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新课改下赏识教育中的创新意识培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新课改下赏识教育中的创新意识培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韩愈的“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多少年来一直支配着教师的行为,教师被认为是真理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化身,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填鸭式”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将自己的理解强加给学生,剥夺了学生的自主思维空间与自我体验权力。而学生在“师道尊严”思想的压制下,被动地接受知识,他们不敢对教师提出不同的意见,也没有自己的思想见解。这种传统的教学思想,根深蒂固地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观,也影响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此,为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教师首先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改变那种把教学仅仅当做传授书本知识的狭隘眼界,在教学模式上实行深刻的变革,而赏识教育就是针对传统教育的弊端而提出的现代创新教育模式。它要求教师要用欣赏、赞许的眼光帮学生树立自信,鼓励他们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真正把教学当做学习交流和自主探索的过程。为实现这一过程,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实践。

一、更新教学观念,以人为本,让学生树立自信

曾听说这样一个故事:孩子上学了,然而,每次家长会都令他的妈妈失望。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坐不了,你最好带他去医院看一看。”

回家的路上,她鼻子酸酸的,然而,她还是告诉她的儿子:“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那天晚上,她的儿子破天荒地吃了两碗米饭。

儿子上小学了。家长会上,老师说:“全班50名同学,这次数学考试,你儿子排第49名。我们怀疑他智力上有障碍。”她流下了泪。然而,回到家里,她对儿子说:“老师对你充满信心。他说你并不是个笨孩子,你会超过你的同桌的。”

孩子上了初中。又一次家长会,老师告诉她:“按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高中有点危险。”她告诉儿子:“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他说了,只要努力,你很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

高中毕业了。她儿子被清华大学录取了。儿子跑到自己房间里大哭起来,边哭边说:“妈妈,我一直都知道我不是个聪明的孩子,是您……”

这个故事可以说是中国小学到高中教育的一面镜子,透过这面镜子我们可以看到:长期的应试教育使许多教师的眼里只有名次与分数,没有了孩子的终身发展观,没有潜力与非智力因素的挖掘,而这位母亲的伟大之处就在于把教师对孩子的“贬”科学地变成了“褒”,在一次次的鼓励和赞扬中培养了孩子的自信心,把不利于孩子成长的消极因素转变成了积极因素,从而达到了教育的目的。“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教师经常真诚地赞美赏识学生,能够激发学生内在的求知欲,从而使他们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学习中获得应有的教育幸福感,从而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因此,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善于捕捉、挖掘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要为学生积极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使学生敢于思想,善于思想,肯定学生的“标新立异”“异想天开”,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想象力,为他们的创新思维的有效发挥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培养批判意识,使其敢于质疑问难,激发创新热情

托尔斯泰说过:“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使自己做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一生将永远是模仿和抄写。”亚里士多德也认为:“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常有疑点,常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新课程教学的顺利实施,我们也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质疑问难的能力,是落实素质教育,培养人才的关键。因此,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应认真备课,吃透教材,组织好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针对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以人为本”确立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主动探求创造的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用审视的眼光大胆质疑、敢于批判,赞赏他们对教科书的自我理解、自我解读,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培养他们的批判意识和怀疑意识,激发创新热情。只有今天使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批判,明天他们才能善于超越、善于创新。

三、突破思维定势,鼓励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培养创新精神

新课改下赏识教育模式要求师生共同冲破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打破常规的思维模式,敢于对常人共识或已成定论的观点提出质疑,并能得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因此,作为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首先应当使学生懂得,世界上没有绝对的权威,尽可能地扭转学生长期以来形成的“唯书”“唯师”的错误观念,并通过给予他们肯定、鼓励、欣赏来激发他们主动探究式学习的热情,培养他们学习过程中求异思维的志趣。比如对“班门弄斧”这个成语的理解,大家习惯性的思维是:在鲁班门前摆弄斧头,形容自不量力,但如果从另一个角度去想,敢于在行家面前显示本领,谁说这不是勇气和胆魄的体现呢?这样用求异思维立意,不就胜人一筹了吗?另外还可以通过联想、想象运用发散思维从多方面寻找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如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构思小说结局的方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大胆想象,培养他们发散思维、求异思维的能力。小说《边城》的结尾是这样写的:“爷爷在一个风雨交加之夜离开了人世,仅留下了翠翠孤独地守着渡船,痴心等着傩送归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这样一个含混不清的结尾就给读者留下了极大的想象空间,教师可以让学生学着小说的语气手法运用发散思维展开想象,试着为这部小说续写一个新颖、别致而又合理的故事结局。如果能长期进行这样的训练,定会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一个很好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创新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一个永恒的研究话题。新时代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仅要求教师要拥有丰富的知识储备,而且还要不断地在批判中力求创新,在努力使自己成为创新型教师的基础上,用爱与宽容,赞扬与赏识帮学生树立自信,为他们提供创新的条件和机会,只有这样,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得到更好、更充分的发展。

【责编 齐秋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