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孟子君臣观探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孟子君臣观探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君臣观是先秦诸子常涉及到的一个话题,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政治理想,孟子君臣观因为其独树一帜而引起人们的重视。对于君臣关系,孟子主张建立一种君臣共同保民利国的道义交往。从孟子对君臣提出的权利和义务来看,孟子的君臣观充满了相对民主平等的色彩。

关键词:孟子;为君之道;为臣之道;君臣关系

君臣关系历来是国家政治生活中最为重要的社会关系。这一关系处理地好坏直接关乎国家秩序的建构和发展,尤其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王室和诸侯之间的礼乐崩坏引起了早期儒家学者对传统等级秩序的再思考。孟子君臣关系的独到见解在先秦诸子学派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值得我们去探讨。

一、孟子其人及其君臣思想的来源

孟子名轲,邹国人,鲁公族孟孙的后裔。约生于周烈王四年(公元前372年),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公元前289年)。受业于子思之门人(《史记》)。亦有所谓直接受业于子思之说。学成以后,在各大诸侯国中游说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

孟子君臣思想的来源有二,一是孟子所处的时代环境,战国时代正是社会经济制度急剧变化的时代,诸侯国之间兼并战争不断,新兴封建制度取代奴隶制度,激烈动荡的特殊环境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孟子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二是孔子的君臣思想,社会的进步使得传统的君臣关系即“君君臣臣”的政治纲常到了孔子所处的时期便发生了变化。孔子在维护周礼的立场上摒弃了迂腐的“事君不贰、从一而终”的思想观念,并认为“臣事君以忠”的前提是“君事臣以礼”,孟子君臣观的形成是建立在孔子思想的基础上的。

二、孟子的为君之道

君主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孟子认为,国君不仅是政治上绝对权威的代表,而且也是道德上最高权威的象征。孟子说:“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者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国定矣。”①所以国君政治决策的正确与否,道德品质上的好坏,确实影响着国家的命运和社会的治乱。孟子把国君的道德行为与政治治理联系起来看待,这可说是对君主提出的一种新的道德要求。

那么孟子理想中的君主应该具备什么样的道德标准呢?首先孟子所谓理想的国君应该要有基本的良知和良能,“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②其次要有仁义之心,能与民同乐,“不嗜杀人”而能“保民”,国君以身践行,君正则国定,那么天下人人皆仁义,这就是实现王道政治的前提。最后在用人问题上,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举贤才”的思想,把“尊贤”作为实现仁政的一个重要内容,孟子希望国君能“贵德而尊士”,让“贤者在位,能者在职”③。国君如果能做到这些,便能云集天下人才,共同治理国家,实现“王天下”的目的。孟子主张拓宽人才选拔的道路,开放一部分政权给民众,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孔子“亲亲”制度的束缚。

三、孟子的为臣之道

国君是君臣关系的政治主体,需要运筹帷幄,有些事情应做到有为且有所不为,而臣就是君主政策的实践主体,孟子眼中的“臣”应该是贤臣仁臣善臣,当乐正子将为鲁政时,孟子喜,因为他认为乐正子“好善”“好信”。他希望王的左右皆“薛居州”,则“王谁与为不善”。孟子的贤臣主要是辅佐君王来实现其王道政治的。

孟子认为,“欲为臣,尽臣道”④臣有臣的本分,当他立朝为臣时,他就有了一定的职责,为人臣,首先抱的目的应该是正确的,“为人臣怀仁义以事其君”,要“陈善闭邪”,“务引其君以当道,志于仁”。对于君应“藐之,勿视其巍巍然”,要做到“威武不能屈”。而那些“长君之恶,逢君之恶”的臣子是不能立于朝的。同时对于君之恶,已不再是孔子的“为君者讳,为尊者讳”,而是要积极的指出,“责难于君”,而不能“长君之恶”。为臣应该以大道仁义去引导君主向道,这才是一个臣子应该努力做的事情。臣子的最高礼遇是“为王者师”,正如孟子引子思批缪公之语“以位则子君我臣,以德则子事我……”尊奉贤者为师,学焉然后臣之,臣尽忠,上则能顺天子之命,下则能保百姓,有原则有立场的忠君爱民,做好臣子应尽的义务。

四、君臣之间的关系

孟子提出了五伦之说,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而在政治生活中体现最为明显的就是君臣之间的关系,“君臣,人之大伦也。”君臣各司其职,“用下敬上,谓之贵贵;用上敬下,谓之尊贤,贵贵尊贤,其义一也。”⑤孟子认为君臣之间是一种相对平等的关系,君敬臣,臣敬君,君臣之间的任何交往都是以相互的“敬”为原则和前提的。尊敬贤者,要使贤人能尽其才,“幼而学之,壮而欲行,王曰:姑舍女所学而从我”是不可以的,国君不能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臣之身。

其次,孟子认为君对臣的态度决定了臣对君的态度,孟子在向齐宣王阐述君臣关系时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君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⑥。可见国君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臣下对于君主的态度,君主尊重臣属,臣属就会为国君尽心尽忠,反之,则可能被臣下所遗弃。

最后,臣下对于君之过错反复劝谏而不奏效时,则可以去之“反复而不听则去”⑦,这是对于那些异姓之卿而言的。“h|谏于王而不用,致为臣而去”。或者自己的主张得不到君主的赏识,政治理想得不到实现时,也可以去之。对于贵戚之臣,则“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可见易位是有前提的,同宗之卿要反复谏而不听。因为贵戚之臣和国君是同宗,与国君有亲缘关系不能弃国君而去,不得已之下只能更立新君。如果国君真的成为了独夫残贼,则可以弑君,而于舆论上之说为“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⑧

孟子的君臣关系是多样化的,与孔子相比,孟子在这方面对其进行了继承和发展。孔子提出的“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⑨同样适用,但是孟子于君臣关系上赋予了臣下更多的主动性,孟子积极出仕,承认当代和后代人民诛除暴君的合法性,虽然孟子提出的一些政策有些激进,但都是有前提条件的。较之前的孔子来说,他的“易位”、“诛一夫”之说带有一些相对民主的色彩,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世政治的发展。

五、结语

战国时期的动荡和剧变为士人施展才智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但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如何才是正确的出仕方式,如何去事奉君主以及保持怎样的志向操守,在意识形态尚未定于一尊的百家争鸣之际,孟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孟子的君臣观既是七雄竞争时代的产物,也是血缘宗法专制制度向中央集权专制制度过渡的产物。我们从上述分析中可见孟子理想中的君并不是国君想要成为的人物,而其臣也非统治者需要的臣下。孟子的君臣理论注定在战国这个历史舞台上不能上演。但是孟子所提出的君与臣之间相交的原则与方法为后世人们提供了一种君贤臣良的崭新模式,他对君臣在道德上的高要求,使得君与臣成为道德与政治的合体,俨然是“君为臣纲”传统封建专制统治下的一股清流。

【注释】

①《孟子・离娄上》

②《孟子・尽心上》

③《孟子・公孙丑上》

④《孟子・离娄上》

⑤《孟子・万章下》

⑥《孟子・离娄上》

⑦《孟子・万章下》

⑧《孟子・梁惠王下》

⑨《论语・八佾》

【参考文献】

[1]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60.

作者简介:韩晓玲(1991-),女,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民族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专门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