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从大堤曲看襄阳的兴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大堤曲看襄阳的兴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从南朝到唐代,乐府诗歌中有一种极为常见的题目――《襄阳乐》、《大堤曲》,多咏唱歌姬妖艳商贾冶游的情愫。从如此多的乐曲当中,我们可已想象襄阳当时是如何繁华。进入宋代以后,除了南宋末年宋元襄樊之战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外,后世竟不为人所闻。我认为自然地理形势决定的襄阳的交通地位,而交通地位的变化着牵动着襄阳的兴衰荣辱。

关键词: 襄阳乐;大堤曲;兴衰

中图分类号:K20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7-0146-01

从南朝到唐代,乐府诗歌中有一种极为常见的题目――《襄阳乐》、《大堤曲》,多咏唱歌姬妖艳商贾冶游的情愫。《通典》卷一百四十五乐五:“随王诞又作襄阳乐。诞始为襄阳郡元嘉末仍为雍州刺史,夜闻群女歌|,因而作之所以歌和中有襄阳来夜乐之语也其歌云朝发襄阳城暮至大宿大诸女儿花艳惊郎目”。随王诞为襄阳乐为最早见的,当为大堤曲之滥觞。此后,以《大堤曲》、《襄阳乐》为题的诗作甚多,如下:

张柬之《大堤曲》:“南国多佳人,莫若大堤女。玉翠羽帐,宝袜莲花炬。魂处自在目成,色授开心许。”(《全唐诗》)

崔国辅《襄阳曲二首》:“蕙草娇红,时光舞碧鸡。城中美年少,相见白铜L。少年襄阳地,来往襄阳城。城中轻薄子,知妾解秦筝。”(《全唐诗》)……

从如此多的乐曲当中,我们可已想象襄阳当时是如何繁华。毕业於武汉大学历史系的著名历史学家严耕望先生,在其学术巨著《唐代交通图考》写到:“中道之总干线为襄(襄阳)荆(江陵)道,水陆并通,可谓中古时代最繁华之交通线,商旅繁会,神色之娱最盛,宜城大堤,尤为妓艺声色之中心,尤先秦之邯郸、明清之秦淮。”如此繁盛的襄阳,进入宋代以后,除了南宋末年宋元襄樊之战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外,后世竟不为人所闻,这是为什么呢?

说道襄阳,不能不说她的地理形势与交通条件。

襄阳位于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上,西接秦岭、伏牛山脉,东接桐柏、大别山脉,即南北地理分界线上的一道缺口上。北面为南阳盆地直通黄河流域,南面为江汉平原。通南阳盆地有唐白两河,通江汉平原有汉江。

古代中国降雨以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为主体,中间隔着秦岭、伏牛、桐柏、大别诸山脉,使得中国南北交通限于东、中、西三线。西线由关中越秦岭西段,顺嘉陵江入四川、重庆。但西线有很大的局限性:它只能沟通关中与四川、重庆;秦岭险要,交通非常困难。东线由河淮平原逾淮水到长江下游的江苏、浙江一带。东线所经过的地方虽然多为平原,却缺少自然河流贯通南北。

自然地理形势决定的襄阳的交通地位,而交通地位的变化着牵动着襄阳的兴衰荣辱。

影响交通的无非两个因素,一是交通线两端的情况,一是同类交通线的竞争。基于上述分析,我认为有五个方面的原因导致襄阳如宋以后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一是北方中国政治中心的东移。秦汉隋唐时代,中国的政治中心位于关中盆地、河洛地带,中央政府要控制长江流域,中线是他们的必然选择。无论是政府还是商人,经过中线从长江流域运输货物都是他们的首选。政治中心落在东线北段,东线自然受到大家的重视。相比之下,中线也就失去了它往日的繁荣。

二是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和长江流域经济中心的东移。到了南宋时期,中国经济重心彻底南移。经济重心南移一方面使北方政治中心更加依赖南方,另一方面,使得南方东西向的经济交流增加,由此带来长江流域东西交流的繁荣,长江真正发挥其“黄金水道”的作用。伴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在今湖北境内还有一个经济重心东移的问题。鲁西奇先生在考察汉水流域历史地理情况时,在其著作《区域历史地理研究:对象与方法――汉水流域的个案考察》中仔细分析了汉水流域诸城市的发展,认为:“襄阳、南郑和鄂州分别是这一时期(指七至十三世纪)汉水中、上、下游地区的中心城市,其中襄阳与南郑是汉水流域规模最大的城市。”“随着交通与流域经济的发展,汉口逐步成为全流域最重要的经济中心(它还是长江中游地区的中心),而襄阳、汉中则逐步降为地方性的中心城市。”

三是全国政治的长期稳定。入宋以后,中国再也没出现过长期分裂的局面。襄阳周围地理形势及交通条件的军事价值自然受到忽视。

四是东线交通的发展对中线的冲击。元代开通贯通南北的京杭大运河和海上漕运,直接沟通了北方政治中心和南方经济中心。东线已经是维持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大计,所谓“国家都燕,盖极北之地,而财赋之人,皆自东南而来”,东线有如人之咽喉,“一日食不下咽,立有死亡之祸”。这一时期每年漕粮都在200~500万石左右。中线由于东线的竞争,衰落的命运已无可挽回。

五是近代平汉铁路的开通对传统中线的冲击。这一线路彻底取代了途经襄阳的传统中线的地位。襄阳就是这样离开大家视野的。

参考文献:

[1]张文华.刘栋.运河与中国政治中心的变迁[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