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自贸区发展与服务贸易标准化建设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自贸区发展与服务贸易标准化建设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上海自贸区服务业扩大开放措施拓宽了我国服务贸易范围,服务贸易迎来春天,然而服务贸易标准化工作却存在着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阐述了我国自贸区、服务贸易与服务贸易标准化发展概况,分析探讨了自贸区发展对服务贸易的影响以及服务贸易标准化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我国服务贸易标准化体系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自贸区;服务贸易;标准化

近年来,我国服务业发展迅速,呈现连年增长态势,2013年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46.1%,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同年9月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成立,并公布了“负面清单”以及上海自贸区服务业扩大开放措施。随着上海自贸区服务业扩大开放措施的推出,我国对外服务贸易的范围将不断拓宽,服务贸易总量也必将跃上一个新台阶。然而,我国服务贸易标准化工作相对滞后,也落后于其他国家,特别是欧美等发达国家,存在着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伴随自贸区的发展建设以及服务贸易范围的拓宽,只有加快建立我国服务业标准化体系,制定相关服务贸易标准法规,规范我国服务贸易的各个领域,才能保证我国服务贸易有序发展,提高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

一、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

十六大以来,我国服务贸易保持稳健发展,贸易规模增长迅速,贸易结构逐步优化,国际地位不断上升,已开始跻身服务贸易大国行列。旅游、运输等领域的服务贸易增势平稳,建筑、通讯、保险、金融、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咨询等领域的跨境服务以及承接服务外包快速增长。2011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4191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3.9倍,年均增长19.3%,增速比同期全球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速高10个百分点左右。服务贸易总额占世界服务贸易总额的比重从2.7%上升至5.2 %。世界排名从2002年的第12位升至2013年的第3位。然而我国服务贸易主要集中于传统服务业,服务贸易的出口仍以传统的旅游、运输服务等劳动密集型行业为主。2006年旅游和运输两项共占服务贸易总额的60%,旅游业是我国服务贸易的第一大产业。同时我国服务贸易总量规模较小,开放程度较低。我国大部分服务领域(如电信、运输、金融和保险等)主要以国有成份为主,缺少必要的市场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中国服务产业的发展速度,造成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的非均衡发展。依据近几年统计数据,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在世界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中的比重上升,而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占我国货物和服务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下降。

二、自贸区发展及服务贸易标准化概述

(一)我国自贸区建设进程

自贸区建设已成为继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的新平台和新方式。迄今,中国正在建设18个自贸区,涉及31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已签署12个自贸协定,包括中国与东盟、新加坡、巴基斯坦、新西兰、智利、秘鲁、哥斯达黎加、冰岛和瑞士的自贸协定,内地与香港、澳门的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以及大陆与台湾的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除与冰岛和瑞士的自贸协定还未生效外,其余均已实施。另外,还有其他6个正在谈判的自贸协定,分别涉及中国与韩国、海湾合作委员会、澳大利亚和挪威的自贸谈判,以及中日韩自贸区和《区域全面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协定》谈判。上海自贸区的设立则是我国自贸区建设的一个里程碑。上海自贸区和其他自贸区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是在特定的区域里,其他自贸区是国家之间、国家与地区之间经济合作的一个协议,是通过谈判达成,是互惠的,对于区外的国别和地区不享受这样的政策。但两者之间也有联系,在上海自贸区采取的一些尝试性政策,都是在自由贸易区谈判之中遇到的问题。如果这些政策在上海自贸区得到企业的认可,之后就会进一步复制和推广到其他自贸区。

(二)自贸区建设对服务贸易的影响

自贸区将成为中国扩大服务贸易范围的重要平台,进一步加快我国服务业改革的速度。与他国在自贸区框架下签署服务贸易协定,是一种双向、互利的开放。中国可以通过自贸区谈判实现出口利益,扩大运输、旅游、商业服务等中国具有传统优势的服务贸易出口,特别是争取在自然人流动模式上取得突破,发挥中国人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同时我国自贸区谈判对象的服务出口国际排名不高,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相对有限,通过对其开放,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促进服务贸易结构优化升级。上海自贸区的设立更是直接扩大了我国特定区域内的服务贸易范围。上海自贸区服务业扩大开放措施内容涵盖:金融服务领域、航运服务领域、商贸服务领域、专业服务领域、文化服务领域、社会服务领域等六个方面,开启我国服务贸易的新篇章。

(三)我国服务贸易标准化现状

2009年2月,国家标准化委员会会同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等24个部门印发了《全国服务业标准2009年-2013年发展规划》,规划确立我国服务业标准体系基本框架,明确了制修订服务业标准的目标和任务。全国已成立和批准筹建与服务业相关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工作组百余个,涵盖了金融、旅游、邮政、物流、商贸、交通运输、文化、体育等重要服务业领域,为服务业标准化工作的开展构建了重要的组织保障;已颁布服务业标准累计2550项。其中,国家标准1240项,行业标准1310项;已列入计划的国际标准制修订项目528项,主要涉及旅游、运输、商贸、餐饮、社区服务等领域。

三、我国服务贸易标准化对策与建议

(一)“以人为本”提高服务业标准质量

服务业标准的制定要反映企业与消费者的需求和期望。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各种媒体,通过论坛、讲座、展览等多种形式,积极组织和吸引服务性企业、消费者更多地参与服务业标准化活动,从而提高服务业标准与实际应用的贴合度。同时加强对服务业标准化人才的培养,特别是从事新兴服务业标准化工作的人员的培养。每年定期对服务标准化工作人员进行服务标准化知识培训,有针对性地开展国内外服务标准化的现状和趋势、服务标准的制修订程序、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的方法等培训课程,力争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服务业标准化人才队伍,通过提升标准制定人员的素质从而提高服务业标准质量。

(二)完善服业务标准化体系

针对我国现有的服务标准相对集中于传统服务业,技术理念相对落后,整体水平偏低的状况,应积极开展传统服务业标准的清理修订工作,分析研究与国际标准的差异,加大传统服务业标准的制修订力度,从而建立健全我国的服务标准化体系。为了有效应对服务业扩大开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应实质性的参与国际服务贸易标准化活动,积极开展与服务贸易标准化工作相关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跟踪国际上与服务贸易相关的标准和国际规则,推进新增服务贸易标准与国际接轨的工作。同时根据“填平补齐、急用先行”的原则,重点加强新兴服务贸易领域的标准化工作,特别是上海自贸区扩大服务业开放的六个领域。

(三)建立健全服务贸易标准化工作的激励机制

为实现服务贸易标准化发展的战略目标,政府要加大资金支持力度,鼓励引导企业、社会团体投资服务贸易标准化工作,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共同投资服务贸易标准化的格局,引导更多资金进入服务贸易标准研制领域。而企业作为标准最终的执行者,是有效发挥标准作用的关键。要建立相关的评价指标体系,客观评价企业在服务贸易标准化中所做的贡献,对贡献大的企业给予奖励。构建标准信息服务平台和配套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标准执行、信息咨询、效果评估等全方位服务,利用奖励、贴息等政策优惠手段,完善服务贸易标准化工作的激励机制,鼓励行业龙头企业积极参与服务贸易标准研制,培育企业在标准化中的主体意识,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参与制度和执行服务贸易标准的新机制,最终形成政府、企业合力推进的服务贸易标准化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1]胡涵景.我国服务贸易发展战略与服务贸易标准化研究[J].标准与标准化研究,2011

[2]戴雪珊.国际贸易标准化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

[3]晏绍庆,凌湖吉.服务业标准化的探讨[J].中国标准化,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