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猪黄脂肪病的病因及五防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猪黄脂肪病的病因及五防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猪黄脂肪病又叫黄膘病,此病是以猪体脂肪组织呈现黄色为特征的一种色素沉积性疾病,表现为全身脂肪变淡黄色,主要因喂饲某些含有特殊物质的饲料引起。此病虽不能引起猪大量死亡,但因生长发育缓慢,造成饲料浪费;又因脂肪发黄使猪肉品质低劣,不受消费者欢迎,故可严重影响养猪经济效益。

1.发病原因

(1)饲料中添加了导致产生猪黄脂病的药物。如磺胺类和某些有色中草药,在使用时间较长或没有经过足够长的休药期便屠宰,会造成猪胴体局部或全身脂肪发黄。

(2)饲料霉变。当给猪喂了感染黄曲霉的饲料,如玉米、花生等,死后剖检会发现全身脂肪呈淡黄色。“变异”的预混料在仔猪阶段会给猪的机体造成伤害,再加上原料霉变会使油脂氧化,气温升高和饲养期加长等因素使部分猪“中标”产生黄疸。

(3)饲料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过高。若饲料中全部或部分为鱼或其副产品(鱼肝油下脚料,比目鱼和鲑鱼的副产品最危险)、鱼粉、蚕蛹粕和油渣、油糟类、米糠、玉米、豆饼、亚麻饼、蝇饲料等高脂肪、易酸败原料,在饲喂量超过日粮的20%且饲料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或者生育酚含量不足的情况下,使机体内维生素E的消耗量大增,引起机体内维生素E相对缺乏,加上其他抗氧化剂不足的共同作用,导致抗酸色素在脂肪组织中沉积,并使脂肪组织形成一种棕色或黄色无定性的非饱和叠合物小体,促使黄膘产生。

(4)饲料添加剂配方或生产工艺不合理。高铜的配方可使饲料中的油脂氧化酸败导致黄脂。发生黄脂的饲料几乎都在使用高铜,实际上高铜本身并不会导致黄脂,而在于高铜本身的催化氧化作用,铜的使用主要与类抗生素作用有关,在维生素E添加量可有可无处于临界状态时,高铜导致饲料氧化加快,加大了维生素E需要量,尤其在湿热的条件下更是如此。一般条件下,30℃维生素E与饲料硫酸铜混合存留时间约为3 天,损失过半;而湿润条件下,这种损失更快、更明显,这是调质(对颗粒饲料制粒前的粉状物料进行水热处理的一道加工工序)制粒的饲料更容易导致黄脂的主要原因。

(5)饲料中含有色素含量高的原料。如紫云英(草子)、芜青、胡萝卜和南瓜等,这些原料中胡萝卜素和叶红素含量较高,在体内代谢不全引起黄染。另外,如果原料商卖出的原料本身就是染色的,例如染色搀假棉粕、柠檬酸渣等,猪吃这些原料作成的饲料,染料会沉积到脂肪上,变成黄膘。

2.预防措施

(1)磺胺类药物原因引起的黄膘。防治比较简单,控制药物用量及屠宰前设定合理的停药期即可。

(2)霉菌毒素引起的要进行脱毒。不能用污染的原料,限制易氧化原料的用量。使用陈玉米时,要测定脂肪酸价,同时可以补充抗氧化剂和霉菌毒素吸附剂,联合使用防止霉菌毒素的产生。蚕蛹、鱼下脚料要限量喂猪,只喂新鲜的,凡发霉饲料一律禁喂。

(3)把握好生猪不同生长阶段的饲料停用技巧。在猪育肥后期应尽量少喂米糠、玉米、豆饼、亚麻饼等含不饱和脂肪酸高的饲料,增加大麦用量,在宰前2个月应改换含不饱和脂肪酸低的饲料,可防止形成黄脂。饲喂剩菜饭泔水下脚料的育肥猪,应在宰前2个月改换其他含不饱和脂肪酸低的饲料。长期饲喂鱼粉、鱼肝油下脚料、蚕蛹粕等含多量不饱和脂肪酸饲料时,要控制饲喂量,一般每头每天不得超过100~250克,并在宰前2个月停喂。

(4)饲料不当引起的黄膘肉。立刻停喂致病饲料:如果饲粮中使用了高比例、易引起色素沉着的非常规原料,则要控制在总料量的30%以下,如紫云英和胡萝卜等。减少这些原料的用量或用其他原料代替即可。芜青、南瓜、紫云英、胡萝卜等含天然色素饲料,要多种饲料搭配饲喂,避免单一饲喂,在育肥后期最好不喂或少喂。饲粮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过高,或抗氧化成分效力不足引起的黄膘肉,需要饲料厂、规模化猪场和养猪个体户共同努力加以防治。

(5)对于病理原因引起的黄疸。要积极采取防治措施,控制锥虫病、焦虫病和钩端螺旋体病。究竟是哪种病原体引起的黄疸,还应观察其他方面的病理变化,进行微生物学和免疫学诊断,并结合流行病学调查。确定病原体后,有针对性地进行防治,做好猪寄生虫和钩端螺旋体病的防治工作。■(张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