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以学生为本做智慧型教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以学生为本做智慧型教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郭思乐教授倡导的“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教育理念,重新规划了教师和学生的分工,构建了新的教育教学模式,也引发了无数教育工作者的思考。以学生为本,不论是在德育还是在日常教学中,都需要教师用实际行动去践行。改变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唤醒学生的灵动思维,做一位智慧型教师。苏霍姆林斯基说:“我要关注的是,让我所培育的每一个孩子都成长为会思考、会探索的有智慧的人,让认识过程的每一步都使心灵变得更高尚,使意志炼得更坚强。”

以生为主体,尊重学生情感

“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每位教师都耳熟能详,但真正做到的人又能有多少?人们的眼睛总是关注着学生的成绩,关注着升学率,把学生当做存储知识的容器,想尽办法把知识填充进学生的头脑中。传统教育把教师置于教学的中心环节,教师对学生一点一点的教,要学生亦步亦趋,教不厌细,日清月结,把学生看成需要拉动的逆水之舟,而教师就成了牵着学生走的“牧羊人”。然而,教师却忽略了最重要的问题,一味填充知识的后果是短暂记忆之后的遗忘,只有把知识合理融进学生的大脑,才能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培养灵动的思维才是教育的最终使命。

而生本教育教师的角色应从师本教育中的“传授者”转变为“引导者”和“协作者”,其主要的教学工作必须依靠学生自己的思维、活动来完成,教师的帮助仅仅是激发和引导,教师的作用就像在点燃火把,而不是像过去的观念那样灌满一壶水。要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就要让每个学生都有所发展,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教师的智慧就表现在:精心设计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如何让各个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收获,并且能够乐意参与课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各种条件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思考、表现、创造以及成功的机会,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比如,课前布置前置性作业,将预习提纲前一天发下去,让学生们自主学习或复习知识,以便于构建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什么样的课堂是真正的好课堂?”想必这是每个教师都在思考的问题,教师不是导演,学生更不是演员,课堂不是在拿着现成的剧本演戏!只有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设计每节课,尊重他们的情感体验,调动他们的思维,才能达到更好的课堂效果。思考是智慧的火种,当一个人开始思考时,意味着智慧的火花已经点燃。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人到学校里来上学,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主要的还是为了变得更聪明,因此,它的主要的智慧努力就不应当用到记忆上,而应当用到思考上去。”

以生为本,倡导学生自我管理

生本教育提倡学生的自主管理,要求学生做到:思想自律,这是学生自制自理管理养成的基础;管理自制,这是学生自制自理管理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自我教育,这是自制自理管理的内化与升华。生本教育管理成为推进生本教育的利器,生本教育的管理应由“控制生命”转向“激扬生命”。老师的一个肯定与否定,会在孩子的心里留下深刻的印记。可是,一些教师并不知道这种影响力,有的还是在一次又一次地伤害着那些无辜的孩子!其实,教师一些不经意的言行,都有可能影响到孩子的情绪,以至影响到他们的成长。参加一次运动会,参与一次班干部竞选活动,一次节目表演,一次促膝谈心,都有可能让学生或高兴,或悲伤。老师们如果能够关注学生的感受,学生会更加喜欢老师,喜欢学校。“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每一个学生”,教育专家高金英教师的这句箴言深深的烙在了笔者心上,她用彰显着智慧的教育技巧唤醒了一个个懵懂的孩子。作为班主任,在班级的管理中,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灵。多一些方法,少一些专制;多一些温暖,少一些冷落。用教师人格的魅力去感染身边的学生,用爱心去沟通情感,用智慧去化解矛盾。

抓住了最好的教育契机,转变思路,笔者感受到了智慧的火花带来的惊喜。教育不能等待,也不能重来,时时刻刻关注学生的心灵成长,巧妙运用教育方法,帮助学生排忧解难,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为学生的发展创设良好的环境,让智慧成就教育,用教师的智慧去启迪学生的心灵。

结束语

所有的教学改革都要遵循教育原则,只有如此才会取得成效。作为一名教师,笔者想用最积极阳光的心态去感染学生,用最先进的教育理念去影响学生。无论教育如何革新,学生始终是教育教学的主体,关注他们的终生发展,培养他们思考的习惯,启迪他们的智慧,是教育教学的宗旨。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有学识的、善于思考的、有经验的教师,他一生都在为上好一节课而准备着。他的精神生活就是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头脑。他永远不会说:我的知识已经积累够用一辈子了。知识是活的东西,它永远在更新。知识也在陈旧和死亡,就象人有衰老和死亡一样。教师要成为学生的知识的源泉,就要永远处在一种丰富的、有意义的、多方面的精神生活中。”从教已有14年了,笔者从最初的青涩到现在的逐渐成熟,学习与思考将一直伴随着自己的教师生涯,“以学生为本,做智慧型教师”是笔者不懈的追求。

(作者单位:内蒙古包头市包钢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