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好故事止于一个结尾?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好故事止于一个结尾?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记叙文写作训练从写作要素上可以分解为许多小的作文训练模块。在基础写作训练中立意、选材、结构、语言、艺术性等方面都可以大有作为,但这些部分不是割裂的板块,而是互为机理,只是有所侧重。写好记叙文的结尾,从写作要素来说,属于结构的问题,但是又关乎其他的要素。《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很明显,课标对行文结构似乎仅仅侧重于文章内结构的要求。至于什么叫做“合理”,需要教师有自己的理解和生发。如何理解“合理”,如何界定这种“合理”,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基于文章的体裁、题材、内容、立意,基于学生个性化表达,基于提升学生对故事内核的理解,才是合理。反观关于记叙文结尾的写作教学和指导,多停留在为考试而进行语言升格训练,结尾语言升格已经成为记叙文写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结尾为考试语言升格服务,可以成就“豹尾”之神功,但仅仅停留在技巧性的延展上,忽略了熨帖故事与生活的意义联系,有时候生活提供给我们的恰好是一个十分扫兴的结果,这时候的豹尾就显得不合时宜。

初中阶段写作训练从写作过程上可以分为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修改的目的之一是文从字顺,目的之二是传达一种平等互助的学习习惯。就此看,修改作文和修改病句语段有什么差别呢?如何将修改置于文章的整体之中,置于时间空间人物事件之中?如何处理修改中出现的认识误差甚至误解呢?这些可能都是我们在修改习作中应该思考的问题。

基于以上的困惑和认识,以记叙文写作《我就是要做好事》的结尾修改为教学内容,我组织实施了“关注故事,合理结尾”的作文修改活动:

[活动一]:为“结尾”猜故事,关注结尾和叙事的密切联系。

由结尾猜想文章记叙的人或者事,一定会产生顺应或背逆效果,激发学生对“结尾――故事”关联性思考。下面这段文字是我班同学的习作结尾,让同学们想一想,他的文章可能写了一件什么事情?有哪些人物?从这个结尾还可以想到文章还写了些什么呢?

“……世界上需要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信任,如果大家都怀着怀疑之心对待世物,相互猜忌,那便是人类的末日!我就是要做好事!”

父亲愣了愣,眼神中包含着羞愧,脸上一幅空落落的神态。

怔了一会儿后,父亲没有说话,扔掉烟,改吃瓜子去了。

――《我就是要做好事》

同学们交流的情况如下:

1.文章中有我,我的爸爸,应该也有妈妈。

2.倒数第三段是语言描写,这段话应该是我对爸爸的反驳。最后两段是神态和动作描写,写出了爸爸的羞愧。

3.结尾写爸爸“扔掉烟,改吃瓜子”,前面应该有描写爸爸抽烟的场景。是不是写爸爸在公共场合抽烟,我让爸爸不抽烟,我与爸爸发生争执,我做好事,劝诫爸爸,爸爸最终还是没有听我的,又吃瓜子。写出“我就是要做好事”的艰难。

4.不对,如果是爸爸不听,结尾中有“愣了愣”“眼神中包含着羞愧”“空落落的神态”“怔了一会儿后”。爸爸应该有触动的,但是爸爸表面上不愿意承认,有点故作老成的样子,这个爸爸写得很真实,应该是一个很会说教的爸爸,有点像《羚羊木雕》中的爸爸。

5.我猜文章前面的故事是不是爸爸教育我不应该做好事,现在社会上做好事的人吃亏啊。这样与题目扣上了。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我展示出结尾片段(不仅仅是最后一个自然段)和作者姓名,形成文字和人的一种联系。 结尾是读者了解作者价值判断的一个重要切入口。学生消除了写作技法套路的束缚,大胆地从叙事、技巧甚至细节上对文章的叙事和文章意义进行推断和设想,在此过程中他们更关注故事情节,也能体会到结尾对于叙事的必要。

[活动二]:引导学生看透形式化的“结尾”的表征和背后的问题。

展示两个的结尾片段, 比较、评价中,体会 “结尾――形式”固化的弊端。

女工果然被扣了五毛钱,但是她并不觉得这怎么了。因为她就是要做好事。冬天是冷的,北风冷冷地吹着,但是人的心,是可以热的。――《我就是要做好事》

到了金鹰时,D7从路上驶过,耳边清风吹过,我们的心暖暖的。

这世间真是充满了爱和关心啊!无论需要帮助的人怎样误会自己,只要尽力做到帮助别人,那就是最棒的,无论班上的事情,家里的事情,社会上的事情,我就是要做好事!

――《我就是要做好事》

两篇文章都记叙了非常好的故事,第一篇是讲述八十年代的时候,一个妇人要去上班,在上班的路上遇到了一个生病的老人,最终送老人去厂里的医院,但因次迟到了并被扣了五毛钱。第二篇是讲述我和妈妈遇到了一个从浦口来新街口迷路的老人,我们热情地给老人指路,但是老人怀疑我们,原来刚才有个人给老人指了一条反方向的路,最终我们的热情打消了老人的猜疑,老人顺利乘上回家的车。

同学们看完两篇文章的全文后,学生很快发现两篇文章的结尾都有相同性。两篇文章都交代了故事的结尾,故事讲完了,故事有始有终;其次都有景物描写;再次都有扣住主题的抒情。

应该说这两位同学的结尾在写法上是比较圆熟的。 但是,恰恰是这种圆熟有些格式化的特点。似乎每篇文章都可以这么结尾。其实这种结尾有些问题,就是把记叙文重要的――故事给藏起来了。长此以往,会形成不好的写作习惯。其一是抒情性结尾,完全抛开故事本身,说一些鸡汤语言,到处泛用正确的废话,让人感觉不舒服;扣题性结尾,为了扣住题目,不惜颠三倒四,结尾游离于故事之外;技法性结尾,感觉结尾是顾左右而言他。叶圣陶先生在《开头和结尾》一文中也指出“从前人往往欢喜这么做,以为有了这一发挥,虽然记述小东西,也可以即小见大。”如果在记叙文中你“全篇的记述都暗示着这层意思。作者偏要格外讨好,反而教人起一种不统一的感觉。”这种形式性的结尾,自己写起来似乎得心应手,但是作为读者仔细读一读,才感觉形式化的结尾既是智力上的懒惰,又是情感上的虚假,还削弱了故事的力量。

[活动三]:尝试修改,“关注故事,合理结尾”,还原生活与故事。

结尾不是简单地为主题,结构,甚至语言服务的,而是要以关注故事为核心兼及这些方面。在这个活动环节,我主要提出“关注你记叙的故事,可以关注故事的发展,故事的价值,故事的叙述语言,修改上面两部分结尾”的修改建议。

针对第一个结尾,同学们讨论非常激烈。同学们觉得这个故事很简单,但人物不简单,可以在人物上着手。有的同学就问作者,文中的那个六十年代的女工究竟是谁?有个同学似乎恍然大悟,说可以借鉴王几何的结尾 “王玉琳是父亲马仁海的毛根儿朋友。”修改为“这个人就是我的外婆。”作者兴奋地站起来说:“就是我的外婆,是我外公讲给我听的,我外公就是因为这件事认识我的外婆的,我外公和我外婆是一个车间的,他知道我外婆做好事的事情,就看上我外婆了。”同学们快速拿起笔开始写结尾:

“这个人就是我的外婆。”

“小时候,外婆总爱拿着搪瓷杯边喝水,给我们讲这个故事,杯子上印着――南京橡胶厂先进工作者。”(作者的修改)

“冬天是冷的,北风冷冷地吹着,那个女工扶着地上的老人,走向医院。这一幕,被一个上班的年轻小伙子看见了,他是我的外公。”

同学们评价这三个结尾,认为这样修改故事更加真实,使文章更有故事味道,也很有时代特点,写出了我对外婆精神的赞美能够突出中心。

针对第二个故事,不讨论先让学生修改,自己讲述修改理由:

一望渐行渐远的影子,暖暖的风飒飒歌起,情味中洋溢了真善美的芳香,老人简短的只字片语会时时响萦,仿若满足,仿若安心,春去秋来,不知此街角还要上演几章人情的珠不止石,一点点镶嵌圣洁的绫罗绸纱,在心间的河湖上起伏。

文章前面一直有“暖暖的风儿”“街角”“我的心情”的描写,我觉得,作者的语言是诗意而温情的。所以我认为结尾应该保持这种温暖的笔触。

到了金鹰时,抬头看见大巴车吐出的袅袅云烟,仿佛在爱的河流上航行。那天的阳光是那样温暖,几乎把我浮起……生活,是一场梦幻吗?

我认为文章中最重要的情节就是老人被骗而引发的猜疑,最感人的是我和妈妈主动的帮助解除老人心头的创伤。所以我做完好事后的感受是重点,我觉得抒情很重要,但是不能把抒情也得太煽情,写我的感受就可以了。

我的心随着D7驶向那个充满阳光的地方……老人狐疑的目光在我心中变柔和了。我就是要做好事,其实每个人的心都是热的。

我认为结尾可以把老人写进来,故事似乎圆满,不能只是自己在那里抒情和讲述。

到了金鹰时,D7从路上驶过,我脑海中突然意识到,似乎指反了。我心里十分懊悔,原地直打转。不过,冷静思考后,我发现并没有错。我为了一个不存在的失误懊悔不已,我想,那些骗她的人应该也会后悔吧,会认识到帮助比愚弄更令人快乐。

这时,突然有个年轻人喘着粗气跑到老人面前说:“终于找到您啦,对不起,车站的位置我记错了,让您白找了很久。” 我们一起送老奶奶上了D7车。

在学生修改我巡视时候,发现这两个修改关注了“故事的发展”,可惜两位同学没有主动发言,我点名发言,然后大家交流这两个结尾的相同点。这两个结尾都将故事往前推进一步,但是都没有占据主要叙事内容。第一个结尾,我为什么会感觉指反了,是因为前面有人指反了,伤害了老人,所以我心里还是有些不安,更好地写出人有时有意无意地做坏事,可能会给人伤害。第二个结尾是巧妙的翻转,在翻转中既是对文章前面的呼应,故事在冒失而善良的小伙子出场的时候,便有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力量,写出美丽的误会,老人心中的结也打开了。

记叙文的结尾,在关注故事上可以关注故事的发展,可以几句话交代故事后的故事,在翻转中有余音;写出故事中的故事,巧用补叙真实感人;还可以简写故事外的故事,合理添加更关情。要合理关注故事的价值判断,不要盲目抬高。也应该关注故事的叙述风格,在叙述语言上保持一致。

(刘竹君 南京师大附中树人学校 21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