,是把写作教学看成是一个开放的体系,而不是局限在封闭的课堂里,写作课堂只是这个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有限的课时,有限的文体,有限的阅读,有限的训练,都是为课堂以外天地广阔、时间久远的写作学习和实践开门铺路。写作是一种高级的心智活动,先要强化内功,而后技术性的操作才能上去。课堂活动结束以后,并不意味着写作的学习也结束,更不意味着写作思维和写作训练的结束。写作教师要善于在课程结束后延伸学生的写作活动,继续鼓动学生的写作热情,继续关注学生的写作状况。特别要注意那些爱好写作的学生,最好对这些人要有实际的支持和引导,对他们的写作热情要“釜底加薪”。写作课结束之后可搞一些活动作为后续内容,如征文、笔会、小型沙龙等。学生有好作品,教师要多鼓励,帮助推荐发表更好。当教师与学生共同融入写作状态时,教师就不再是教师,而是学生写作上的朋友。

在开放与延伸的前提下,我们把写作教研室的大门打开,让其他学科中适合教写作的教师来讲一讲写作课,或许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大写作”的观念是写作学科的底气,教师可以充分发挥特长,学科可以最大可能地显现特色。

应用写作要重“应用”

张可佳

教育家叶圣陶说过:“大学毕业生不一定会写小说诗歌,但是一定要写工作和生活中实用的文章,而且非写得既通顺又扎实不可。”应用写作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极强的基础课、能力课,在社会生活中被广泛使用,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应用写作人才具有广阔的市场需求。但相对于庞大、高标准的应用写作人才需求来说,我们的教育还显得比较薄弱,系统性、针对性都不强,从近些年各机关在应届毕业生中招考公务员的应用写作水平就能看出,我们的高校在这方面的教育还很欠缺。

首先要深化对应用写作在教学体系中作用的认识。作为信息重要载体之一的应用文,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又由于丰富多彩的社会交往和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应用文体不但种类日渐繁多,其使用频率也与日俱增。同时人类社会的大量生产和生活实践证明:要实现收集信息、加工信息、传递信息,进而使信息尽快地产生效益的这一愿望,运用好应用文写作也是重要途径之一,应该站在为学生谋一技之长的高度来认识,来重视。

其次要完善应用写作课程教学体系。应用写作学科正在横向多方位地拓展,除了常用的公文写作外,出现了财经写作、司法文书写作、商务文书写作、广告写作、公关礼仪写作、科技写作、经济写作、税务、公安应用写作等诸多市场需求的写作门类。高校应用写作课程应调整战略眼光,在“专业化”上强化功能写作,满足人才市场需求。大可不必墨守成规,要针对应用写作涉及面广、针对性强的特点,采取社会化、市场化运作的办法,广纳师资,广开门路,聘请政府、企业、民间的各种应用写作方面的行家里手,首先将应用写作的框架确定,再逐步完善,形成体系。

再次,应用写作教学要重“实战”。要写好应用文需要有必要的写作经验和生活阅历,在校的大学生多是从学校走向学校,对应用文的使用程序和写作技巧很陌生,缺少实践环节。教师要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变封闭式的模仿为开放式的实际操作。如可带学生到当地政府机关,了解现行的各种公文的具体写法,请所去部门负责撰写公文的人员介绍公文形成的全过程,来巩固在学校所学的内容。还可以收集学校已经发的公文,让学生辨别其写作是否规范,对不规范的公文加以修改完善。如果模拟实验是“练兵”的话,那么社会实践则是“实战”,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亲自获得材料,分析材料,利用获得的材料撰写成文,修改、定稿。这样可把应用写作课变得更生动、更多样,也更有成效。

最后,应用写作要注重文种之间的互动。应用写作的文种很多,但不是孤立的,利用文种之间的相互关系,促成文种与文种的互动。有的文种之间是对应关系,如请示与批复、函与复函、计划与总结、状与答辩状等,这一类的应用文体,可以成对地进行讲解和训练。 有些文种容易混淆,如:请示和报告、计划和规划等,可放在一起比较,帮助学生识同辨异。

网络背景里的写作教学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信息化社会面前,传统模式的大学写作教学显得太过死板,已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和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所以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提高写作课教学水平和质量成为当务之急,而网络的适时介入无疑会给传统教学方式注入生机和活力。那么,如何让网络为我所用呢?

要优化教学环境和丰富教学资源,就要改变过去那种学生只学一本写作教材和一本作品集的情形,充分利用学校的网络设备和网络学习环境,让微机室、校园网、图书馆的电子查询系统和影视资料,为学生查询、浏览和下载国内外有关写作的信息,提供便利条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学习目标选择不同的写作学习内容;可以在电子阅览室、多媒体教室以及其他网络情境中开展写作学习。写作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日历、习题、参考书目、师生作品目录等全部上网,写作系列课程部分内容制作成CAI课件并上网,这些为学生复习和深化课程学习带来了方便,还可以实现学生在网上直接评课、提问和为教师打分,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打破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构建一种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认识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模式,在这种因材施教的写作教学中,教师不再只是在课堂详细地讲授写作知识,还要指导学生在网络世界里正确冲浪,带头成为网络,并用自己的切身体验影响学生的创作积极性,鼓励和指导学生进行网络写作,在相关网站发表文学作品。网络写作是在线的即兴和互动写作,这种写作在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写作主体有更充分的个性表达和自由发挥机会,而且其传播速度非常快,这都是传统写作无法比拟的优势。有网络之前,写作并且发表文章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实现的,但是网络带来了空前的自由,无论什么样的观点、什么样风格的文字,都可以拿来自由交流。

学校在网上创办文学论坛,更能吸引众多的文学爱好者。学生依托网站开展写作课程的学习,对于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写作能力和信息素养都有很大帮助。网络写作的互动性比较强,发表一篇作品之后,会有许多网友跟帖评论,读者对作品的态度,或褒或贬,或赞或骂,都及时、直观地表露出来。这些反馈言论对作者能产生明显的影响,褒的可以给他们鼓励和自信,贬的可以使他们看到自身的问题,进而改进。可能由于人生体验较浅,文章内容会显得单薄,技巧不够成熟,结构欠严谨,更多的是一种情绪的宣泄,以此来表达对人生的态度以及对现实世界的看法,但他们获得了在现实社会中没有的话语权,他们可以在网络的世界里自由翱翔,在其中交流并得到回应,回应让他们获得满足和安慰。

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写作课的新平台,我们必须以信息化校园里的现代教育技术为手段,以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把大学写作课程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结合起来,提高教学和学习效能,满足学生自主性和个性化学习的要求,形成开放型人才培养网络,为社会输送合格的写作人才。

现行高校写作理论指谬

高方

《现作教程》,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高校写作课程迎接教育部评估指定用书,董小玉主编、西南师范大学等13校写作教师参编,高教社2000年初版,未见修订。作为中国高校写作理论的权威出口,书中的内容自可以视为现行高校写作通用理论;“教程”前冠以“现作”之名,编者旨在强调“从时间、文体、内容、工具、思维和思维方法等角度出发,综合考察和理解它的内涵”,突出“现在这个时代”的写作,更突出该理论的“现行性”。

不可否认,应用极广、影响极大的这部教材在近年的高校写作教学中的确发挥了难以替代的作用,但我们也从中发现了不少问题。一是课程定位模糊,培养目标不明;二是文体过于周全,没有侧重,眉毛胡子一把抓,致使每部分理论都语焉不详;三是它更像阅读文本而非讲授文本,内容设计与高校写作教学现状极不匹配,呼之为《现作学教程》似更恰切,为更好地满足教学,许多院校都要另编一本教材与之合用;四是它采用的是学者体系而非作者体系,缺少身在现场、经验鲜活的作家、记者、秘书参与,理论多系纸上得来,能否很好地指导实践极为可疑。我们不能指望一个背熟了各种写作理论的人成为一个事实上的写作高手,倒是不时会听说某个时常出入名刊大报的学生作家被写作老师抓了补考。

《教程》绪论把写作课的任务规定为“传授写作理论”、“提高综合素质”和“增强教练本领”,却对“培养写作能力”避而不谈。这看似惊人的遗漏,其实表明了编者要么对写作课程本身缺乏应有的了解,要么对写作课程取得实效缺乏自信。编者在论及“现作的作用”时,一口气列举了“贮存与传播信息的基本途径”、“现代管理借助的必要手段”、“提高人才综合素质的媒介”诸种,可是不管“途径”、“手段”、“媒介”有多重要,终究不是目的本身,也就是说编者只认可写作的工具性,而完全不理会写作可以是谁的帮手,也可以是自己的主人。纲领如此,遑论其余。

写作观念滞后难以与时俱进也是《教程》的一大问题。《教程》在提及文学“四分法”时仍袭用“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的旧说,而包含舞台表演的“戏剧”显然应更作“剧本”。《教程》推重小说情节的完整性和小说的三要素,显然是没有正视当下小说文体的新变。对主题“正确”、“深刻”、“集中”的简单化规定早已落伍却仍被视为铁律,这当然也是无视中国当作在主题上的突破成果。《教程》特别强调散文的结构,但大家余秋雨早就说过:“我重视散文‘自然流泻’的性质,而不赞成首先在形式结构上研讨过多。”编者曾举曾卓诗歌《悬崖边的树》、林希散文《石缝间的生命》、冯德英小说《山》为例,试图比较这三种文体语感的不同,但如果换一首1990年代诗歌、换一篇汪曾祺小说,结论恐怕就不好下了。编者实在是忽略了近些年文体界线越来越模糊的现实。

描述性的概念在现行高校写作理论中极为常见,只说“题材广泛、写法自由、个性鲜明、文情并茂”,大概很少有人会直接想到它所指称的是散文。这时,例证的意义就变得无比巨大。《教程》中散文、诗歌、小说部分共举例50个(含古今中外的作家、作品、作品集),但其中涉及199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的只有5篇,仅占十分之一篇幅。文体空前自觉、与大学生最为切近、最方便学习的文学样式被挤到一个尴尬的角落,足证这样的举例是有倾向性和优劣判断的,也必然为大学生文学观念的形成带来诸多不良影响。

深圳大学的南翔教授说:“中文写作甚至比不上英文写作的顺畅的局部现实,不仅为国人诟病、也为大学痛心。”(《文艺报》2006年3月11日)一方面是中国的写作人才严重匮乏,另一方面却是一些大学严重轻视写作课程,大幅度压缩甚至取谛课时,优秀写作教师不断“改业”,刘锡庆、洪子诚等都成为其他学科的名师,就连作为中国写作学会副会长的董小玉本人也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带起了研究生。没能晋升二级学科的写作步履维艰,大学写作现有培养方式收效甚微,如果在逼仄的写作课堂上再拿不到一本好用的教材,我们就更不容易看到这一学科的出路了。

大学的现代诗教育

王立宪

刚刚从中学走出的大学生带着对现代诗的陌生感坐在课堂里,他们对老师的讲解常常是一知半解,他们在很多时候似乎很难进入诗歌的情境之中,也很少有强烈的参与意识,似乎诗歌与他们无关,他们甚至认为不懂诗也没什么关系。他们知道的就是以前课本上的那几首诗,视野的狭窄使他们对诗歌的认识还停留在肤浅的层次上,这给大学的现代诗教育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文学的边缘化已是不争的事实,作为文学中的诗歌更是处于被太多的人漠视的地位。作为大学的写作老师,应该强化现代诗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强调诗歌对人灵魂的导引。写作老师应该是真正懂诗的人。如果我们的老师只知重复书本上的现成词语,不能真正走进文本,那就是敷衍和走过场,现代诗教育就成了一句空话。

要让学生懂得古代诗歌与现代诗歌的传承关系,也要让学生了解现代诗在发展过程中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最现实的问题是如何读懂一首诗以及如何分辨一首诗的好坏。现代诗呈多元化形态,甚至某一时期某一类东西充斥版面,某些轻浅之作还流行起来。诗歌教育者对这类现象应冷静观之,应该以鞭辟入里的分析让受教育者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诗歌。年轻人易受某些宣传左右,我们的诗歌教育如果误导了他们,那还谈什么诗歌教育的质量?要在一个阔大的背景上了解诗歌,使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中对诗歌多一些理解,少一些偏颇。对文本的细读一定要加强,绝不要那些套子式的分析。对诗歌富有说服力的分析,会使学生走入一片崭新的天地,会使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一首诗情感的自然,人生与自然的融合,角度的确立,意象的独特魅力,词语的多层含义,词语与词语的共振效果……这里面可开掘的东西太多太多。这样的文本细读,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感,能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这样写,而不能那样写,从而把握诗歌艺术的规律。新时期以来的优秀诗歌,语言的灵动之美是它的重要特点。如何研究各种语言形态,如何破解诗歌的奥秘,如何强化语言的质感,这是诗歌教育者不容忽视的课题。

选入诗歌教学的作品,既应有名家名作,又应有非名家的优秀之作,这样才能体现出公正,这是一种突破,这样我们才能更广泛地了解诗歌。

写作教师如果是个诗人就更好了。笔者曾将自己的诗歌创作经历展现在课堂,这种亲历感让学生感动,使得教者和学生的距离拉近了,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他们对诗歌的陌生感。另外可以让学生有一些诗歌写作的练习,培养他们对生活的敏感和表达能力。教师可用批改和讲评的方式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诗,这样现代诗的教育就深入了一步。

当然,通过短短的时间完全消除学生对现代诗的陌生感是不现实的,但起码让他们知道现代诗的一般写作规律和欣赏方法。现代诗教育是美学教育,是现代人的艺术素养教育,不论将来从事何种职业,诗歌的阳光都会持续地温暖他们的心灵,成为他们人生前行的动力。

新闻写作能力的实践养成

张爱玲

新闻写作教学与实践严重脱节的情况很普遍,一些大学生或研究生虽然学了系统的新闻写作理论,实际写作能力却并不强。《为何出现不会写消息的新闻学博士》(《中国教育报》2005年12月18日)一文披露说:“新闻学硕士生和博士生毕业前,没有发表过一篇新闻作品,并非个别。”研究生如此,新闻专业的大学生就更不用说了,所以高校的新闻教学必须侧重学生写作能力的实践养成。

大学生的新闻实践,可以从他们入学之日抓起。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缓缓拉开序幕,此时的学生对刚刚开始的一切充满期待,这是培养他们新闻写作兴趣和能力的最佳时机。没有经过系统的理论学习,或许他们最初的新闻实践还很幼稚,也缺乏必要的新闻敏感,但“初生牛犊不怕虎”,他们勇气可嘉,而在实践中得到的经验和教训对于以后的新闻实践弥足珍贵。我们可以倡导学生用手抄报的形式记录大学生活,经常举办不同层次和内容的手抄报比赛,创办《班级日报》,由学生轮流做记者兼主编,及时报道学校、院系、班级和身边的新闻。任课教师定期对《班级日报》进行点评,具体指导学生如何捕捉新闻,如何进行报道。

改变课堂教学方式,让学生参与“战前演练”。课堂上的模拟训练十分重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可由教师充分准备后担当新闻人的角色,由学生进行提问、采访和新闻写作练习。教师还应经常将案例教学引入新闻教育的课堂,并以新近发生的案例或与学生密切相关的案例作为首选,在活生生的新闻事件中让学生直接参与,学习判断、分析、比较和选材,既动脑又动笔。除就一些教学内容进行讨论外,教师可组织学生定时观看《新闻联播》和省地新闻,阅读《人民日报》和省地报纸,就某些重大新闻事件进行讨论和报道练习。实践证明,新颖的课堂教学形式学生很欢迎,通过强化训练,学生的采访写作能力都有所提高。

经常性的采访实践活动,对于学生必不可少。社会生活五光十色,学生的采访实践活动也应多种多样。可有计划地带领学生到新闻实践基地进行采访写作,有些课程可以进行实地讲授,将新闻写作课开在乡村和工厂。可征得学校同意,让学生经常参与采访学校组织的各种会议,各项活动。可与当地宣传部门联系,有组织地参与他们安排的集体采访活动。可利用假期,组织学生分组参加社会实践,就某一问题进行深入采访。更应鼓励学生自己走出去,独立进行采访写作,到生活中去抓取新闻,抓取新鲜的“活鱼”。在有组织的采访实践中,教师应尽可能进行全程跟踪和指导。

巩固新闻实践成果,为学生作品提供发表的阵地。对于尝试新闻写作的学生而言,作品能够被媒体采用是对他们最好的鼓励。校报、校园网、校广播站应充分利用,教师还应与地方媒体保持经常联系,将学生的好作品及时推荐给相关新闻单位。学生的社团刊物门槛较低,对初学新闻写作的学生而言发表作品更容易,对社团刊物各方都应尽力支持。总之,只有深入实践,大学生的新闻写作能力才能提高,才能真正成为这方面的专业人才。

大学写作与营销理念

任雅玲

如果说社会需求是一支无形的指挥棒,那么“就业率”就可谓套在高等教育各专业培养模式上的一个紧箍咒,它几乎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神奇功能。于是,各高校都认识到如果不改变传统的培养模式,将会“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因此按照社会需求打造大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成为了人们的共识,甚而中文前被冠以“应用”二字,学生的“应用”能力被社会需求这根杠杆撬起来,因此,上个世纪80年代曾被建议“取消”的大学写作课重又“扬眉吐气”,然而,要使学生写作能力切实得到提高,大学写作课必须解决好三个问题。

首先,大学写作课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全国各高校很多写作教师都在思考这个问题,有的已找到了很好的答案,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湛江师范学院的刘海涛教授主持的“基于网络的写作教改――教研创共同体”,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的刘济远教授主持的“师范生‘写’与‘导写’能力培养”研究,华东师大朱希祥教授提出的“要分层次、分专业进行写作教育与研究”,湖州师范学院的程民教授提出的“全程写作教学”等等,无不注重人才培养规格的研究与实践。的确,当今社会,人才已成为别一种意义上的特殊商品,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苛细,甚至一个人在某一岗位上终其一生的现象几乎成为历史,因而具有复合能力的人才成为“抢手货”。高校作为人才这种“商品”的生产者,就要考虑其销路。有鉴于此,我们认为大学写作课要树立把学生培养成集“教者、学者、作者”三种身份于一体的复合人才的目标,使其在择业时选择空间更大,竞争实力更强。

其次,如何培养出这样的人才。最好的做法是打破陈规,搭建适用培养体系。可将写作能力训练从大一延伸到大三,依次开设文学文体、理论文体、新闻文体及实用文体写作系列课程。同时强化实践环节,在课堂内堂堂练写,在课堂外天天练笔,精品课网站、学生原创文学论坛网站、文学社、戏剧社、记者站、系刊、校报、市日报晚报、市和校电台等,都是学生可以学以致用的“写”的实习基地。这样的毕业生到了中学教学岗位,不仅在作文教学时能写文章,还能结合教学搞科研,很快成为学校的中坚力量,在各机关从事文秘工作的和在各种媒体从事记者、编辑工作的毕业生也能成为单位中叫得响的“笔杆子”。

再次,由什么样的教师来培养。我们的答案是大学写作教师必须会写、善写、乐写,突出写作教师自身的“笔杆子”特色,不仅能在教学上做能手,在科研上做硬手,还能在创作上做强手,为学生营造出一个浓厚的写作氛围。当学生最亲近的老师都是“写家”的时候,写作在学生眼里便不再是高不可攀的圣殿,他们便会迫切地开始与“写作”亲密接触。因此,对大学写作教师的评价就要有别于其它学科的教师,有些大学不重视写作课,找一些专业能力差的“替补”身份的老师讲写作,这些教师既没写作热情也没写作能力,根本谈不上对学生写作实践的指导。

跟进市场,强化营销理念;打破陈规,搭建适用的培养体系;言传身教,教师会写、善写、乐写,这种教学理念和培养模式必会发掘学生多向度的写作潜能,从而打造出应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