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折线统计图》教学片段与评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折线统计图》教学片段与评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片段一】情境引入,设定目标

师:你们知道南京青奥会预定几月份开幕吗?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表示:若青奥会时南京空气污染超标,将安排赛事延期举行。国际奥委会主席为什么这么说呢?生:如果南京空气质量很差,就会影响运动员的健康。师:遇到空气污染的天气时,尽量不要去户外活动。

课件出示南京从2013年9月―2014年3月空气污染天数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略):

师: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相比,有什么特点?

师:如果用一个点表示直条的高度,点应在哪儿?师用课件根据学生所指出示各点。

师:你能用手势表示各个月污染天数依次是增加还是减少吗?根据学生比划,教师用课件演示连线过程,然后揭示课题。

设定目标:请同学们观察折线统计图,你们想了解折线统计图的哪些知识?

教师根据学生所提的问题板书:由来、画法、 结构、特点、作用

评析:理解是学生内隐的思维活动,而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需要在良好学习氛围中才能得以进行。因此在教学中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出发,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形成和谐的学习氛围,诱发学生主动思考,调动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理解才能逐步深入。①由于学生对青奥会的关注度极高,教师将南京空气污染的天数作为上课的素材,可以极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②教师抓住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联系,从已学的条形统计图出发,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上台找点、比划,感受污染天数依次是增加还是减少的变化趋势。③通过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疑问来设定目标,为后面的学习起到了定向作用,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片段二】比较交流,认识结构

小组讨论:一幅完整的折线统计图包括哪些部分?和条形统计图相比,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全班交流:让学生上台指着折线统计图说折线统计图的组成部分,课件出示名称。

师:刚才有同学问折线统计图名称的由来,现在知道为什么了吗?生:条形统计图用直条表示数据,所以起名叫条形统计图,而折线统计图是用折线表示,所以叫做折线统计图。

评析:数学课的教学,要求教师深刻理解数学知识的内涵、了解数学规律的形成过程、提炼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等。和统计表比较而言,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在意义、结构、画法、特点等方面有着更多的相似处,为此,教师让学生比较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片段三】自主尝试,体验特征

学生先独自在练习纸上尝试完成以下问题,然后小组内交流。

①每( )个月统计一次空气污染天数。②( )月份空气污染天数最多,( )月份空气污染天数最少。③( )月份到( )月份空气污染天数是增加的,( )月份到( )月份空气污染天数是减少的。④相邻两个月中,污染天数增加最多是( )月份到( )月份,污染天数减少最多是( )月份到( )月份。

全班交流: 小组上台依次交流4个问题,教师适时用课件演示,其余学生评价和交流不同的想法。

教师提升:①点有什么作用?生:我认为看点旁边的数据和点的高度,可以知道每个月数量的多少。②折线有什么作用?生:折线可以看出增减变化的情况。教师引导学生用手势表示。

课件出示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哪个能更清楚地看出空气污染天数的变化情况?

生:折线统计图能更清楚地看出空气污染天数的变化情况。

预测:按照这样的变化趋势,你们预测四月份污染天数和三月份相比,会怎么样呢?你是根据什么预测的?

学生回答后,教师评价:这还取决于人们所采取的措施,作为小学生,我们应该从小树立环保的意识,

评析:4个问题的出示,体现了教师的引领,学生自主尝试。为了进一步明确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教师提出两个核心问题让学生讨论,教师再用课件、引导学生用手势表示,使学生深层次地理解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片段四】精心设计,整体构建

下面是我所设计的折线统计图一课的板书:

由来 折线统计图

画法 描 ――――连―――标

结构 点 折线 数据

作用 数量多少 增减变化

(特点)

评析:在课题的左边板书“由来、画法、结构、作用(特点)”,这是课始教师在揭示课题后启发学生设定目标,学生带着疑问进行学习,明确了本节课要学什么内容,增强了学习的目的性和主动性。板书“点、折、线”,突出了新知的核心内涵,有利于学生把握知识的重点,掌握关键。板书“数量多少、增减变化”,让学生知道了折线统计图的作用,用箭头和“点、折线”对齐,让学生理解了折线统计图为什么有这样的特点和作用,逻辑关系交代得有根有据,思路清晰。整个板书对本节课所要掌握的知识点进行了梳理,围绕点和折线这两个核心知识精心设计,各个知识点沟通联系,既起到引领的作用,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汤山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