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贮存塔加设保温层对饲料品质影响的研究与应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随着机械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的现代养殖设备在规模化养殖中的推广应用,养殖场的生产效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其中饲料贮存塔和自动输送系统被广泛应用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传统饲料贮存塔普遍采用单薄的镀锌钢板或玻璃钢材质,保温隔热性能较差,实践中对饲料品质影响较大。为此,我们率先在肉鸡上开展了贮存塔增加隔热保温层对饲料质量的初步研究,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贮存塔保温层;饲料品质
一、传统饲料贮存塔存在问题
1.传统饲料贮存塔普遍采用单薄的镀锌钢板或玻璃钢材质,保温隔热性能较差。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贮存塔内的温度高达60℃以上,饲料贮存时间至少在一天之久,对活性营养成分造成了破坏,影响了饲料的品质。
2.传统饲料贮存塔普遍存在饲料挂壁和结垢问题。在晴朗天气条件下,由于中午太阳直射饲料贮存塔,其内部温度升高,饲料中的水分部分蒸发,以水蒸气的形式充斥整个料塔(饲料贮存塔)上层空间;待傍晚或夜间室外温度下降后,水蒸气在料塔内壁遇冷凝露成水,将细碎的粉末状饲料粘连在料塔内壁,且愈结愈厚,极易造成饲料挂壁和结垢。
3.挂壁和结垢的饲料在水分和微生物的作用下发霉变质,霉菌毒素将会污染全部饲料,畜禽采食后很容易出现慢性霉菌毒中毒素,虽然不易察觉却极易造成畜禽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病,严重地危害着畜禽机体的健康,直接影响养殖效益。
二、贮存塔保温层的包被
针对镀锌钢板或玻璃钢材质的饲料贮存塔,普遍存在保温隔热性能较差的问题。我们通过对传统饲料贮存塔进行增加保温层改造,用最低的成本、最小的投入提高其保温隔热性能,将贮存时对饲料品质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通过外层包被改造,有效提高饲料贮存塔的保温隔热性能,降低炎热夏季正午时分的料塔内的温度,同时减小初春深秋季昼夜温差对料塔内温度的波动。
1.在普通饲料贮存塔外包被一层厚实的玻璃棉和一层轻薄的玻璃钢,相当于给饲料贮存塔穿着了一件轻盈的“羽绒服”,玻璃棉相当于羽绒芯,起保温隔热作用;玻璃钢相当于外衣表层,起密封防水作用,提高了保温隔热性能和整体使用寿命。同时在饲料贮存塔内部安装温度探头,以掌握温度变化情况。
2.玻璃棉具有良好的绝热保温特性,其内部细长的玻璃纤维紧密交错丰富的空气层起到了良好的隔热作用;质地轻薄,不会增加料塔荷载;质地柔软,易现场裁减;安全防火,遇火无火焰蔓延,耐高温不变形。
3.玻璃钢是一种复合材料,具有诸多优点:耐高温,高温条件下不变形;耐老化,20年内产品不变形;强度高,抗冲击不易破损;防水性能好,不易透水; 重量轻,架设负载小;成本低,原材料价格浮动小;阻燃安全,不易发生火灾。
三、增加保温层的关键技术
1.量体裁衣,针对饲料贮存塔独特的外形,合理裁剪拼接玻璃棉毡,为确保保温隔热效果,建议采用10cm厚度玻璃棉毡双层包裹。
2.胶粘固着,针对饲料贮存塔外表光滑的特点,适度刷胶粘贴玻璃棉毡,以便玻璃棉毡在塔表固着。
3.密封强化,针对玻璃棉毡疏松多孔的特点,极易漏风透水,故在其外表加设一层玻璃钢外层,以密封玻璃棉毡保温层,同时避免鼠鸟破坏,提高整体使用寿命。
四、应用效果
通过初步应用试验,炎热夏季正午时分饲料贮存塔内的温度不超过45℃;春秋季饲料贮存塔内的最大昼夜温差在5℃~15℃。有效地保护了饲料的品质,提高了饲料利用率,料肉比降低1~5%。笔者在气温10℃的晴朗天气条件下,实测同一地点且相邻的两个料塔(一个料塔已进行包被改造,另一个料塔未进行包被改造),采用测温枪同一时间测量塔内温度,包被改造料塔内温度显示29.0℃,未包被改造料塔内温度显示40.2℃。由此可见,料塔保温层包被改造后隔热效果明显。
五、研究方向
1.料贮存塔保温层制作工艺还有待进一步改进,进一步考证所需保温层合理厚度,既充分发挥保温隔热性能,又严格控制改造成本,避免浪费。
2.目前该研究尚属空白,还缺少数据,应加强饲料贮存塔保温隔热作用相关数据的统计与热辐射分布特点的分析,还应进一步改进保温层的构造。
3.贮存塔温度对饲料品质的影响没有量化,缺少饲料营养成分变化监测的直接数据,应对氨基酸、维生素、益生元、益生菌等必要的饲料养分进行检验检测。
六、结语
总而言之,在贮存塔保温层包被研究和应用实践过程中,查阅相关资料,未发现相关或相似案例,贮存塔保温层对饲料品质影响的研究与应用尚属空白。但传统贮存塔对饲料品质影响却是显而易见的,这不能不引起我们广大畜牧工作者的重视,笔者希望以此文抛砖引玉,以求得更好的解决方法。
参考文献:
[1]徐淑玲, Wiebe van der Sluis. 正确的贮存方式对饲料质量至关重要[J].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08, 28(5):42-44.
[2]刘学旭. 加工、贮存因素对实验动物颗粒饲料质量的影响[J].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2002, 12(3):174-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