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关于视频节目收视之变与有线网发展趋势的探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关于视频节目收视之变与有线网发展趋势的探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三网融合之变

三网融合试点之前,电视业务为有线网络垄断,固话和宽带接入业务为电信部门垄断。然而自2009年起,电信部门采用廉价或与其它业务捆绑方式实现IPTV收视,逐步介入家庭电视业务,家庭电视业务进入适度竞争格局。近年来电信大规模部署光纤入户,移动和联通也毫不示弱,纷纷上马小区宽带布网和提速工程,以保证标清IPTV以及高清IPTV的普及,但广电有线网络却未能扩大家庭宽带规模,固话业务也难以启动,电信部门仍处于强势垄断地位。由于缺乏双向网络平台,节目单一,被动式收视,有线网络在试点期间电视和宽带业务份额处于双下降趋势,弱势格局明显。随着政策的全面放开,有线网络将面临电信运营商的强烈冲击。

电视技术之变

IPTV。IPTV是当前新兴电视技术的代表,电信通过与中国网络电视台、百视通等内容牌照商合作,采用捆绑销售模式,免费赠送机顶盒和节目收视,发展迅猛。以江苏电信为例,仅2012年第二季度就发展了47万户IPTV用户。而根据百视通的业绩报告显示,其2012年1-3季度公司 IPTV业务收入在9.8亿元左右,预计全年可达13.5亿元,同比增幅约65%,业绩预期非常可观。照此速度发展,未来IPTV用户群体可与传统广电有线网络抗争。

纵观全球,当前凡是有线电视双向业务发展好的地方,IPTV就比较难做。美国6000万有线电视用户中4800万是数字用户,有3900万是双向用户,IPTV能承载的双向互动功能有线电视都可以做,而且是高清互动,用户体验非常好,IPTV发展不起来。然而,香港是IPTV成功的例子,由于香港有线电视网络基础不好,用户体验差,导致目前IPTV占据60-70%的份额。IPTV在香港的蓬勃发展值得广电研究,未来在中国内地复制的可能性极大。因为广电双向化少、广电用户体验不佳,与当前多元化的网络互动时代脱节。一旦电信决策层加强IPTV推广策略,广电用户只能被动快速流失。

前两年电信入户带宽主要以1M-2M为主,但随着近年大规模基础网络的建设,带宽已有明显提升。2012年三季度,已有超过56%的用户带宽在4M以上,不少用户实现20M光纤入户,已经可以胜任标清IPTV的普及,高端用户则能升级至高清IPTV服务。广电有线网络正积极发展的高清业务,若被电信紧追不舍,有线网络杀手级业务优势必将岌岌可危,未来之路必然被围堵封杀。

随着电信IPTV终端的增加,用户体会到IPTV比广电机顶盒更具开放性和自主性,并且投放量越大,用户体验时间越长,反应越强烈。当前广电整转机顶盒并未得到多数用户认可,尤其是在经济条件不太好的地方,提价后反对的声音尤为突出。当用户看到左邻右舍转网使用更实惠的IPTV时,必心生抱怨而对广电服务投诉增多,慢慢成为社会公共问题。心生抱怨的用户在激进的电信营销攻势下,在网用户费用到期后退网的几率将逐年增加,纯粹靠垄断有线收视发展的路子将难以为继。

互联网电视及OTT。2010年下半年,家电厂家在Google TV 的借鉴下,开始推动互联网电视机。每台电视机中只植入一个互联网电视客户端, 对应只嵌入一个互联网电视集成平台地址,试图分享电视产业蛋糕。目前国内获批的互联网电视牌照只有中国网络电视台、百视通、杭州华数等少数几家,但由于电视机厂家及牌照商均缺乏有效的收费和终端管控手段,同时平台之间的利益纷争导致市场难以推广,互联网电视机发展缓慢。

随着国家广电总局放开互联网机顶盒政策,只要机顶盒连接唯一合法的集成播控平台,实现节目源可管可控,互联网电视将可得到发展。互联网机顶盒方便用户实现了IPTV的功能,满足了用户的即时高效多元化需求,此种产品在逐渐被市场接受。百视通等广电新媒体运营者,与电信合作运营IPTV,因难以掌握用户,虽然有收入但缺乏主导权,未来存在变数。因此借助互联网电视机或互联网机顶盒这一新兴事物,可充分发挥其内容优势,借助公共互联网传输通路,绕开电信的参与,打造一条自我管控的产业利益新链条。随着电信入户带宽的提升,新兴互联网电视可以借助其高带宽进行传播,牌照商可避免与电信商收入分成。当前仍缺少为其有效推广的渠道以及收费的便捷通道,因而发展受限。

OTT TV是“Over The Top TV”的缩写,是基于开放互联网的视频服务,终端主要有电视机、电脑、机顶盒、PAD、智能手机等等。在网络上提供服务,通过互联网传输视频节目,如PPS、UUSEE等平台的内容传输到显示屏幕(包括电视)上。当前兴起的OTT TV,其本质就是集成互动电视功能的互联网电视,通常其接收终端为机顶盒+电视机,因其具有视频应用软件可选特性,与智能电视类似。

随着用户需求的多样化,电信商也开始探索IPTV+OTT模式,扩展用户自由度。而广电则探索DVB+OTT模式,该模式既沿袭了原有的数字电视收视习惯,又给高端群体增加网络互动视频体验,避免强烈互动要求客户的流失。同时由于互联网为开放模式,DVB+OTT可以绕过广电未双向覆盖的弊端,通过其他运营商宽带线路实现互动,用户可按需收视。但此种模式仅可作为未双向覆盖地区短暂过渡,过度推广不利于建立健全有线网络及自身视频内容平台,用户使用习惯的改变将影响DVB模式的维系,甚至危害到未来互动增值业务平台的发展。

互联网电视接入互联网,而互联网具有超强创新活力,政策管制之外还有一个强大产业链条,越来越多的视频网站、内容版权者、终端制造商也开始涉足视频市场。在2012年,从雷军的小米盒子到同洲的飞BOX,各种产品充斥市场。或依托自身的版权内容,或借道互联网视频网站的资源。利用电子市场、网络等渠道进行销售,偏向于终端销售一次性利润,而非服务盈利,其后续市场规模不可小视。由于市场主体较为分散,广电总局除了从内容源头着手监管外,很难在市场中直接采取有效的监管手段。随着群体的壮大,视频市场的迅猛发展必然侵蚀有线电视家庭第二端、第三端市场。

智能电视。由于电视机厂家在互联网电视中缺失话语权,2011年家电厂家开始掀起智能电视概念的革命。Android(安卓)系统短短几年时间就在手机领域崛起,如今在电视领域的优势也将同样明显。安卓智能电视,最大的特点是平台对外的统一开放性,可以把成千上万的第三方软件提供给用户选择,正如手机系统和电脑系统一样,用户根据需要个性化安装。与此同时,在Android电视上,用户除了观看传统的电视频道外,还可连接互联网享受网络世界的资源,进行视频点播、视频聊天、互动体感游戏和网络购物等,而且操作简单。此外,安卓智能电视的开发模式由过去的封闭式变为开放式,第三方可以完全独立的开发应用。Android平台解决了彩电厂家软、硬件平台的兼容性和功能升级的难题,改变了过去因广电的重重壁垒和多种技术体系标准而无法让电视机快速与互联网融合的尴尬。

智能电视同样不可回避监管问题。作为开放构架的Android平台在终端导入时,就面临应用功能的监管问题。国家政策要求所有互联网电视的视听内容必须从牌照商播发,部分用户将收视正规的牌照商视频节目,但预计会有更多用户将直接下载PPLive、

迅雷看看、PPStream类的应用,直接把电视当显示器,绕开广电播控平台。为了用户规模的快速扩张,从而带来广告价值的提升,此类非牌照商播控平台必然采用免费收视手段为主、付费为辅的策略。乐视网、酷六网等媒体已在海外上市,手上握有良好的现金流,同时又有风险投资基金的关注,这种模式一旦大规模蔓延,必威胁广电的生存,包括有线网络以及电视台等传统媒体。随着在网用户数的流失和收视时间的减少,有线落地费及电视台广告价值均要下滑。

目前Android架构的这种开源、开放的模式逐渐得到广泛应用。三网融合正是需要这种开源、开放的模式,广电更需要开源、开放的机顶盒产品和电视产品,让广电体系融入到大趋势中,避免像当年寻呼机只有单向播发功能而被手机替代的命运。

收看习惯之变

根据《中国网络视频用户媒体及消费行为调查》报告显示:1.绝大多数视频用户无论是在电视接触的时长还是频次,都有所减少,影响较深的是80后的主流用户群;2.上视频网站后,视频用户看电视时长减少63.3%、频次减少56.4%,并且视频网龄越长,媒体习惯改变越明显;3.观看网络视频的生活方式开始向低级别市场渗透,视频逐渐形成全地域覆盖,二三线城市视频用户规模递增显著。全球范围内,电视观众的年龄结构也呈现上升趋势,在美国和日本,电视观众的平均年龄已经达到50岁以上。

艾瑞咨询公司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11月底,优酷、PPS、土豆、腾讯视频、搜狐视频这几个在国内排名前五的网络视频网站,其日均覆盖人数均已超过2000万大关。

长虹曾委托第三方机构调研,北京地区每晚电视开机率是38%,而三年前同一机构的调研结果是75%。据CNNIC调查,2011年有4000万人声称不再看电视。全国电视收视率一年下降13%左右,而在过去三年,网络视频收视率以每年300%-400%的速度增长。

用户选择在线视频收看节目较为重要的原因是时间上可以自由掌控。在传统电视形态下,用户都是被动接受。随着社会网络化的发展,传输方式多样化,使得人们不再局限于独守电视。

这种收看方式的变化是不可逆转的,是社会科技和文化方式的大变化,任何试图扭转此种习惯的行为都是徒劳的。有线网络唯有顺应科技和时代的变化,勇敢地加入到主流中,根据用户的行为主动转型,为用户提供便捷、高效、精彩的互动视频节目和增值服务,才能稳住和壮大自身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有线网络之应变

面对三网融合中电信等竞争对手的渗透、互联网时代的席卷、百姓文化感知和行为习惯的扭转,广电运营商必须警醒,在市场化的变革中,广电的政治化外衣将被层层剥去,保住份额靠的不是封杀、抵制,而是自身的强大。最可怕的不是技术,而是人心所向。未来家庭娱乐终端争夺战的主导权不是电信,不是广电,而是千千万万的受众。广电有线网络只有贴合用户心理、满足用户需求,才能在三网融合的进程中得以发展。从当前发展形势看,可从如下方面入手:

快速普及高清平台。IPTV的全国性推广得到快速普及,目前已超过2000万用户,当用户量达到更大规模后必定快速向高清发展。当前环境下,有线高清仍是自身最大不可替代的优势和价值,应对三网融合,广电应快速普及高清节目,让用户体验有线高清所带来的质的变化。当电信和网络视频清晰度开始趋近有线高清时,广电发展高清则失去良机。截止2012年二季度,全国高清数字电视用户仅占9.29%,电视机厂家一直是有线阵营的盟友。近年国内彩电巨头纷纷推出了数字高清一体机,以实现其产品的升级换代,既满足高端用户需求,又得到新的市场份额。广电网络因其内置高清机顶盒,无需再外置,使用便捷,这逐渐成为消费者的共识。数字一体机的实际销售数据更是证明该产品广受欢迎,但有线须尽快放弃封闭的技术标准,与一体机厂商共同促进技术标准的开放和透明化,使有线网络轻装上阵,迎接挑战。免费发放外置高清机顶盒的整转模式将使自身负担沉重,又使得一体机资源浪费,用户感知不佳,既影响电视厂家的销售,又影响有线高清的普及,成为双输格局。倘若电视厂家长期被广电封闭体系所阻隔,必将倒戈,一旦电视机厂家开始支持电信,广泛内置IPTV模块,对有线网络将是一场灾难。

建立属于有线网络的IPTV内容平台。今后视频节目取向主要是两大途径:一是传统的有线网络,另一个是互联网络,用户无非在此两者之间跳转。为了应对未来用户的多元化需求,有线电视运营商应建立自身的IPTV集成播控平台,以迎接未来庞大的智能电视群体,承接电脑、IPAD、手机等多元化视频收视终端,由有线网络来构建,各省分平台与国家网络平台对接。从全国多个省份已经建立中国网络电视台IPTV平台的分平台,以及CNTV并购百视通来看,全国终将拥有多个既统一又有区域自治的IPTV平台,为今后智能电视、互联网电视及OTT的普及奠定了基础,保障有线网络的多元化转型。

逐步建立健全自身双向化有线网络。在三网融合时代,互联网无孔不入。其他运营商的视频业务大跨步发展,产品升级换代快,技术成熟,价格相对较低,产品贴近百姓,用户使用感知较佳。而数字电视十年来都是小步慢跑,截止2012年二季度,全国已整转1.24亿数字用户中,双向覆盖用户占58%,双向业务渗透14.36%,而宽带入户仅有4.25%。此数据形势非常严峻,需要有线网络加快跟进的步伐,否则将被网络时代边缘化,如果沿袭此种小步慢跑模式,境遇将每况愈下。作为有线运营商应紧盯互联网视频业务的使用感知,将既有收视平台逐步向其靠拢,甚至超越。作为用户,关注的首要是内容的丰富性,其次是使用的方便性和互动性,此两大特点也是当前IPTV及互联网媒体的突出优势。要实现以上两点,有线网络必须探讨一种既经济、又快速稳定的双向化覆盖途径,快速性是当务之急。当有线网络能提供良好的用户使用感知,与其它收视途经不存在明显差异,用户转网退网的意愿将大大降低。北京歌华有线超过290万高清互动用户的事实,有效地保障了有线电视在客厅中的地位,为今后发展增值业务奠定了坚实基础。(作者单位:江西省广播电视网络传输有限公司)

栏目责编:邵满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