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肖邦与他的波洛涅兹舞曲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肖邦与他的波洛涅兹舞曲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弗里德里克・肖邦(1810――1849)是波兰伟大的作曲家、钢琴家。肖邦不仅是十九世纪上半叶浪漫主义音乐的典型代表,而且是后来欧洲各个民族乐派的先驱。被世人誉为“钢琴诗人”。

肖邦把波兰民间音乐融进了自己的创作,使波兰民族特有的波兰舞曲(即“波洛涅兹”舞曲)屹立于世界音乐之林。肖邦弘扬本民族音乐并使之汇入世界主流文化之中的做法,对各国民族乐派的创立和发展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波洛涅兹舞曲”舞曲作为肖邦作品中最富有民族性格的作品之一,其最初所包含的意义仅仅是人民期望通过欢快的舞蹈来忘却艰辛的生活,去憧憬美好的未来,肖邦把这一思想升华到了更高的层面。肖邦生前一共出版了8首波兰舞曲(含《幻想波洛涅兹舞曲》),去世后又以OP.71出版了3首,加上去世后陆续发现的,总计有17首。这些波洛涅兹舞曲包括:

1. 升C小调,OP.26.1,OP.26的两首作于1834―1835年

2. 降E小调,OP.26.2,又名《西伯利亚》和《革命》

3. A大调,OP.40.1,OP.40的两首作于1838年

4. C小调,OP.40.2,此首情绪上过于忧郁,但比《军队》更富情调。

5. 升F小调,OP.44,作于1840―1841年,呈献给德・波渥公爵夫人。

6. 降A大调,OP.53,这首作品的标题为《英雄》,被认为是肖邦作品中的顶峰。

7. 降A大调,OP.61,幻想波兰舞曲,作于1845―1846年,呈献给维勒夫人。

8. D小调,OP.71.1,OP.71的3首属肖邦少年时代作品,,此首作于1825年(15岁)

9. 降B大调,OP.71.2,此曲作于1828年(18岁)

10. F小调,OP.71.3,作于1828年(18岁)

11. G小调,无编号,此曲为肖邦逝世后发现的遗作,约作于1817年,呈献给肖邦父亲的弟子史卡尔贝克伯爵公主。这是肖邦7岁时创作的第一首钢琴曲。

12.降B大调,无编号,肖邦逝世后发现的遗作,作于1817年,

13.降A大调,作于1821年,肖邦11岁时的作品,呈献给他的钢琴老师。

14.升G小调,无编号,作于1822年,呈献给索菲・杜邦夫人。这是肖邦开始显示自己创作个性的作品,

15.降D小调,无编号,作于1826年,

16.降G大调,无编号,作于1829年,为肖邦第一次赴维也纳之前所作。

17. 降E大调,华丽的大波兰舞曲,OP.22,作于1830―1831年,呈献给狄斯特男爵夫人。

我认为肖邦波洛涅兹舞曲按照肖邦的成长历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下面四首作品可以代表。

肖邦年轻时代的波洛涅兹舞曲风格是与舞曲体裁保持联系的辉煌的音乐会波洛涅兹舞曲。

他的降B大调(作品第71号之二)与d小调(作品第71号之一)作于1825年(15岁)属肖邦少年时代作品,这个时期的波洛涅兹舞曲是以雅致的技巧为主。曲风庄重并华丽。音乐形象光彩,绮丽以雅致的技巧性为主。以d小调(作品第71号之一)波洛涅兹舞曲为例。它的音乐风格雅致,篇幅中等,音乐织体丰富多采,还有肖邦所喜用的精雕细镂的装饰音和音响丰满的技术。开头用四个小节逐级攀升的音级,和弦作为整曲的引子部分,音乐语言简洁,并富有画面性。中间部分运用了大量的装饰音和三连音使曲子听起来精致,细美。

然而,在肖邦流亡国外之后,其创作就与这些充满明朗欢乐色彩的早期波洛涅兹舞曲有些不同了。他在保留波洛涅兹舞曲的三拍子进行时赋予了舞曲深刻的爱国主义情操,时时地流露出对祖国的深深眷恋和对侵略者的坚决反抗。在艺术性上也更发挥了钢琴乐队性的效果和戏剧性的宏大气势。当你在听肖邦的某些波洛涅兹舞曲的时候,你好像看见果敢奋起反对人的命运中所遭遇的一切不平和反对蛮横的人们那种坚强有力的步伐。这时,肖邦的伟大的祖国精神复活了。它是在悲怆着祖国的苦难,同时也是在号召自己的同胞,不甘心受到压迫的人们,站起来去为自己美好的未来奋斗。其中A大调,OP.40.1,作于1838年,呈献给于勒 丰塔纳先生。这首充满了战斗性,民族性的英雄性的作品成为肖邦的波洛涅兹舞曲创作的巅峰之作被人们称为“军队”波洛涅兹舞曲。因主题旋律的性格之故,是肖邦创作的最华丽灿烂的波洛涅兹舞曲。李斯特评介此曲构成与情绪很像韦伯的《E大调波兰舞曲》,鲁宾斯坦解说:“此曲表现了波兰的伟大,”3段体,第一段A为A大调,B为E大调、升G大调、A大调;第二段C为D大调、降B大调及C大调的经过转调,D为D大调;第三段为第一段反复。

1842年肖邦又创作了的降A大调波洛涅兹舞曲(作品.53)。这首同样著名的43拍的降A大调波洛涅兹舞曲(作品.53),是复三部曲式结构。呈献给雷奥。3段体,主题有管弦乐器演奏的雄浑性格。第一段为序奏,降A大调、F小调、C大调、降E大调、F小调、A大调;第二段为E大调、升D大调,经降D大调的各种转调到G大调,G大调各种转调再到降A大调;第三段为降A大调。

音乐形象非常突出,明确,简练。乐曲的开头有一个简明刚毅的引子,用快速疾驰的半音进行,和声的变换强调出主调的进行。接着第一部分出现右手的高声部似乎号角声一般,坚定的三度音程配合着左手八度大幅度的跳跃,战场上英雄的形象顿现眼前。第56小节至63小节新的乐思的出现,好像人们低声吟唱着家乡的旋律,此时乡情浓厚,左手也出现了波洛涅兹舞曲最基本的节奏性,仅八小节。之后光辉的英雄形象再次出来,仿佛家乡的节奏给予了英雄坚定胜利的力量和信念。第二部分它的中段艰深的技术成为钢琴演奏家的试金石。左手快速的八度进行和右手的旋律刻画出了战争的场面,我们似乎能听到战马由远及近的马蹄声,能听到战士们刀枪顿挫的声音。这段音乐一直向前,逐渐强大,最后扫平一切障碍。第三部分又回到降A大调光辉的英雄形象以三和弦出现,比第一部分的更加光亮坚定,胜利的英雄出现在我们面前。就如我们前面所说,肖邦在艺术性上也更发挥了钢琴乐队性的效果和戏剧性的宏大气势。在降A大调波洛涅兹舞曲(作品.53)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它把画面性与深深触动听众心弦的感情结合在一起。在我们的脑海中展现了强大的,不可摧的民族精神。

作为肖邦晚期作品的代表,幻想波洛涅兹舞曲(作品.61)在其波洛涅兹舞曲中占有特殊地位,作于1845―1846年。它是综合了波洛涅兹舞曲的特点和幻想曲特点的一种体裁形式,其节奏上遵循传统波洛涅兹舞曲,但又具有自由洒脱,浮想联翩的曲风,曲式结构要比肖邦其它波洛涅兹复杂的多。这一时期的肖邦病情恶化,这些都无形中隐现在乐曲中。前苏联理论家索洛甫磋夫在《肖邦的创作》一书中这样说:“有些即兴式的乐思的流露,优美的旋律与和声奇巧的节奏交织,使波洛涅兹舞曲的明显轮廓消失了。在幻想波洛涅兹舞曲中,我们看不到肖邦成熟期的波洛涅兹舞曲通常所有的简练而突出的音乐形象对比,这里的基本主题之间,不仅在音调上,而在情调上都非常的相近。但是它们的发展产生了相当鲜明的对比:占优势的忧郁幻想的色彩与戏剧性的因素形成对比。这就使幻想波洛涅兹舞曲与肖邦的叙事曲,尤其是f小调叙事曲相近。”

幻想波洛涅兹舞曲(作品.61)结构复杂,旋律线条曲折,节奏交织变幻莫测,使人不容易抓住作曲家的思路。它的幻想性远远高于波洛涅兹舞曲本身。首先我们看它的曲式分析:

引子(1-)A (24-) A1(43- ) B(66-) A2 (94-) C (116-)D (148- )E ( 181-) 引子的回忆(214-)E1(216-) A3(242-) D (249-)结尾(268-288)

幻想波洛涅兹舞曲开头有一个很长的引子,引子以和声的进行,以及分解和声的经过音缓慢地进入主题,引子浪漫,有幻想的意境。正如索洛甫磋夫在《肖邦的创作》中所说:在听众眼前浮现出弹唱诗人,说唱家的叙事诗的形象,弹唱诗人拨弄着他的简单乐器的琴弦,开始叙述自己的故事。引子把听众导入将要开始的浪漫主义叙述的总的气氛中。刚强的戏剧性的音调被忧伤沉思的音调所代替,好像说唱家沉入幻想地“拨弄着琴弦”,奏出从容不迫的音型,这音型进行在高音区逐渐沉寂。A部分开始左手用波洛涅兹特有的节奏性给以铺垫,展开右手叙事般的旋律。旋律不断攀升,由单音的进行变成和弦的进行渐强,壮大。B段波洛涅兹的节奏贯穿在其中。A2左手特有的波洛涅兹节奏被三连音代替,浪漫,幻想的特性显现出来。D段右手歌唱般的旋律忧伤浪漫,这时波洛涅兹的特有节奏在这里消失了。E段波洛涅兹节奏又重新展现中间有一个连接部分,两小节引子的回忆展开了新的乐思。E1快速的六连音进行好像漩涡一般,让人迷茫不知所措,最后十六分音符的上行连接给人胜利的希望。D明朗的大调,有力的和弦揭示了必胜的信念。结尾同样是凯旋式的和弦带有波洛涅兹式的变化性节奏是肖邦对于自己信念的坚持和肯定。

以上介绍的四部波洛涅兹舞曲分别代表了肖邦波洛涅兹舞曲创作的不同阶段,我们由此可以感受到肖邦赋予音乐的力量,他借助音乐抒发和表达着自己对于祖国,对于人民最真挚的情感。不同时期的不同作品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不相同的波洛涅兹舞曲的魅力。它表现了“人民的灵魂”。他是19世纪30-40年代波兰爱国人士的民族解放思想的最天才的表达者。在此我们向伟大的艺术家致敬。

参考文献:

1. 《别林斯基文选》三卷集第二卷

2. 《肖邦传》李斯特 著

3. 《肖邦的创作》俄 索洛甫夫 著

4. 《如何诠释肖邦的平稳的行板与降E大调波洛涅兹舞曲》波兰 雷吉纳.斯门江卡著

(作者单位:郑州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