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且读且思且表达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且读且思且表达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注重读写结合似乎是个老掉牙的论题,尽管这个话题确实很老,却并不意味着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已经将其落实得很好。我以为“读写结合”的老调实在有重弹的必要,必需将写作教学深深扎根于阅读教学的沃土之中,以读教写,以读促写,回归语文教学的本位,扎扎实实提升学生写作的能力。实际操作中,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在阅读中指导写作的技法

写作,是有技法可寻的。王鼎钧在《作文七巧》中说:“年轻朋友不怕有技术而无性情,就怕有性情而无技术。有志写作的人实在应及早注意技术训练,早日为性情准备‘容器’。”这个“容器”,无疑指的就是写作技法。那么,写作技法何处寻,如何教呢?其实它就藏身于我们日常所读的一篇篇经典的文章之中。叶圣陶先生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时下流行的观点则是“用课文来教”。用课文来教什么?教的不就是写作的技法,不就是学生用书面语言来表达的技能吗?

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时,大部分老师都会注目于作者对百草园的描写,分析写作的顺序,动静的结合,明丽的色彩以及各种手法的变化交替、灵动童真的语言表述并进而体会作者生活其间的快乐情感。在完成这一步之后,我们不妨更进一步,引导学生总结,作者是如何把这些繁多的景物组织起来的?又是如何通过景物的叙写就能感受他内心快乐的?让学生明确作者所用的表达技巧:

a.写景时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在这里,作者先按从低到高的顺序,然后又按从高到低的顺序总括园内景物。继而拉出一个特写镜头,详细描画泥墙根一带。

b.写景时动静结合,富有情趣。作者先由静入动,然后又由动入静。

c.色彩明丽、鲜艳。碧绿、紫红、黄色都是很明亮的颜色。这种方位上的高低交替,音响上的动静错杂,色彩上的亮丽清新让人感觉园内生活的丰富多彩,快乐有趣。

d.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使得语言生动形象。杂以童年趣事的描写,让人感觉亲切而富有童真。

当学生对方法有了一个很明确的认识以后,老师再进一步提出要求:按照刚才所学的方法,为我们介绍一个你小时候常玩的地方,要求在不用喜欢、难忘之类词语的情况下让读者读出你对这个地方的喜爱之情。写好之后,再用刚才所学的方法来加以衡量,点评。这样,学生就在读、写、评的活动过程中,充分掌握了相关的写作方法。除此之外,文章的布局谋篇,章法结构亦要通过阅读教学让学生习得。还是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例。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这两个作者儿时生活的地方有什么不同?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样两个地方?这样进行比较之后,学生自然便会明确:把百草园写得如此快乐既是对童年美好生活的一个温馨回忆,同时也反衬了三味书屋的无趣。再让学生模仿这种谋篇布局的方法,选取自己熟悉的两个地方,写一篇文章。要求主旨明确。通过这样反复训练,学生自会注意谋篇布局。

二、在阅读中提高思维的能力

然而,我们发现,在实际操作中,即使我们教给了学生这些技能,让他们自己来写作的时候,他们仍然感觉无话可说。这就涉及问题的另一个方面了――学生思维的发展。现在的孩子,他们从小到大就一直生活在狭小的生活环境中,学到的都是书本知识,与生活、自然接触得太少。因此,写作教学如果只有技法训练,那是绝对不够的。我们还得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毕竟,没有思维过程与思维结果,孩子也就丧失了表达的欲望,更别说表达能力的提高了。这一方面的训练,同样可以依托课本,充分利用孩子已有的生活积淀,引导他们走进课文情境,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不断提高他们感悟生活的能力与逻辑思辨的能力。

在教学雨果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一封信》时,我让学生思考如下几个问题:a.站在法国的立场上,你认为雨果算不算一个爱国者?b.雨果精神的实质是什么?通过这两个问题,让学生厘清了什么是“爱国”,什么是“正义”。然后,我让学生查阅相关的历史文献,写成一篇探究报告《火烧圆明园,究竟谁之过》,最后,我要求学生结合今年的大阅兵及开学第一课的内容,给雨果先生写一封回信。作业交上来之后,我感觉非常欣慰,因为这里面佳作的确不少。

三、在阅读中温润枯干的心灵

说来奇怪,享受着很多关爱的孩子,许多时候并不能感觉到这些爱。我们从学生的作文中可以感受得到。每到大型考试集体批阅作文的时候,如果写父母亲情,你就能在作文中看到无数的父母淋着雨来为孩子送伞,还能看到无数的父母半夜三更背着发烧的孩子在泥泞的路上深一脚浅一脚的奔向医院……何以会出现这种状况呢?其实答案很简单,无论什么东西,一旦得来太容易,它就变得不值钱。对于孩子来讲,他从小看到的就是父母为他做一切,所以,在他们的心里,父母为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正是在爱的滋养之下,我们孩子的心灵一点点枯干。想让孩子写出声情并茂的文章,我们还得要想办法湿润他们的心灵,教他们在细微的生活中感受人情的美好。而这一点,同样可以在阅读教学中去达成。

《背影》这一课的第六自然段在讲完父亲买橘子的背影之后,作者只说了一句“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然后就什么也没说了。我先让学生仔细阅读第六段,写出此时“我”的心理活动。然后,又让学生读二至五自然段,再写“我”此时流泪的心理活动。看着父亲消失在人群里的背影时,我要求学生第三次书写“我”的心理活动。接到父亲的信后,“我”在晶莹的泪光中又一次想起父亲的背影,此时,第四次要求学生书写“我”此时的心理活动。通过这四次书写,孩子较为深刻地领悟了作者对父亲的那种复杂的感情,对人生有了更多的领悟。然后以“我幸福,因为我被关爱”为题,组织学生回味生活当中的点点温馨,感悟人间真情之可贵。最后再让学生以“亲情”为话题作文时,学生也就不觉得无话可说了。

作者单位:湖北建始县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