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民生新闻采访线索的获取途径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民生新闻采访线索的获取途径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近年崛起的民生新闻,以关注教育、医疗、就业和住房等民生内容,契合了我国转型期民众的利益诉求,成为广大受众关注的焦点,民生新闻也因此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媒体生存和竞争的利器。另外,民生新闻是一个新事物,对其定义理论界都还莫衷一是,因此,对民生新闻采访规律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新闻线索是提示新闻的信号。它向你传递一个信息,告诉你哪里有新闻,或者已经发生,或者正在发生,或者即将发生。”“记者采访新闻,从具体操作来看,一般是从发现和掌握新闻线索开始的,然后再进入采访过程,依据新闻线索一步一步弄清全部新闻事实,写成新闻报道。因此,发现和掌握新闻线索这一步,关系着采访工作的其他环节。这一步迈好了,对做好整个的采访工作都有重要的意义。” ①这是新闻线索在新闻采访中地位的普遍规律,新闻线索在民生新闻采访中的地位毫无疑问是符合这个普遍规律的,而且新闻线索在民生新闻采访中的地位比在一般新闻采访中的地位还要重要。

首先,从传播内容的角度来说,“时政新闻采访可以去党政领导机关找线索,法制新闻采访可以从政法部门得到相关信息,经济新闻采访则可以在经济系统的管理部门获取有关情况,教育、卫生、科技、体育、文艺等新闻的采访也可以从各主管单位寻找到消息源。” ②然而,民生新闻的内容涉及时政、经济、科技、体育、教育、卫生、文化等诸多领域,其新闻采访线索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仅仅走访这些领域的领导机关或主管部门是很难获得民生新闻采访线索的,因为民生新闻内容的着眼点是普通民众的生存、生活和生存状态等内容,不是时政、经济、科技、体育、教育、卫生、文化等任何新闻中的一类。比如,“南京零距离”在2006年4月3日报道的新闻《刷卡购药价格有“鬼”》就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卫生新闻,而是一条典型的民生新闻,记者仅仅到卫生主管单位是不能获得这条新闻线索的。况且,如果没有其他消息源的话,记者也根本不知道在哪个领域可能有民生新闻发生。所以传播者务必苦心孤诣地在各行各业的普通民众中长期地经营可信赖的新闻来源,方可获得稳定的民生新闻线索,从而有可能顺利地进行民生新闻采访的后续环节。

其次,从受众的角度来说,时政、经济、科技、体育、教育、卫生、文化等新闻都有社会身份背景相对清晰的受众群体,他们关注什么、需要什么,传播者大体上是能够确定的,并能够从相关的部门、文件、政策、法规和媒体报道中获得相关的新闻线索,同时,获取新闻线索,不需要很高的机会成本。而民生新闻的受众却涉及社会各个阶层的普通民众,是一个身份背景相对模糊的、概念宽泛的群体,他们关注什么、需要什么,传播者只有在受众中尽可能地经营新闻信息源,并在审视众多新闻信息源初步的线索信息、分析受众的前馈和反馈信息的基础上,才能获得较有价值的新闻线索。

最后,从传播环境的角度来说,时政、经济、科技、体育、教育、卫生、文化等传统意义上的新闻报道,一般来说,是体制内的行为,大都能够得到体制的保护和相关部门的积极配合,获得新闻线索的成本比较低。相较之下,对民生新闻报道的体制保护处于较边缘的状态,常常得不到相关部门的有效配合,因此,获取新闻线索的成本往往较高。另一方面,传播者如果不主动经营民生新闻的消息源,竭尽所能地去获取新闻线索,民生新闻的采访往往寸步难行。

既然民生新闻线索这样重要,那么记者在民生新闻采访运作过程的开端就要解决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有效地获得民生新闻线索。民生新闻线索到底从哪里来?“记者要获得新闻线索,应先了解一下线索的来源。从总的来说,线索来源于人们的社会实践。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为我们的新闻报道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因此,到实际中去,到群众中去,到新闻的‘源头’去,这是发现和获得线索的根本途径。” ③民生新闻受众是各行各业的普通民众,其报道线索尤其要到实际生活中、群众中和新闻的源头去寻找。具体说来,获得民生新闻线索主要有以下三条途径:

一、新闻热线

“(新闻)热线,从本义上说,只是新闻媒介物力资源一个小小的组成部分。不过,热线作为媒介与受众、与市场直接沟通的平台,其存在的意义远远大于普通的物力资源,与新闻信息资源、新闻受众资源等紧紧相连。”“在媒介竞争日趋白热化的今天,各媒体也越来越认识到热线资源的重要性,在热线资源的争夺上也越来越激烈,新闻报料奖金数额的不断攀升就是一个例证。”④媒体特别是报道民生新闻的媒体开设新闻热线的宗旨,无疑是借助分布在各个领域的新闻发生现场的广泛的受众有效地延伸记者的新闻触角,获取新闻线索,特别是独家的、第一时间的新闻线索。新闻热线是记者获得民生新闻线索的最主要的途径,因为民生新闻从量上来看排在首位的就是突发性事件,如果没有通过新闻热线这个主要的方式让记者在第一时间获得新闻线索,采访这样事件的民生新闻是没有办法进行的。比如,“南京零距离”2006年4月3日报道的《拾荒女路边分娩多亏好心人》,如果没有提供给记者及时的新闻线索的主要方式――新闻热线使其在第一时间到达新闻事件的现场,这条新闻中的现场情景是根本不可能拍摄到的。

1982年元旦《羊城晚报》第一个在我国正式开通24小时报料热线时,“热线”仅仅意味着热线电话,而随着这二十多年来的信息技术革命的实现,“热线”的含义就变成广义的了,主要是热线电话,另外还包括电子邮件、手机(可用其发送照片)、传真、BBS论坛等新媒体方式。例如,“南京零距离”、“1860新闻眼”向民众提供了新闻热线电话,并且在“西祠胡同”网站上建立了“南京零距离”和“1860新闻眼”论坛,众多网友在这些论坛上提供民生新闻的话题或线索,比如,建邺区文体路中段的违章建筑和噪音的问题,假耐克在雨花巷出现的情况等。上世纪90年代都市类媒体出现以后,热线电话、热线新闻日益增多,新闻源得以拓展,热线新闻占据着媒体新闻的“半壁江山”⑤,比如,有人做过统计,一周内,北京各主要都市报的热线版新闻有80%来自热线报料,其中《北京晚报》热线新闻部每天24小时有一百多个热线电话,95%来自群众日常生活的社会实际。⑥就连新华社也在2004年6月1日开通了新闻热线,对每一条有新闻价值的线索都高度重视,安排记者在最短的时间内采访、调查,并专门开辟“核实新闻”专栏对其进行报道,更全面地反映普通民众最关心的热点问题。⑦南京的各个民生新闻栏目都十分重视新闻热线,让普通民众提供新闻线索。新闻热线简直成了这些民生新闻的生命线。其中,“南京零距离”设有4部热线电话,并招聘了10个接线员通宵值班,24小时接听电话。如果新闻播出了,其新闻线索提供者可获得50元―1000元的信息费,这更增大了热线电话的拨打率,以致“南京零距离”有一半的新闻来自市民提供的热线线索。“直播南京”有7部热线电话,每天平均接到300多个电话,有价值的最少有50多个,做成新闻的亦有20个上下。因此,其记者的消息十分灵通,在事故的报道中比相关的职能部门的人员往往还要早到。⑧新闻热线提供的线索使媒体在民生新闻的资源竞争中出奇制胜。

既然新闻热线在民生新闻报道中这样重要,那么我们有必要探索经营新闻热线的规律。比较可行的做法是,首先弄清楚普通民众报料的心理或动机,然后在此基础上寻找对策。普通民众报料的心理或动机,第一是受经济利益的驱使,有奖报料;第二是为了获得基本的生存空间,投诉在生活和工作中遭遇的不公正待遇;第三是曲折地实现受众参与传播和其他社会事务的愿望,满足参与意识和好奇心。⑨因此,我们经营新闻热线相应的对策:对提供民生新闻热线者给予稍高于大多媒体的奖励;认真地落实受众的投诉和求助,或直接答复,或曝光,或写内参,或找相关部门解决;按线索的新闻价值,实事求是地对待受众的新闻热线,或编发应答式的集纳短消息,或通过记者采访后播发中等篇幅的新闻,或对多条类似的新闻线索进行分析,如果有较大的新闻价值,通过采访策划写成深度报道体裁的民生新闻,以使受众参与传播和其他社会事务的愿望得以实现,受众的好奇心得到满足,最终使受众拨打新闻热线欲望或动力与媒体的民生新闻报道之间形成良性循环。

二、从信息员到新式通讯员――特约记者

通过新闻热线为民生新闻媒体提供新闻线索的人,其提供线索的行为是随机的,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而另一类为民生新闻媒体提供新闻线索者的行为则是稳定的,这类人就是由民生新闻媒体招聘的信息员。民生新闻媒体通过招聘一定数量的信息员,合理地分布在媒体覆盖的区域,从而形成自己的信息网络,获取尽可能多的新闻线索。在这方面“南京零距离”做得比较好,它曾在南京的几家纸质媒体上登出招聘百名信息员的广告,包括机关干部、学校师生、出租车司机、饭店老板以及退休老人等数千名市民前来报名应征,他们年龄最大的83岁,最小的才5岁。最后从中选拔了1000名作为其信息员,他们遍布南京的大街小巷,及时将其身边发生新闻的线索源源不断地提供给“南京零距离”,有的自己或同家人一起分析社会现象为媒体提供采访选题。比如一位信息员提供关于一个盗车销赃团伙的新闻线索,提供了团伙准确的活动地点等规律,以及这伙人的外貌特征,并为记者采访的安全考虑详细地建议以现场的几个修车摊点为采访的掩护地点,使记者的采访报道得以顺利进行。“南京零距离”为揭开隐藏在民工自戕事件背后的黑幕报道《民工兄弟,你怎么了?》就是记者在一位民工信息员的配合下,以其亲戚的名义混入工地,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中与民工同吃同住20余天后所做的三集系列民生新闻报道,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不但解决了有关民工的工资,还促使南京市出台了严禁拖欠民工工资的文件。⑩由以上的事例可以看到信息员在民生新闻采访中的重要作用。

信息员中的某些人具有了一定的实践经验以后,通过选择和进行新闻采写初步知识的培训,这些信息员就会变成民生新闻媒体的新式通讯员――特约记者,“今年60岁的余全民是特约记者中年龄最大的一位。从普通工人岗位退休后,他迷上了‘零距离’节目,之后又一步步地由信息员、通讯员再到特约记者,一发不可收拾”。民生新闻采访中的特约记者不同于传统的通讯员,他们或可称为新式通讯员。传统的通讯员一般是行政企事业单位的新闻干事,具有行政背景带来的宣传特性,并比较缺乏提供新闻线索的主动性。而民生新闻报道中的特约记者或信息员则不同,他们类似于西方的自由撰稿人,不属于民生新闻栏目的工作人员,只给媒体提供稿件,编辑还可给他们分配采访任务,他们常被称为或视为民生新闻媒体的“编外部队”。民生新闻报道的特约记者,既为报道提供新闻线索,更为媒体提供初步的新闻毛坯或半成品,在民生新闻报道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三、蹲点民生新闻的集散地或经营民生新闻的集散地

记者在民生新闻的高发地带即民生新闻的集散地蹲点守候民生新闻线索也不失为一个获取民生新闻线索的好办法。民生新闻的高发地带通常有医院急诊室、派出所、车站、民政部门的婚姻登记部门、公安110、火警119等部门或地点。记者常常在这些地方蹲点或与相关的职能部门搞好关系,往往会在第一时间得到十分有新闻价值的民生新闻线索。

在民生新闻栏目之间竞争日益白热化的今天,为了避免新闻同质化,在竞争中取胜,争夺现有的新闻资源是相当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民生新闻媒体要开拓和经营自己的新闻信息源,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民生新闻栏目才有获得独家民生新闻线索的可能性。在这方面浙江《今日早报》经营新闻线索的做法值得借鉴。该报研究了杭州市的数百个居民区,在其中15个地段和居委会干部能力强的居民区现有的活动场地的基础上建茶室。报社为每个茶室配备了联系记者,他们定期到茶室这个社会最基层和普通民众汇聚的地方,去了解居民及其干部的所想和所做,通过与居民或居民干部的交谈沟通,记者知道了居民即最大多数的普通民众的关注焦点和企盼有关部门解决的关于生存、生活、生存状态、发展前景的相关信息,从而获得了大量的新闻线索,再通过相应程度的采访,获得了很多有价值的民生新闻。他们将早报茶室经营成了民生新闻的集散地。 当然,采访民生新闻的记者还可以同传统新闻记者一样,从党政部门和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传统通讯员、文件或其他媒体等处获得“国计”方面的信息,然后从一个角度介入,从“国计”和“民生”的结合部上做文章,往往能获得大量普通民众高度关注的独家民生新闻报道。

注释:

①蓝鸿文:《新闻采访学》(第2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第2版,第264页

②罗以澄:《新闻采访新论》(修订本),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3月第1版,第320页

③梁一高:《现代新闻采访学教程》,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1月修订版,第254页

④蔡雯:《新闻报道策划与新闻资源开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第335页

⑤王华、高骞:《媒介热线新闻的传播学解读》,《传媒观察》,2005年第5期

⑥李冬明:《从整合到深度整合――都市类报纸新闻热线信息资源开发有待深化》,《新闻传播》,2005年第11期

⑦王华、高骞:《媒介热线新闻的传播学解读》,《传媒观察》,2005年第5期

⑧陈正荣:《电视第三次浪潮――解析“南京现象”》,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第63页

⑨蔡雯:《新闻报道策划与新闻资源开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第340页

⑩左顺荣:《观众也是新闻传播者》,《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3年第11期

(作者单位:湖南女子职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