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海明威《战地钟声》人物形象的塑造与特色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海明威《战地钟声》人物形象的塑造与特色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战地钟声》原著小说作者、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在任驻欧洲通讯社记者期间就和西班牙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对西班牙斗牛士的那种“硬汉”精神特别赞赏。在《战地钟声》中,作者塑造了三个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本文主要针对这一人物形象塑造方式与特色进行分析。

关键词:海明威;《战地钟声》;人物形象特色

海明威是“迷惘的一代”的代表,非常擅长用冷峻的表现风格来诠释男性色彩的孤独,在《战地钟声》中,海明威塑造了三个具有代表性的人物,特色鲜明。

一、海明威与《战地钟声》

《战地钟声》作为海明威的代表作之一,是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基础改编而成的一部作品,这部长篇小说反映的是美国人参加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事实。这部小说被当时的西方文学界誉为“海明威最好的小说”。在这部小说中,不仅可以看出海明威构造人物的独特之处,也深刻的反映出了反法西斯的主题,《战地钟声》中鲜明而生动的人物形象是这部长篇小说最吸引人的亮点。作者海明威本人的身上就有一种不服输的精神,所以在海明威所写的大部分小说中都有一个具备硬汉色彩的主人公。《战地钟声》中的主人公―乔丹,就是一个具备硬汉精神的人物。小说中,乔丹在执行自己的任务时是毫不畏惧的,不管在他面前出现了多困难的任务,乔丹丝毫不会退缩,总是勇敢的去面对。虽然在小说的结尾,乔丹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但是,乔丹身上所展现出来的勇气以及无畏的英雄气概依然十分让人崇敬。《战地钟声》中所塑造的乔丹的形象也正是海明威自己的化身。海明威小时候就对冒险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在冒险的过程中,海明威的身上具备了一种绝不服输的精神;随着海明威渐渐长大,战争爆发,海明威便无所畏惧的走上了战场,那些在战场上的经历则更加磨练了海明威的意志,他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到了海明威中年的时候,他又一次踏上了战场,只不过这次是以战地记者的身份,在海明威做战地记者期间他创作了《永别了,武器》以及《战地钟声》等多部小说。也正是因为海明威小时候的经历以及他长大后两次上战场的体验才让他可以成功塑造出小说中具有硬汉色彩的主人公。在海明威的笔下,每一个人物都是有着特定的社会意义与社会价值。

二、《战地钟声》中的人物特色分析

《战地钟声》有三个鲜明的人物形象。一个是小说当中的男主人公―乔丹,另外两个是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比拉尔和马利亚。乔丹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大英雄,他身上的英雄主义色彩贯穿了整部小说。乔丹身上有着一种强大的英雄气魄以及敢于牺牲自己的精神。乔丹为了追求和平毅然决定放弃自己在国内安稳的教书生活,投身于处于战争中的西班牙。虽然西班牙不是乔丹的祖国但是乔丹心中有着自己的信仰,乔丹信仰共和国,而战争恰恰发生在他所信仰的共和国中,所以即使让乔丹冒着失去生命的危险,他也要投身于战争之中,从这一点上又可以反映出乔丹是一位国际性的大英雄,他为了自己心中的理想甚至甘于放弃自己的生命。他不仅是一位具有英雄气概的人物同时他也是一个为世界和平而战的大英雄。通读过《战地钟声》以后就可以发现,乔丹的身上有着非同寻常的毅力。在乔丹接到炸桥的任务之后,他没有一丝一毫的畏惧,坦然接受。乔丹在战争当中并不看重自己的生命,整个世界的和平才是乔丹最看重的事情。即使知道完成炸桥的任务会失去自己生命但乔丹还是用自己勇气、生命为代价出色完成了任务。

比拉尔和马利亚是小说中出现的两名女主人公,她们并不是男主人公的陪衬,她们的身上也同样有着鲜明而又独特的性格色彩。她们在战争中的遭遇正是当时社会上所有女性在战争中遭遇的真实写照,同时海明威对比拉尔和马利亚的描写也反映出了海明威对战争中女性的同情。在小说中,比拉尔身上有着比男人更加强大的勇气,她作为一名母亲,她身上表现出独具特色的女性魅力。另一位主人公马利亚,她也是对和平有着极度向往的女性,虽然她的身体在战争中受到了很大伤害,但是她并没有因此就开始堕落,她依然坚持为了和平而奋斗,她的内心极为强大,也只有拥有强大内心的女性才能在那样恶劣的社会环境中一直坚持为自己的理想奋斗。

三、结语

海明威小说当中独具特色的主人公形象对世界文学史上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通过赋予人物独特的形象特征更好的表现出了小说的精神内涵,通过独特的人物所反映出来的硬汉精神不仅适用于战争年代,同时也适用于我们当下社会,值得去我们借鉴和学习。

参考文献:

[1]李晓琴.海明威作品中的硬汉形象与女性人物对比分析[J].时代文学(理论学术版). 2007(07).

[2]黄青.海明威的双性视角--女权主义批评视角下对海明威的女性解读[J].理论月刊. 2011(09).

[3]韦朝晖,吴俊.海明威研究在我国--21世纪前12年的研究状况[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 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