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一基三阶”教学模式的延伸与适应性调整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一基三阶”教学模式的延伸与适应性调整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武汉音乐学院作曲系开设的《音乐分析学》课程,曾是本科层次《曲式学》教学中实施的“一基三阶”综合教学模式中的组成部分,1987年开始独立成为研究生的学位课程。文章介绍了《音乐分析学》课程在多年教学实践过程中开展的课程建设工作,重点谈及了随着形势的改变,《音乐分析学》与《曲式学》等关联性课程的整体设计及依此所作的适应性调整

关键词:音乐分析学;曲式学;课程建设;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J614.3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003-7721.2011.02.020オオ

一、音乐分析学课程教学的历史回顾

迄今为止,武汉音乐学院将《音乐分析学》正式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纳入教学已逾二十年。作为《音乐分析学》课程独立开设的先期准备,我们已针对本科《曲式学》(或《曲式与作品分析》,下同)课程在教学实践中经过了近十年的摸索和尝试,并曾确立了“一基三阶”的综合教学模式,即用一个学年的时间集中讲授西方传统曲式学的核心内容以奠定基础(即所谓“一基”),再用连续三个学期的时间,分别讲授“处在调性边缘的音乐作品曲式”、“中国传统和民间音乐的曲式特点和规律”以及“20世纪新音乐作品中的技法语言和曲式现象”,它们作为对“一基”内容的“三个阶段性延展”(即所谓“三阶”),这一教学模式的实施是为了加强“音乐分析”的比重、拓宽传统“曲式分析”或“作品分析”的内容、扩大学生的专业视野。直至1987年,《音乐分析学》被正式确定为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方向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必修学位课程,并制定了第一份《音乐分析学》课程大纲,彭志敏教授为该课程撰写的教科书――也是国内第一部关于音乐分析及其方法论的教科书――《音乐分析基础教程》随后于1997年出版。自1987年以来,《音乐分析学》在教学实践中又历经了教学大纲的多次修订和教学方案的数轮调整。

基于上述变化,我们必须思考和解决几个问题:首先,由“一基三阶”综合教学模式独立出来的《音乐分析学》课程,授课层次由本科生转为研究生,是否意味着对本科曲式学教学内容在“一基三阶”模式下的简单裁减?本科《曲式学》课程教学内容应当作哪些适应性改变?其次,《曲式学》是《音乐分析学》的基础,且“曲式学”无论在学科发展还是在当前教学实践中,均已逐渐向着“音乐分析学”转化(详后),如果仍将两门课程置于不同教学层次中开展,应当如何做到两者各自独立而完整、同时又不至引起授课内容的简单重复?再者,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音乐分析学”随着20世纪以来的音乐创作及音乐理论的突飞猛进而不断发展,且远未(也将永远不会)停止其发展的脚步,相应教学内容也将不断更新、课程信息量也将不断拓展,而有着规定学制的研究生的课程学习时间却是不能无限增加的,在该课程现行的一年学习时间里,应当如何设置教学内容?围绕这些问题,武汉音乐学院作曲系多年以来,针对《音乐分析学》及与之密切关联的《曲式学》课程,围绕如何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妥善安排教学程序、恰当选择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积极的探索和尝试。

二、音乐分析学及曲式学等关联性课程的整体设计

“音乐分析学”(或被称为“音乐形态学”、“结构分析学”等),普遍地被认为是在以传统“曲式学”为主的作曲技术理论的基础上,逐步分离、独立和发展起来的一门“交缘性”的新学科\+②。从学科的角度来看,脱胎于传统曲式学的音乐分析学必将容纳曲式学的内容。众所周知,传统曲式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调性时期”或“共性风格”范围的音乐作品(特别是那些采用“主调织体”形式写成的器乐作品),研究的主要目的或重点,则是这些音乐作品的形式结构及其公共规律。但在我们能够见到的许多曲式学专著(或教科书)中,已能见到那些突破共性风格的音乐作品,也已涉及非典型或个性化形式规律的探讨,还已不限于对“曲式”(或“模式”)的分析而同时强调对作品的多视角研究,更有专门针对新音乐作品分析、新音乐分析方法作专题研究和阐释的著作陆续问世。这些突破和拓展及由此产生的丰富的理论成果可以说明,“曲式学”已逐渐向着“音乐分析学”转化\+③。再从教学的角度来看,在专业音乐院校开设的《曲式学》与《音乐分析学》课程也随着学科的发展而日趋呈现转化或综合的态势。我们从前开展的“一基三阶”综合教学模式的探索便是基于这样的背景,而许多音乐院校都在致力于更新《曲式学》教学内容,或以《音乐分析学》(或《音乐分析》)为名取代传统《曲式学》课程亦呼应了这样的发展。

但我们认为,“音乐分析学”和“曲式学”虽已不断融合,但仍可梳理出诸方面区别(尤其在分层分科教学的方式下首先需要将它们两者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区分开来)。两者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的中心媒介都是具体的音乐作品,都将采用明确的分析方法,以揭示音乐作品的组织规律、并以分析结果供研究者、表演者和作曲家参考作为主要目的。然而,虽然“曲式学”学科已不断获得“无形的变化”并已引起教学中“有限的更新”,它在研究的对象、观察的角度、采用的观念、使用的方法、推导的结论等方面都发生了许多明显的变化,至少包括“变‘曲式’为‘分析’”、“变‘单一’为‘综合’”、“变‘共性’为‘个性’”、“变‘主次’为‘均衡’”、“变‘类型’为‘过程’”、“变‘模式’为‘结构’”、“变‘调性’为‘集合’”等等方面。但是,与“曲式学”相比,获得拓展并逐步独立的“音乐分析学”研究的目的和范围更广(它已不限于分析音乐作品的“曲式”或单个的音乐“作品”,它能把和声、复调、配器、旋律、调式、调性、节奏、节拍等单项分析包括在内,甚至可以把一切可以称作“音乐”的客体作为自己的分析对象)、使用的方法更灵活多样(分析者可以在“音乐分析”的框架内根据具体的分析目的,自由地选择进入分析的角度,有针对地选择解决问题的办法),也因此综合性更强并更具深入度。概而言之,“音乐分析学”强调“以客观的音乐事实为依据,以明确的研究需要为目的,在特定分析主张或理念的指导作用下,准确选择有针对和有实效的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全面或专题性的研究,以求得出深入、独特、系统的理论性结果”。

我们的做法是,针对本科层次开设的《曲式学》课程,从“更新教学内容”和“拓展关联课程”两方面着手加以改革。就更新教学内容,我们延续着“一基三阶”教学模式中扩展分析对象的做法,在继续讲授传统曲式理论及分析经典作品的基础上,着力于“结合课程自身的现有条件和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把音乐作品的分析范围,有选择地扩大到20世纪的新音乐”,并设计了“单元比例式”(即在课程的最后阶段开设一个专题性的单元,集中讲授所选择的拓展性内容)、“对应比照式”(即参照曲式学中的“基本知识点”,对比讲授20世纪新音乐在“相应知识点”方面的发展、变化和创新情况)、“渐变追踪式”(即针对每个知识点,追踪它们“发生-发展-定性-演化”的“渐变”过程,在无形中显示出它们自身的“简要发展史”)、“个案专题式”(即将比较成熟而有把握的“个案”或“专题”内容,灵活地穿插到“需要”和“适当”的任何部位)等方式可供选择而尝试着将它们纳入教学\+⑥。与“一基三阶”教学模式不同的是,针对本科生应“注重基础知识积累”和“扩展知识面”的两方面要求,此时围绕“新音乐”讲述的重点仍将以完整作品的“曲式”(或“模式”)为主。再就拓展关联课程,由于授课时间的限定而使增加的知识点和内容仅能在全部课时中占据较小的比例,仅能涉及相应知识点的简要介绍及典型范例的分析,为了扩大对新知识(尤其是新音乐作品)的积累量,也为了充分发挥老师们的不同研究专长,我们还设计并开设了《新音乐导读》、《电子音乐作品分析》等与《曲式学》及《音乐分析学》相关联的专题性课程(这些课程作为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录音艺术、指挥等专业或方向的指定选修课,同时作为面向其它专业方向的任意选修课)。这些做法既能使本科阶段的“曲式学”课程与时俱进地关注到当前时代的音乐发展,包容既往存在的所有音乐,又能具有知识的完整性和课程的独立性,还能为有机会继续攻读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学习《音乐分析学》奠定更好的基础。

而针对研究生层次的《音乐分析学》课程,依据其不断更新的学科或课程特点,我们在内容设计上,采用了“模块”式的组织法,各模块相对独立而自成体系。譬如以20世纪已获得广泛运用的分析方法为纲,设计“主题分析”、“形象分析”、“旋律分析”、“节奏分析”、“曲式分析”、“数理逻辑与比例分析”、“和声分析”、“调性分析”、“序列音乐分析”、“音响分析”等“模块”(或“单元”)。当然,各模块之间虽有重点的“切入口”,但在具体分析操作中并不仅限于此而互有关联,这便需要对各模块(包括内部的知识点)的编排顺序作出周密的设计,在讲授过程中前后照应。如前所述,“音乐分析学”涉及的范围广、分析方法多样、学科的综合性强且有较高的深入度要求,对于学习者来说,要想熟练掌握任何一个知识点都还需要大量的练习,以致每个模块(甚至其中的某一个知识点)都可作为一门独立课程开设(譬如包含在“和声分析”模块中“亨德米特的和声紧张度理论”、“申克尔-萨尔策分析体系”、“集合分析”等)。因此,我们的讲授要求是或概述式地涉及所有知识点,或在概述的基础上重点讲述并要求学生主要掌握其中的几个知识点,更丰富的内容和更深入的学习将留给延伸出来的专题课或供研究生们自学,而对于“音乐分析学”(包括“曲式学”)方向的研究生,这些内容必将成为他们的主科学习内容和选择研究课题的基础。另外,在讲授方式上,视教学对象所属专业的实际情况(按照当前课程设置,该课程虽仅为作曲、作曲技术理论、指挥、指挥艺术指导方向必修,但每年招生情况不一,且该课程同时提供其它方向的研究生选修,故每班所涉专业方向将有所不同),有侧重地选择讲授方式,或以讲授不同分析方法为主、或以分析不同类型作品为主、或以讲授不同分析方法和分析不同类型作品相交叉。

三、音乐分析学课程建设过程中的配套工作

在前文附表中,已列举了我们在《音乐分析学》课程建设过程中开展的一些配套工作,主要包括教材建设、利用计算机技术辅助教学等情况。

我们的教材建设针对着课程性质的几次调整、围绕着教学目标的逐渐细化而分步开展。具体来说:由彭志敏教授撰写并于1997年出版的《音乐分析基础教程》\+⑧,以20世纪以来常见多用的分析方法为主要线索,而以具体作品的分析为实证与操作示范;同为彭志敏教授撰写又于2004年出版的《新音乐作品分析教程》\+⑨,则以20世纪以来不同时期、不同流派、不同风格和不同作曲家创作的,在作曲技术方面最具代表性的具体“个案”为对象而开展专题性叙述。先后出版的两本教材的相互配合,既为了满足分别着重于“分析方法”和“音乐作品”的教学需要,也反映了学科知识的更新和我们研究的新成果。郑英烈教授的《序列音乐写作教程》(修订版)\+⑩中的内容则既可用于为本科生开设的选修课程,又可作为研究生学习《音乐分析学》之后延伸开设的专题课程的教材。我们除了注重教材建设,还注重及时将围绕“音乐分析学”积极开展专题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所获成果及时转化为教学内容。譬如,《新音乐分析教程》便是彭志敏教授负责的“文化部•全国艺术学科规划课题•20世纪作曲技术发展史研究”的结题形式之一;又如,我们针对“音乐分析学”从“一基三阶”教学模式中独立出来之后的“曲式学”教学,开展了专题研究,前文多次提及的彭志敏撰写的《无形的变化,有限的更新――关于《曲式学》或《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内容的扩展与选择》一文,便是基于这一专题研究和教学实践的理论总结;还如,钱仁平教授在讲授“音乐分析学”课程的过程中,十分注重将有关当今中外作曲家音乐创作的最新研究成果纳入课堂教学。

利用计算机技术辅助教学,也是我们为提升教学效果,一直以来坚持开展的一项工作。譬如,2000年,我们制作了与《音乐分析基础教程》配套的“多媒体计算机音乐分析演示系统”,它以丰富的动态效果和配合乐谱实例的音响,极大地方便了自学者。2008年,我们又为了配合课堂教学而专门制作了整套《音乐分析学》多媒体课件。又如,阿伦•福特“音级集合理论”中的集合原型求解是广受关注的问题,许多研究者已为寻找简单快捷的“还原法”而开展研究。我们除了开展这方面研究以外 B11 ,还利用计算机编程技术,设计了“音级集合分析计算机辅助软件”,不仅能够实现对集合原型准确迅速的求解计算,还能用于分析不同集合间的诸多关系。

另外,我们还将课程建设与研究生主科教学结合起来,譬如组织研究生直接参与《音乐分析学》或其关联课程的教学曲目遴选,并以之作为研究生学习期间课题选择的基础。在此基础上,通过慎重遴选,将有能力的研究生纳入为教材编写小组成员。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获得“有目的教学”与“促进课程建设”的双重实效。

“音乐分析学”历经了“曲式分析”“作品分析”“音乐分析”的发展脉络,而三者又已构成了递进的种属关系。我们的《音乐分析学》及其关联课程的体系化建设,便是基于这一线索,并充分考虑专业学制、课程开设周期、教学对象的层次和知识需求、学生学习基础和接受能力等等方面问题,最终形成的“从本科层次到研究生层次”、“从必修课程到选修课程”、“从基础课程到拓展或延伸课程”、“从公共课程到专业课程”的整体设计。我们力求课程间相互关联而前后对接,力求将“内容设置”、“教材编写”、“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诸多方面的工作协同开展。然而,面对课程建设中“动一发而牵全身”的系统化要求、面对“音乐分析学”这一“综合性、技巧性、特殊性乃至‘不可知性’都很突出的新兴专业行为” B12 ,面对音乐分析学还将广及的那些仍将“以惊人的速度涌现出来”\+\{\[2\]\}的分析对象,面对我们还难以预知的不断发展变化着的形势,我们目前所做的工作及取得的一些成果还仅仅是“阶段”和“部分”的,我们还将不断延伸我们的学科和课程建设工作、适时调整我们的课程教学模式和授课内容。オ

注释:

①《新格鲁夫音乐与音乐家辞典》收录有“音乐分析”(Analysis)词条,《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使用了“音乐形态学”(morphologyofmusic)的称谓,上海音乐学院贾达群教授提出了“结构分析学”的概念(贾达群:《结构分析学导论》,《音乐艺术》,2004年第1期),上海音乐学院赵晓生教授提出并开设的“音乐构造学”课程也“涵盖了大量的音乐分析内容”(陈鸿铎:《从“音乐分析”与“音乐学分析”到“音乐分析学”――音乐分析学学科建设刍议》,《黄钟》,2007年第4期)。

②这种“交缘”,不仅体现在如数学和音乐间由来已久的“亲缘关系”那样,也如注2中提及的陈鸿铎在《从“音乐分析”与“音乐学分析”到“音乐分析学”――音乐分析学学科建设刍议》一文中认为的那样――“音乐分析学”应当综合“作曲技术分析”和“音乐学分析”,还因20世纪音乐艺术的发展,是和20世纪全社会各行业的发展相联系而“同步发展着”。

③这部分内容的具体阐述可参见武汉音乐学院彭志敏教授撰写的《无形的变化,有限的更新――关于〈曲式学〉或〈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内容的扩展与选择》(《黄钟》,2006年第4期),文中提及的美国该丘斯的《大型曲式学》、杨儒怀的《音乐的创作与分析》、彭志敏的《音乐分析基础教程》、姚恒璐的《20世纪作曲技法分析》和《现代音乐分析方法教程》、以及彭志敏的《新音乐作品分析教程》等著作便是曲式学(或曲式与作品分析)内容拓展与延伸的理论成果。

④同上。

⑤引自武汉音乐学院《音乐分析学》课程大纲(2003年第二次修订稿),而更具体的阐述见彭志敏《音乐分析基础教程•前言》(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年9月第1版)。

⑥同③。

⑦我院年近八旬的郑英烈教授仍高度关注作曲系学科和课程(尤其是音乐分析学)建设,在他的建议和指导下,与现代音乐及和声发展史有关的基础知识(如四种和声逻辑,序列音乐写作原理,以及包括泛调性和无调性的概念在内的和声发展史等)也将陆续纳入教学,以更好地配合“音乐分析学”课程。

⑧《音乐分析基础教程》,是谢功成、[FK(]童忠良[FK)]、[FK(]曾理中[FK)]任主编的“音乐自学丛书•作曲卷”中的一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年第1版),该教程按“主题分析”、“形象分析”、“旋律分析”、“节奏分析”、“曲式分析”、“比例分析”、“和声分析”、“调性分析”、“音响分析”等分析方法编章,并附录了“还原分析简介”和“集合分析简介”,在后来的教学大纲和实际授课过程中,知识点和内容还在逐渐增加。

⑨《新音乐作品分析教程》,是[FK(]童忠良[FK)]、赵德义、彭志编的“现代作曲技法丛书”中的一本(湖南文艺出版社2004年第1版),该教程以24首(部)作品为重点分析对象,依次设计的每个章节,除涉及作曲家生平及创作风格等背景信息、各作品中“主导技术”和“相关技术”的生发概况等以外,还尽力涉及与作品及其主导技术有关的其他方面,充分体现了“音乐分析学”的高度“综合性”特点。

⑩该教程的初版于1989年由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发行,2007年出版的的修订版中不仅作了局部修改,还在“音级集合的基本原理”、“序列的类型及结构”等章节中补充或增加了不少内容。

B11 武汉音乐学院有关于此的研究成果包括童忠良撰写的《集合原型的乐理求解》一文(《中国音乐学》,1989年第2期),2005级研究生陈雷在钱仁平教授指导下撰写的《再论集合原型的乐理求解》一文(《音乐探索》,2006年第2期),2005级研究生郑思在刘健教授指导下,从数理角度开展研究,并合作撰写的《初始音级的简易计算方法――阿伦•福特音级集合表的几何分析》一文(《黄钟》,2007年第2期)。

B12 参见彭志敏教授撰写的《新音乐分析教程》之“绪论”。

[参考文献]

\[1\]彭志敏.“一基三阶”的综合教学模式――武汉音乐学院作曲系曲式教学十年谈\[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0(3).

\[2\]施图肯什米特,汤亚汀.20世纪音乐\[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206.

On Extension of Teaching Pattern and Adaptation Adjustment of “A Basis for the Three Stages” ZHANG Jin Abstract: That the “Music Analysis” course, opened by Composition Department of Wuhan Conservatory of Music for the undergraduate course level, once was a part of integrated teaching pattern to implements “A Basis for Three Stages” during teaching of “Theory of Form”, and it started to be graduate degree programs independently in 1978.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course development of “Music Analysis” during many years teaching practice, focusing the overall design of “Music Analytics” and “Theory of Form” and other related courses, as well as an adaptation adjustment according to the situation changes. Key Words: music analytics, theory of form, courses developmeng, teaching patte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