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民族村寨特色产业发展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民族村寨特色产业发展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民族村寨特色产业发展是提高其整体经济实力的关键。基于对广西桂林民族村寨的调查结果,提出要形成民族村寨新经济增长点,应该采取发展民族村寨特色农业经济,增加农产品中民族文化内涵的附加值战略,通过扶持少数民族饮食文化产业、民族医药文化产业、民族工艺品产业的发展,以产业融合等形式促进民族村寨特色产业的快速稳健地发展。

关键词:民族村寨;特色产业;民族文化

特色产业在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中,是推进资源优势由潜在性向现实性发展的内生动力,是实现民族地区经济现代化发展的“加速器”,是缩小东西部差距、提高民族地区整体经济实力的增长点。2014年9月23日国家民委命名我国340个村寨为首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其目的是扩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品牌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作起到重要的示范推动作用。通过对桂林龙胜县黄洛瑶寨、龙脊古壮寨、平等乡广南村和白面瑶寨,资源县两水乡社水寨、荔浦县蒲芦乡纳兑屯、恭城县水滨村、桂林市雁山区草坪乡潜经村等民族村寨的实地考察中发现,要做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作,立足民族传统文化是少数民族村寨特色产业发展战略选择的关键点。

一、民族村寨特色产业发展基础分析

(一)民族村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体系得到逐步完善

广西桂林市少数民族人口78.93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5.82%。有龙胜各族自治县和恭城瑶族自治县2个自治县,1个享受自治县待遇的资源县。共有15个民族乡,其中瑶族乡12个,苗族乡2个,回族乡1个。桂林市政府相关部门从2005年至2013年,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工作,收集了桂林市各民族书籍、铭刻、文书、讲唱简目、碑文一批,其中已收录了1104条目录,卡片14张,含灌阳瑶族发祥地千家峒资料160多页、恭城拓印碑文30多件等珍贵资料一批;出版了《龙胜红瑶》、《情满侗乡》、《龙胜红瑶与历史文化》、《桂北民族丛书》、《桂林节日志》、《民族节庆画册》等书籍。这些宝贵的少数民族历史文献资料为民族村寨特色产业的发展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基础。

此外,努力推动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和传承,在学校开展少数民族语言兴趣班,推动双语教学;深入挖掘民族传统节日内涵,如在恭城县水滨村主办的“水滨村第五届瑶族文化盘王节暨梅山文化节”活动,在广西区内外引起极大反响;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文物保护以及风貌改造方面积极提供资金支持,确保维护与建设内容落实到位,如龙胜县2013年积极争取文物保护和维修经费,完成龙脊7座百年以上古民居及5座凉亭和风雨桥的维修工作;加强人才培养,为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如恭城县2013年成立了传承瑶族文化志愿者服务队,服务队队员来自民间艺人、业余文艺骨干、书法摄影爱好者、志愿者,人数达880人,遍及全县各乡镇。

(二)民族村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显著

广西桂林市政府高度重视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保护与发展工作,把它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的重要工作任务,提出要“组建一个班子、制定一个规划、出台一套政策、建设一支队伍、设立一套办法”来推进桂林市少数民族村寨保护与发展。截止 2013年,依托国家、自治区、桂林市各级财政资金政策的支持,用于特色村寨的保护与发展项目建设中,共投入资金2800多万元,用于村寨的入村入户道路硬化、文化活动中心改建、民居立面改造、沼气池建设、蓄水池建设和防火等基础建设工程,如荔浦县蒲芦乡沼气池建设达2070座,占农村户数的60%,9个行政村中已有6个村通水泥路,27个屯实现了屯内道路硬化;全乡有图书馆5个,科技馆1个,90%的居民用上自来水。而且,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明确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主题,建立村级文化活动中心、修建文化长廊、组建村屯文艺队、购置民族文艺器材、搭建文艺舞台,并把代表当地少数民族群众的文化图腾、文化因素等在这些文艺活动场地展示,如龙胜县平等乡广南村建立了侗族草龙草狮传承基地。

二、桂林民族村寨特色产业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尚未完全纳入到民族村寨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中,与民族文化资源开发紧密相连的《民族文化旅游产业规划》、《民族特色经济农作物的产业规划》、《民族特色的工业及手工业的产业规划》等一系列指导性规划尚处于空白状态。民族村寨文化旅游产业的市场培育力度不够,民族文化旅游精品不多,旅游商品质差价低,尚未形成产业化规模,民族品牌有待创立。民族村寨的民族特色经济发展中,普遍存在着调整农业结构的原动力不足、产业化程度较低、产品质量不高、产品缺乏优势特色、缺乏农产品加工的龙头企业和销售网络还不够健全等问题。民族村寨特色产业发展项目的建设对资金需求较大,而现行的投融资模式对财政依赖度过高,融资政策不活,市场融资渠道尚未广泛展开,投资方式仍然单一。

三、民族村寨特色产业发展战略选择

(一)将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纳入民族村寨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中

做好与民族文化资源开发紧密相连的《民族村寨的民族文化旅游产业规划》、《民族村寨的民族特色经济农作物的产业规划》、《民族村寨的民族特色工业及手工业的产业规划》等一系列指导性规划的编制,从战略上做好布局,在策略上给予引导,在政策上给予支持。

(二)发展民族村寨特色农业经济,增加农产品的民族文化附加值

1. 坚持“科教兴农”战略,构筑民族特色农业产业链。实施科技下乡,丰富少数民族群众的农业科技知识以及市场经济知识,转变其落后的思想观念,增加对科技推广项目的资金扶持。做好农业科技立项工作,引进资本,投资扶持一批种植业、林业、养殖业等产业项目来带动民族村寨特色农业的发展,形成“原材料生产基地――龙头企业深加工――资源综合利用”的民族特色农业产业链,大力发展少数民族特色农副产品、畜产品深加工,扩大生产规模。

2. 塑造少数民族地理标识与经济作物农产品为一体的民族特色农业经济产品品牌。依托民族特色村寨名称、乡镇名称等作为独一无二、排他性的地理标识,来命名当地特色经济作物农产品,增加农产品的民族文化附加值,使特色农业经济以其不可替代的民族文化特色所产生的效益更加明显,可以策划桂林东山瑶家云雾茶、桂林东山瑶家雪莲果、桂林广南侗家红糯、桂林纳兑瑶家蜜柑等。

(三)扶持少数民族饮食文化产业、民族医药文化产业、民族工艺品产业等特色产业发展

1. 发展少数民族饮食文化产业。突出和强化民族品牌效应,大做“土”文章,打造“土”精品,提高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形成产业规模。可将龙胜的长桌宴、龙脊水酒、侗族酸食、香糯鸭血、水煮三角酿等极具民族特色的饮食文化资源,打造成为桂林少数民族饮食文化产业。

2. 建设瑶医药文化产业链。以高新科技为发展动力,以广西瑶医药文化为核心,并将瑶医药文化内涵符号化,最终形成“瑶医药材种植――瑶医特色药品生产――瑶医药医疗保健――瑶医药休闲养生”的瑶医药产业链。发展瑶医药特色医疗、瑶医药疗养康复、瑶医药美容保健等医疗旅游,形成一批瑶医药健康旅游服务产品。

3. 发展少数民族工艺品产业。选择有文化底蕴和开发价值的民族工艺。侗毯、壮锦、瑶族反绣等。从两个层面来开发,一是满足一般游客需求的大众化民族工艺品;二是高端产品,以精细的做工为保证,满足高端客户的原创性民族艺术品需求,将最现代的工艺设计和最民间的民族工艺结合起来,融入传统的典型的民族纹饰,同时用知识产权来保护这种原创性的开发,使其具有收藏和观赏价值。

(四)加快少数民族特色旅游产业的转型与升级

1. 创作民族文化演艺精品,推动精品向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可借鉴阳朔“印象刘三姐”成功地将壮族文化资源转变为规模化的演艺产业、并延伸了当地旅游产业链的经验,可由政府主导式地提出发展战略方针,积极地帮助与支持民族县、乡、村寨招商引资,向自治区内外引入投资集团,推动少数民族传统歌舞、戏剧的排练演出场所建设,引入文化人才创意队伍,加强内容创新,丰富表现形式,融合现代科技,致力于打造更多的少数民族文化演艺精品,并将这些精品推向产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2. 打造“少数民族百节节庆品牌”,延伸旅游产业链,构筑少数民族县、乡镇、村寨第一、二、三产业产品的营销平台。龙胜的民族节庆活动有一百四十多个,目前保持开展活动的有八十多个;一年一度的恭城桃花节、月柿节魅力不减;资源县的河灯节;兴安县的米粉节、葡萄节紧锣密鼓地开展。可知“桂林少数民族百节节庆品牌”的打造有非常好的基础。政府部门有必要出台整合少数民族各种节庆资源的政策,通过科学、客观、前瞻、原生态的整合规划,提炼升华与创作瑶族的盘王节、侗族的祭萨节、苗族的“大端午歌节”、壮族的“三月三”歌节等节庆精品,将每一台节庆活动策划成每年固定时间段的旅游产品项目,并入到当地的旅游产业链中,使各民族县、乡镇、村寨借举办节庆活动,搭建起第一、二、三产业产品的营销平台。

(五)解决资金问题

充分利用国家对民族地区民贸、民族商品生产企业资金的支持政策,并组织申报,争取让更多的少数民族民贸、民族商品生产企业,在未来的“十三五”时期,列入由中国人民银行核定的民族贸易和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名单中,享受按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民贸民品贷款优惠利率政策发放的流动资金贷款,并由中央财政按优惠利率政策规定的优惠利差给予贴息。此外,通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及利用社会闲散资金,为民族村寨特色产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参考文献:

[1]李澜,张丽君.论西部地区民族经济发展中的特色经济开发[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06).

[2]吴平.国家民委命名首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4(03).

*基金项目:广西桂林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市科〔2011〕21号)以及广西师范大学博士科学研究启动基金项目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马艺芳、潘辉,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唐晓敏,桂林市政协文史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