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一花一天堂 ,一沙一世界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一花一天堂 ,一沙一世界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据笔者多年来在阅卷场上的观察,绝大部分考生在写作高考作文时喜欢采用议论文文体,这样做虽然保险,但写出淼奈恼麓蠖啾冉掀接梗很难让阅卷老师亮出高分。因此,笔者建议考生在夯实议论文写作技能的基础上,适当掌握一些文体创新的技巧,比如在考场上写一篇记叙文,以新颖的形式来打动阅卷老师的“芳心”,以获取更高的分数。

那么,如何才能写出精彩的记叙文呢?下面,笔者就为大家介绍一种能让记叙文出彩的方式,那就是托物言志的手法。托物言志原是古诗词中一种常见的手法,比如,李忱的《瀑布联句》:“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作者以不贪恋溪涧,而以冲奔向大海的瀑布表达自己“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之高翔”的豪情壮怀。如果大家能将这种手法移植到写景状物的记叙文中,以物写人,通过赋予意象某种人格化的特征,来寄托自己的某种情感,那么文章就会显得摇曳多姿,熠熠生辉。在写作过程中,大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找准物与志的“依托点”

“依托点”就是指所用之物与所抒发的情感、表达的志向之间有相同相似之处,即物与志、物与情之间的内在联系。描述时,自己的志要以物的特点为核心,物要能表达自己的意愿。

叶片扩张的速度,扩张范围的广大,都是惊人地快。几天之内,池塘内不小一部分,已经全为绿叶所覆盖。而且原来平卧在水面上的像是水浮莲一样的叶片,不知道是从哪里聚集来了力量,有一些竟然跃出了水面,长成了亭亭的荷叶。原来我心中还迟迟疑疑,怕池中长的是水浮莲,而不是真正的荷花。这样一来,我心中的疑云一扫而光:池塘中生长的真正是洪湖莲花的子孙了。我心中狂喜,这几年总算是没有白等。天地萌生万物,对包括人在内的动、植物等有生命的东西,总是赋予一种极其惊人的求生存的力量和极其惊人的扩展蔓延的力量,这种力量大到无法抗御。只要你肯费力来观察一下,就必然会承认这一点。(节选自季羡林《清塘荷韵》)

【佳作片段】

在我的心中,一把旧锄头已不再是一把简单、落伍的劳动工具,它更像是一个鲜活的过去,一幅难忘的画面,一串动人的情感符号。它是家乡的劳动者数十年如一日辛勤耕耘精神的化影,是儿时对家乡不可磨灭的美好回忆和深厚感情。

看着眼前锈迹斑斑的旧锄头,我心中有一种莫名的感动,也有“廉颇老矣”的唏嘘。时代在向前发展,时光不可能倒流,它虽然没有可能被重新拾起,但决不应该从此被湮没在历史的过道上,它应被我们铭记――那是心灵的寄托。(节选自2012年高考湖北卷满分作文《一把旧锄头》)

文章抓住一把旧锄头的特征,巧妙地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赋予旧锄头特殊的含义――时代的变迁,心灵的寄托。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使物和志水融,有机结合。

雨与新叶的对话,诉说的是希望。滴答,滴答,雨水落下,打在树梢鹅黄的新叶上,蜷成一颗透明的珍珠,微微颤动着,想要渗进叶片的每一缕脉络。新叶轻轻地弯下腰,让雨滴从叶尖滑落,落到下一片新叶,体验又一次的旅行。层云消散,阳光触及新叶上残留的雨滴,那雨滴便将新叶的芬芳和着太阳的光辉吐露出来,那光芒越显灵动可爱。远远望去,一颗,两颗,树冠像是结满了星星。新叶稳稳托起雨滴,蒸发吧,蒸发吧,待到我长成柔韧的大叶片时,我们再相聚!短暂的相伴里,雨与新叶的对话,充满希望的期许。(节选自学生佳作《对话》)

作者描绘“雨”和“新叶”时,首先把所描摹之物摹神传形,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来,然后运用拟人的手法赋予它们充满希望的期许,达到托物言志的目的。

季羡林的《清塘荷韵》通过描述荷花艰辛的生命历程,表达出对生命顽强、坚韧的赞美。作者寄情于物,将纷繁复杂的人生感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予以体现,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即所谓的“一花一天堂,一沙一世界”。

抓住事物的特征“状物”

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物是基础,不能很好地描绘物,志就无从谈起,文章也就失去了立起来的基础,志向表达肯定就会苍白无力。所以描绘物时,就要把所描摹之物摹神传形,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来。

一丛丛半人高的牡丹植株之上,昂然挺起千头万头硕大饱满的牡丹花苞,个个形同仙桃,却是朱唇紧闭,洁齿轻咬,薄薄的花瓣层层相裹,透出一副傲慢的冷色,绝无开花的意思。偌大的一个牡丹王国,竟然是一片黯淡萧瑟的灰绿……一丝苍白的阳光伸出手竭力抚弄着它,它却木然呆立,无动于衷。惊愕伴随着失望和疑虑――你不知道牡丹为什么要拒绝,拒绝本该属于它的荣誉和赞颂?于是看花人说这个洛阳牡丹真是徒有虚名;于是洛阳人摇头说其实洛阳牡丹从未如今年这样失约,这个春实在太冷,寒流接着寒流怎么能怪牡丹?(节选自张抗抗《牡丹的拒绝》)

在这篇《牡丹的拒绝》中,作者大量采用比喻、拟人、排比、反问等手法渲染牡丹之美,赋予牡丹高贵的品性和典雅地灵性。坚守个性,遵循花期,自由美丽的绽放,壮烈悲歌着死亡。

运用巧妙的手法“言志”

描写是托物言志的一种重要方法,这要求作者善于观察、精选角度、善用手法、语言传神。这里的手法主要有象征、联想、比喻、拟人、对比等等,它们是物与志联系的纽带。

【名师升格】

雨越下越大,不得不找了个亭子躲雨,我看到一株小草,这种弱小的生命,但它却能在风雨中经受住摧残,一次又一次顽强地生存下来,它有着不怕困难的勇气,有着面对困难的勇气。一株瘦弱的小草在面对强大的大自然面前,它没有退缩,一次次地抗争,它成功地生存了下来,而我呢?我要像小草一样生活,在困难来临时勇敢面对,在一次次的挑战中努力生存。

这是学生习作《像小草一样生活》一文的片段,该片段虽语言流畅,但这株小草无法让读者印象深刻,更无法让读者体会其内在的精神品质,因为描写物的笔墨还是不够具体。为此,可以对这一片段进行如下的升格:

雨越下越大,不得不找了个亭子躲雨,面前一株翠绿的小草,它生长在水泥板中的夹缝中,但它却努力吸收养料、阳光,努力地生长,尽管它只有几片叶子,但它却成功地生存了下来。雨水无情地砸在它瘦弱的身躯上。它那细长的叶子在一次次弯下后又一次次站立,弯下,站立,弯下,站立……它用瘦弱的身躯和大自然做抗争,虽然它很弱小,但是它从未放弃,从不退缩,经过一次次地抗争,它成功地生存了下来,而我呢?我要小草一样生活,在困难来临时勇敢面对,在一次次挑战中努力生存。

升格后,这株小草就很不一样了,作者抓住事物的特征“状物”,运用一系列形容词对小草进行丰富而细腻的描写,并在这种描写之中融入自己的情感,赞美了小草那种倔强和崇高的品格,启示“我”在面临生活的困难时要去奋力拼搏。

或者就是一簇一簇无名的野草,春绿秋黄,岁岁枯荣。它们没有条件生长宽阔的叶子,因为他们寻找不到足以使草叶变得肥厚的营养,它们有的只是三两片长长的细瘦的薄叶,那细微的叶脉告知你生存该是多么艰难;更有的,它们就在一簇一簇瘦叶下又自己生长出根须,只为了少向母体吮吸一点乳汁,便自去寻找那不易被觉察到的石缝。这就是生命。如果这是一种本能,那么它正说明生命的本能是多么尊贵,生命有权自认为辉煌壮丽,生机竟是这样地不可扼制。(节选自林希《石缝间的生命》)

林希在《石缝间的生命》一文中,抓住野草的具体特征,运用一系列的形容词对野草进行了丰富而细腻的描写,并在这种描写之中融入了自己的情感,赞美了石缝间野草的那种倔强和崇高的品格,阐述了生命的内涵就是拼搏,启示我们要做驾驭生活的强者。

在描绘事物时倾注了作者深厚的情感,字里行间洋溢着真情,这样的物就有了情感,有了思想,有了灵性,这就完成了对托物言志手法的运用。若将这种手法运用到文章中,定能为文章增光添彩。

总之,咏物的目的是为了言志,而言志又要借助于咏物,只有志与物相称,才能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从而达到启发人和教育人的目的。这就要求大家要善于细心地观察,找准“相托点”,即所咏之物与所托之志之间相通、相似的地方,然后用生动、形象、传神的语言描摹事物,抒感,为言志铺路架桥,使物和志水融,有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