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从受众角度论电视中的媒介歧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受众角度论电视中的媒介歧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大众传播是面向全体受众的传播方式,但是在今年的发展中,电视媒体的传播出现了媒介歧视现象。媒体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在社会的中产阶级和强势群体中,而对于弱视群体的传播越来越少。更具这一现在,本文以电视媒介为例,概括了媒介歧视的现象,分析了产生媒介歧视现象的原因和媒介歧视现象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并提出了解决媒介歧视想象的手段,抵制电视传播中的媒介歧视想象。

关键词:电视媒介;媒介歧视;农民工;爱心传播

中图分类号:J9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7-0087-01

随着社会媒介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相信大众媒介,以电视媒介为例,越来越多的消息都是在报道社会的中产阶级,甚至给社会上层人物去做媒体。提供这些人需要的信息,却很少对社会下层人们提供信息,农民工受众和老弱妇孺很少受到大众媒介的重视。所以这样的背景下,电视媒介在受众角度看就产生了“媒介歧视”现象。

媒介歧视现象的产生历史悠久,媒介的产生本身就是为社会统治阶级服务的。媒介歧视的含义是指传媒不能够平等地对待分布于不同社会地位维度上的人群,歧视弱势群体即处于阶层低端和社会边缘位置的人群。例如中国的农民工群体。而农民工市场的人数在不断增加,收入水平也在提高。对于中国的经济增长是一个隐形的大的消费群体。却中国的电视媒体对农民工这一群体却存在着报道上的“媒介歧视”现象。

电视媒体报道对农民工报道的媒介歧视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但从电视媒体的体制看,中国的电视体制的改变之路是从最开始的政府的扶持办电视台的市场化经营。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电视台就要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创造自己的利润,走上了自主经营之路。为了在竞争中更好的发展,各大城市的电视台也就放弃了农民工市场,而把报道时间和内容更多的关心的是城市的当地的大众人群,赚取更高的收视率。第二,从受众的心理的角度来看,市场经济下,电视台也有自己的市场定位。现代社会中,在普遍大众的心理上农民工没有社会地位,要是电视台报道以农民工为受众,那么也会降低电视台的市场定位,同时降低电视台的收视率。从而影响了电视台在市场经济中的生存。第三,从电视台经营的角度看,电视台的主要收入众所周知是广告,广告主的目标消费者基本就等同于媒体的目标受众。而对广告主而言,农民工是没有消费能力的群体,没有广告主会把广告的受众群体定位为农民工,加剧了媒介歧视

电视媒体现在依然是社会大众了解信息的主要渠道,电视台的信息对现在人们的影响是巨大的。然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媒介歧视造成的不良影响是不容忽视的。首先,从传播学的角度看,传播生态学认为任何传播行为和传播现象都离不开传播生态的大环境。然而从传播生态的内部考虑,农民工以情感报道为主,不能在媒体上得到什么有用的信息,所以也存在着严重的报道偏向,媒介歧视现象,打破了媒介生态的内部平衡,报道内容的偏向,受众人群的偏向。其次,从社会的角度来说,媒介歧视现象会增加社会的阶级差距,激化阶级矛盾。媒介歧视加剧了对弱势群体的忽略,对强势群体的多多报道,使得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之间的差距愈来愈烈,造成严重的社会失衡,加剧社会动荡。最后,从经济的角度来说,媒介歧视会造成经济的失衡,经济是面向全体社会的,报道的不公,使得人们都觉得农民工是一个没有消费能力的群体。

所以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要从以下一个方面下手。第一,我国的媒体是兼备事业和企业的双重性质的,媒体要担负着党和政府赋予的宣传报道的任务。媒体对农民工的媒介歧视,不仅要从媒体自身得到改进,还要从政府做起,社会公民也要平等的看待农民工,使农民工获得良好的社会地位。只有政府、媒体、公众共同的努力,才能达到消除没媒介歧视的现象。第二,从传播的角度上说,我们要对农民工实行全方位的爱心传播。现代爱心传播不是简单的只是为了人类的生存与繁衍,它更多的加入了“仁爱”之意。爱心传播主要是让农民工在社会上得到平等的重视,让农民工在媒体上也有自己的话语权。要使媒体和农民工之间达到一种吸引力,而不是斥力。第三,从财政的角度上说,政府要给农民工的报道提供财政支持,让这种有利于农民工的节目能够更好的办下去。

电视台对农民工的“媒介歧视”现象的消失,不是一件简单的问题,它的解决是一个艰巨和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政府、社会的大力支持,媒体自觉地改正报道失衡等等。为了使电视媒体在未来的社会中,更加具有公信力,在社会中能够达到可持续发展,那么这个问题就是一定要解决的问题,并且解决意义深远。

参考文献:

[1]姜海、梁爽.刍议科普传播的“媒介歧视”[J].科技传播,2010(4).

[2]郑保章.“媒介歧视”有碍大众媒介的自身发展[J].新闻与写作,2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