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缬沙坦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缬沙坦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观察缬沙坦治疗心血管疾病临床效果,探讨能够提升心血管疾病患者治疗效率的主要方法。方法:本次研究活动相关资料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诊治的122例心血管疾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试验组则在此基础之上接受缬沙坦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结果表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都得到了有效控制,在收缩压以及舒张压等指标方面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试验组患者心血管疾病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缬沙坦; 治疗; 心血管疾病; 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 R5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23-0144-02

doi:10.14033/ki.cfmr.2015.23.080

心血管疾病同样被称作循环系统类疾病,会对机体血压运送器官及组织造成直接影响,不仅预后效果非常差,而且其患病率非常高,已经对人类身体健康造成直接威胁。基于心血管疾病患者来说,其传统治疗方案即给予患者服用洋地黄强心苷以及利尿剂等药物,尽管这些治疗方案曾取到显著效果,但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的地方[1-2]。为了观察缬沙坦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笔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把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诊治的122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划分成两个小组,在治疗活动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同时试验组则在此基础之上接受缬沙坦治疗,旨在探讨能够提升心血管疾病患者治疗效率的主要方法,以期可以成为临床研究活动中的参考对象,现将具体研究程序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诊治的122例心血管疾病患者,男女之间的比例是73∶49;患者年龄16~70岁,平均(43.0±3.23)岁。其中,充血性的心力衰竭患者10例,缺血性的心脏病患者22例,高血压患者90例。本次研究经笔者所在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和批准,所有研究对象均同意配合本次试验,且与患者和家属签订知情同意书。同时,本次研究中无中途脱落或退出的病例[3]。按照随机数字表法把122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61例,两组患者在年龄、疾病类型、性别以及入选标准等相关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在治疗活动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即结合患者临床症状对其饮食进行合理调整,控制胆固醇整体摄入量,并予以使用一定剂量降压类药物,包括盐酸普萘洛尔片、复方利血平片以及氢氯噻嗪等,确保机体血压值始终处于正常水平。与此同时,试验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之上接受缬沙坦治疗,80 mg/次,1次/d,

治疗时长为7 d。7 d之后对患者血压值进行测量,再结合其血压情况对药物使用剂量进行合理调整,确保用药剂量在40~160 mg之间,同样是1次/d。除此之外,在治疗环节还需对患者进行严密监测,查看其是否存在着禁忌证,在未出现禁忌证的情况下,可以继续给药。

1.3 观察指标

分析以及观察两组患者收缩压以及舒张压等指标,同时对其心血管疾病总发生率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对比

研究结果表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都得到了有效控制,在收缩压以及舒张压等指标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心血管疾病总发生率

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组心血管疾病总发生率是3.28%;对照组心血管疾病总发生率是21.31%,试验组患者心血管疾病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心血管疾病患者本身存在着病程长、发病较急、易反复发作以及难以根治等临床特征,对于这些患者,予以提早防治是提升其预后效果的重要保证[4]。本次研究笔者以缬沙坦治疗心血管疾病,缬沙坦本身属于一种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在心血管疾病患者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对于机体心脏、脑部以及肾脏都起着直接保护作用,同时还能控制心功能和肾功能出现衰竭症状,对于控制脑血管疾病、减轻患者临床症状以及延缓患者病情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可用于糖尿病患者、心肌梗死患者、蛋白尿患者以及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中[5]。

缬沙坦通过对受体AT1亚型产生直接作用,使受体AT1和受体AngⅡ被阻断,在对醛固醇释放、血管收缩产生抑制作用的基础上,形成降压作用。缬沙坦治疗心血管疾病患者,除了可以帮助患者控制其血压值之外,还不会对其心律造成直接影响[6]。一般而言,患者在服用药物2 h后,缬沙坦就会逐渐发挥其功效,而在服药4~6 h后,药效达到高峰,同时其降压效果持续时间长达24 h,予以治疗2~4个星期即可达到基本降压标准,在长期维持性治疗的基础上,对于控制病患血压值起着重要作用[7]。

在本次研究活动中,笔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把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诊治的122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划分成两个小组。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同时试验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之上接受缬沙坦治疗。结合患者治疗结果发现,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在收缩压以及舒张压等指标方面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试验组患者接受治疗之后出现2例心血管疾病病例,发生率是3.28%;对照组患者接受治疗之后出现13例心血管疾病病例,发生率是21.31%,试验组患者心血管疾病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研究表明,缬沙坦治疗心血管疾病患者体现出显著价值,不但能够最大限度改善患者心血管基本功能,有助于控制其收缩压以及舒张压,而且还可以有效控制心血管疾病总发生率,对于提升患者预后效果起着重要作用,所以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张二箭,田福利,张宾.黛力新联合多虑平治疗心血管疾病焦虑抑郁症状临床研究[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4,6(6):758-759.

[2]李光伟.关注血糖达标与低血糖风险之间的平衡-谈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降血糖治疗[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2,28(1):1-3.

[3]王拥军.变革创新,开启ASCVD防治新时代- 2013 AHA/ACC降低成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风险胆固醇治疗指南述评[J].中国卒中杂志,2014,9(1):9-12.

[4]李敏,杨涛,郭亦杨.心血管疾病并发焦虑、抑郁、精神心理障碍200例诊疗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14,43(9):1167-1168.

[5]孟祥焕.缬沙坦联合吲达帕胺治疗高血压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J].山西医药杂志,2014,43(19):2291-2293.

[6]王南雄,吕军,胡卫列,等.阿司匹林预防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后心血管疾病的效果及安全性[J].广东医学,2014,35(7):1105-1107.

[7]王琳琳,董为人,朱衍菲,等.脂肪源性干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及其移植治疗心血管疾病[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15(14):2648-2652.

(收稿日期:2015-04-21) (编辑:金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