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证券化趋势下传统商行出路与对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证券化趋势下传统商行出路与对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作者:井辉 单位:福州大学管理学院

一、金融证券化趋势

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市场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国际市场上出现了金融证券化趋势,即直接金融的发展快于间接金融的发展,以直接金融为主的证券市场在金融体系中的地位日益上升。到了90年代,金融的证券化、自由化、全球化已经成为显著的发展趋势,并开始对全球经济产生巨大影响。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世界金融市场的格局和运行机制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出现了金融证券化趋势。在整个金融市场中,证券融资的比重越来越大,传统的通过商业银行筹集资金的间接金融方式逐渐让位于通过证券市场发行股票和债券的直接融资方式。以日本为例,在60年代,日本企业的资金筹措主要依靠银行贷款,靠发行证券筹措资金占筹资总额不足20%。但到了1987年,发行证券筹措资金所占的比例已上升到44%;同时,居民储蓄和消费也出现了证券化的倾向,资产证券化和投机基金证券的地位日益上升。到了近十年,资产证券化、融资方式的证券化更呈现加速发展的趋势。目前证券融资占国际融资总额的80%左右;银行借贷所占的比例由80年代前半期的60%减少到目前的20%左右。相应地,证券市场在整个金融市场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整个金融市场正在向证券市场转移。以美国为例,在企业为实际投资(Physicalinvestment)而筹集资金的过程中,通过银行贷款融资和通过债券发行融资所占的比例在20世纪最后30年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表1可以看出银行在企业融资中所起的作用相对弱化。(表略)金融市场证券化是全球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其迅速发展必将对以间接金融为主的传统商业银行的运营模式产生极大的挑战。也必将对即将加入WTO的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提出新的问题,对我国商业银行的运营模式产生不可避免的冲击。

二、传统商业银行面临的新问题

传统的商业银行主要从事信贷业务,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它在资金的供给者和需求者之间担任了中介人的角色。资金的供给者与需求者之间的资金融通不是直接进行的,双方之间没有发生直接的信用关系。在金融市场不发达的情况下,这是一种重要的资金融通方式。但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尤其在金融创新和金融国际化的推动下,促使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等直接金融方式的兴起,证券市场在金融市场中的重要性不断增加。原来的通过商业银行进行资金融通的间接方式的统治地位发生了动摇,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主要问题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金融市场充分发达的情况下,一方面客户可以通过证券市场直接融通自己所需要的资金,减少对银行的依赖;这样的金融方式不仅有利于信息的搜集和处理,从而节约中间交易费用,而且风险承担能力较强,融资方式也较为灵活;同时企业还可以借此调整治理结构,不再仅仅依靠银行借款,银行借款只是作为调整企业资本结构的一种手段。另一方面,资金所有者可以把自己的资金投入到证券市场。一般说来,这样不仅可以获得比银行存款利率更高的资金回报率,而且资金的变现能力比较强,可以随时根据自己需要加以调整。所有这些证券化行为都带来了金融市场更高的运行效率,使更多的资金参与到市场运行中去,满足市场对社会闲置资金的需求。二是在市场充分发达的情况下,政府机构也可以通过财政部在证券市场上发行国债进行融资。这样,商业银行的业务量就会急剧下降,导致业务萎缩。而在我国目前,金融市场主要由存贷市场、证券市场、保险市场、票据市场和外汇市场组成,但除了存贷市场外,其他市场都很小。而且由于利率没有市场化,各个市场彼此相互隔离。金融资产和金融业务集中于存贷款市场,并且主要集中于四个国有商业银行,它们的金融资产占到全部金融资产的大约70%,并占有60%以上的存贷款市场份额。但在国际金融市场上,金融证券化正在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各国银行业正在进行金融改革和创新,向现代商业银行体制转变,传统的商业银行不得不面临着新的发展问题。

三、对策与出路

面对金融市场的证券化冲击,传统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急剧下降。要想在发展与竞争中保持不败,商业银行必须积极利用先进科学技术,进行金融创新,寻求新的发展出路。出路之一:商业银行业务的综合化。即商业银行应积极从传统的银行信贷业务中脱离出来,涉足到保险、证券、信托投资等领域,实行合业经营,这样可以防止商业银行的业务萎缩。这是银行业发展的趋势之一。如1997年日本公布了《金融体制改革规划方案》,规划在五年内撤销对金融业的分业经营限制等条例;1999年美国总统克林顿签署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方案》,标志着美国实行了大半个世纪的银行、保险、证券分业经营管理体制的结束。目前许多西方发达国家金融业也已经由分业经营过渡到合业经营,而在我国的商业银行体系中,严格限定银行证券分业经营、分业管理,既限制了银行业和证券业的发展,又阻碍了我国金融市场的迅速发展。这种金融体制已不适应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需要,也跟不上世界金融市场发展的需要,必须对现行的银行体制进行改革,加强立法建设,进行制度创新,促进我国商业银行(主要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业务向综合化方向发展,适应国际金融市场发展的需要。出路之二:商业银行向投资银行业务转化。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是依据各自在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中的不同功能划分的。随着资产证券化、融资证券化的比重不断提高,金融市场上直接融资的比例不断上升。与商业银行相比,作为直接融资工具的投资银行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传统商业银行要向深入发展,必须涉足于直接金融领域,向投资银行业务转化。同时随着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企业之间、产业之间的竞争加剧,企业兼并重组层出不穷,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的又一突出特征。有关统计数据表明,1999年是进入20世纪以来总体并购额最高,单个并购额最高,跨国并购额最高的一年。到1999年12月31日,当年全球宣布的企业并购交易额达3.3万亿美元,比1998年增加了30%。在企业的兼并重组中,投资银行在为企业充当收购策划、财务顾问、为企业的收购筹措资金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当前企业兼并重组迅速增多、风险投资迅速发展的情况下,必然会推动投资银行业务的发展。特别是在我国国有企业改组过程中众多企业的兼并重组、高新技术企业的风险投资、中小企业的改制等对投资银行业务发展的需求更为迫切;更由于这些企业本身与国有商业银行之间的联系,商业银行向投资银行业务领域转化更有其必要性。因此,政府应该积极通过立法调整,促使商业银行进行业务创新,使它们涉足到投资银行业务领域,迎接世界金融业发展的挑战。出路之三:发展电子银行,开展网络服务。随着“新经济”的出现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因特网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迅速的推广。商业活动中的支付方式也正在发生着剧烈的变革,越来越多的企业已走向“网络之路”,发展电子商务。电子商务的发展也必将带动整个商业体系中交易支付方式的变化。企业之间(B-to-B)、企业与消费者之间(B-to-C)的交易方式正在向网络化方向发展,通过网络进行结算。这也必然带动电子银行的发展。银行机构作为交易支付的中介,应积极发展网上服务业务,沟通交易双方,建立电子银行,进行技术创新。这也是未来银行发展的方向之一。传统的商业银行应在原有信贷业务的基础上逐渐发展电子业务体系,向电子银行过渡,突破传统业务的限制,建立适应信息化时代需要的银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