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从林散之自书诗卷 谈其书法市场(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林散之自书诗卷 谈其书法市场(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二、林散之书法的作伪情况

林散之在世的时候,中国的艺术市场还没有真正的形成。他的书画公开的经营,完全是由国家的文物商店和友谊商店所垄断的。这些商业机构都是从他本人手中直接购买的作品的,不可能有赝品在其中。但是,这些商店中的林老书作的水平是良莠不齐的。我曾经在一家商店的库房中,看到百余张林老三尺单条草书,全为应酬之作一点也不精彩,虽然是真迹,但其艺术价值并不高。

在民间有很多林老书法的爱好者,他们通过各种渠道向林老求字求画。多数是用送礼物的方式来作为酬劳的。少数也有用现金到他家中购买的。在他去世之前,到他家中买一张三尺单条的价格是700元,但是可以挑选。比文物商店中所标价格要贵一些。

林老是菩萨心肠,有求必应。以南京地区而言,他送在外面的书作有不下5000张。因为流通量大、价格不高等因素,林老书法的赝品出现得比较晚。南京和安徽市场等地出现林老的假字,最早是在1990年左右。从目前市场上出现的林老的假字来看,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低仿;这些造假者的书法功夫较差,在仿写的时候对原作也缺乏细致的研究,使用的印章和印泥也很差。一天能仿写几十张,多在地摊上卖。也就十块、二十块一张。这些仿品,一眼望去就能够立辨真伪,不值得仔细的推敲。第二层次是中仿,中仿者多是有一定书法基础的人,有的人甚至是省、市书协的会员。他们对林老书法风格有初步的认识,往往根据一些出版物上发表的林老的典型作品进行仿制。有的是直接将原件用复印机放大之后,再用宣纸蒙在上面钩摹,有的则利用旧纸仿临。所用的印章多是经过刀修理过去的制版章,也有用电脑刻制的印章,印泥也是比较好的。这种仿品的水平较高,对外行或者是入行不深的人来说有欺骗性。所要的价格也是比较高的,往往在1000元以上。在拍卖会上经常能够见到,这些仿品多是仿三尺单条或者是对联。

现在则是花样品种多多,从林老的信札到诗稿无一不全。第三个层面是高仿,这些仿品的数量不多,但鉴定难度最大。很多收藏家都在这些高仿面前吃过亏。这些高仿者往往选择林老一个时期的典型风格,作为自己的模仿对象,刻意为之。如一位已经去世的梁君,专仿林老85岁后的草书,尤善写对联。林老此时的书法虽然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但因为年岁太高,有时写字意思虽在,然笔墨稍弱气息不惯。梁君就抓住这点大肆仿造,他对林老用笔和用墨的特点皆有研究,很多仿品真是下真迹二等。他自己私下卖这些仿品的价格就很高,有的甚至是真迹的三分之一。一些拍卖会上创高价的林老晚年草书,都是这位老兄的手笔。这位仁兄在作了林老几年字之后,忽得病故去。还有仿手,专门摹仿林老六七十年代的草书,此时林老的字多用干墨不带水,瘦硬通神笔力雄强。仿者刻意为之,居然有几分象。此外,更有仿者对林老的书风熟悉到信笔而为的地步,仿林老字的时候,脱手写来行气连贯。除了缺乏隶意之外,点画俱有几分神似。这些高仿品的价格在私下出手的时候比真迹要略低一点,很多老手因为贪图便宜,抱着侥幸的心理想捡漏子,结果是踩了地雷。还有一种伪好物,这里略说一下。林老喜欢用夹宣纸写字,有人将夹宣下面的第二层揭下来,填墨加印章再充作真迹往外卖。在旧时代的造假中也有这种方法的,也就是揭二层或者称之为“魂子”。笔者在鉴定林老的书法的时候,偶尔也遇到这类东西。

在目前书画市场如此火爆的情况下,林老的假字肯定还是会层出不穷的。怎样去鉴定林老的书法,也将是一场持久战。我们只有多看林老书作的真迹,多看、多想,多比较。退而求其次,也要多看他的书法集。你对林老的书法越熟悉,你上当受骗的可能性也就越小。最好自己能够动手写点字,特别是林老曾经用功较深的王羲之、李邕、王铎等历代名家的字,知其源流正变,才能真正理解林老书法的深度。

三、自作诗卷赏析

林老平生对求字者非常客气毫无架子,只要是身体还可以,就尽量地满足他们的要求。所以,作品存世的数量很大。但是,他的自作诗手卷的传世量却是少之又少的。这里给大家介绍的林散之草书卷,所书写的是他论书、画十首,系统地阐发了他的书画美学观。可视为他晚年对书画艺术的定论,是研究林散之书画美学思想的珍贵的第一生材料。书写此卷的时候,林老已经是85岁的高龄,他的书法在这个时期已经是炉火纯青,进入了化境。由于,此卷是书自作诗心手双畅,真是达到了古人所说的不激不励而风规自远的境界。

古人说诗言志,林老作诗往往是触景生情有感而发之作品,没有旧时代诗人为诗而诗,无病的通病。这十首诗是他在江苏美术馆,首次举办画展后有感而发赋诗言志。关于这次展览的情况,林散之先生的长子筱之先生为此卷所作的题跋中,对此作了回忆,现抄录如下:

80年代在江苏美术馆,举办一次林散之三代书画展,作品全以山水画出现于展厅。先父不喜欢自己开书画展,怕遗笑于时人,经常谓:书画展能成功还好,若失败了再想挽救声誉一生都可能来不及了,他经常以此语告诫后代人。

先父平时作书不拘于看帖读碑,学前人遗迹,平时对眼外事物,以公孙大娘舞剑之法吸收书道之变化和精辟之处,书中谈到写字不能拘于一格,毕生要辛苦于学习。山光姿态,玄武风月,甚至于电光、醉打蒋门神的气概和书剑结合刚柔一气。以上都是他一生书法成功的外来因素,非终日孜孜于临帖者所可及也。

林筱之先生在题跋中,特别提到他对展览的态度。对我们后来者的启发尤多。凡书法家、画家,没有一人不想快办展览的。有的书家个人的面貌还没有成熟的情况下,就忙着出书、办展,盲目地相信通过炒作就可以出大名。而林老却对办展览非常地慎重,平生只办过一次展览,而且是在年过八旬之后。他认为在自己的书法、绘画风格没有成熟的时候,办展览是不妥当的。事实也是这样,有的书家在办展后给内行留下了很坏的影响。直接地影响到他今后的前途和发展。我们今天重温林老的告诫,反观今天的书坛上的那些急于成名者,不是有针乏的作用吗?

这十首诗中有的说南京的风景,有的写对儿、女的期望。细细读来首首皆妙,但最合我心者是这两首,反映出林老和一般书家的迥然不同的心态和创造观。

玄武湖中春似海,石头城上月如钩,不辞笔墨荒凉甚,同向风光真处求。

能从柔道悟刚强,传夜匡床梦电光,多谢深情女奇子,始终不弃姿三郎。

这两首诗,说的是眼前的风光。看似平常,甚至连电视剧中内容,在诗中也出现了。这是一般的诗家所不愿为之的,弄得不好会很俗气。而林老的诗却以俗为雅,自铸新词。他的诗是学习宋代杨万里的,杨万里的诗清新自然不掉书袋。诗中充分表现出,林老对书法的理解和认识,以及如何从自然、社会、人间百态之中吸取营养,融汇到自己的书法创造之中。古人说诗言志,通观此诗林老天真烂漫童心未泯的形象,又活脱脱的出现在我们的面前。

林老曾经说书法家是需要不停变化的,变则生不变则死。他的书法实践就是最好的证明,他的字是三年一小变、五年一大变。在不断地自我的突破和超越中,艰难地前进着。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他的书法还在向前继续发展。这件书法是他85岁时的作品,此时林老已经到人书俱老的境界,其用笔水晕墨涨、浑厚华滋,又如泥中行车一波三折。看似平常,但是仔细玩味却笔笔精到无懈可击,体现出他的书学修养已经无迹象可寻。

林老讲,我的字是能够站几百年不倒的,我不和时人争名而是和古人争一席之地。细观林老的这卷书法,和古代大家的水平相比,其水平是不相上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