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重庆清溪窑“似汝类钧釉”瓷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重庆清溪窑“似汝类钧釉”瓷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重庆清溪窑在历史文献中未见记载,它在1976年修公路时被发现,是四川盆地古瓷窑中发现较晚的宋代瓷窑。于1990年、1992年进行过两次发掘,仅发掘400平方米。因此,现在人们对它的了解还是很不够的,甚至还觉得它有几分神秘。然而它的许多优秀作品却令人耳目一新,尤其被考古界和藏家称为“似汝类钧釉”的瓷器,更是别具特色。从图1可以看出这种宋瓷的大概模样。有人说它冰晶玉洁、柔美如月,也有人说它靓如九寨晴空。甚至有的藏家认为它是重庆涂山窑体系中的巅峰之作。虽然这些描述带有一些激彩,但是这类瓷器从总体上看确实较为精美,没有一般老窑常见的粗盆、糙罐一类的器物。

早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时候,成渝地区施工中就曾经发现过这类瓷片。当时有人误认为是汝窑,更有人觉得,也许它跟谜一般的柴窑有些关联。1991年9月18日遂宁南强镇金鱼村村民王世伦在自家菜地挖坑时挖到的宋代窖藏中,有985件龙泉、影青等青瓷,其中就有10件“似汝类钧釉”盏(图2),后来经考古专家考证,尤其是在1992年12月对清溪窑进行了第二次发掘之后,确认这10件盏为宋代清溪窑器物。把它和非常珍贵的南宋龙泉、湖田影青等瓷器藏放在一起,可见当时精通瓷器的藏主对它的珍视程度。近些年来,随着遂宁青瓷博物馆的开馆以及到北京故宫举行“四川窖藏文物精品展”等,让人们在欣赏精美宋龙泉、影青等瓷器的同时,也认识了清溪窑“似汝类钧釉”瓷。

图3是清溪窑“似汝类钧釉”斗笠盏,为典型的宋代造型。我们称之为“似汝类钧釉”瓷,只是说它的釉跟钧、汝有些类似,而它的胎体则跟钧、汝毫无共同之处。清溪窑这种瓷的胎体十分细致、密实,色为灰白或白,含硅铝较高,膨胀系数较低,修胎相当工整。釉色晶莹剔透,黄中泛蓝,蓝中闪红,开冰裂纹细片,如图4所示。由于胎体和釉层的膨胀系数筹异较大,所以有时有脱釉现象。此外,为了便于包金银,故多芒口。偶见残存银边者,银边较宽,银层较薄,银层与瓷体之闻似乎有漆类粘接物。也有不芒口的这类清溪窑器物,显得格外精细(图3、图5、图6)。可惜清溪窑没有承接唐代邛窑创造并大量使用的芝麻钉支烧技术,足圈内无釉,显得美中不足。清溪窑这类瓷器中釉水最好的,要算图7-1所示的盏了,釉色之美几乎达到了极致,说它“靓如九寨晴空”实在也不为过。在不同光照环境下,它呈现的色彩也有所不同(图7-2),这是这种釉的特点之一。清溪窑这类瓷器中还有一种类型,造型很像金银器,胎体很薄,釉面银灰、温润、少开片(图8),看上去十分典雅,这也许就是所谓的“柔美如月”吧!

在清溪窑“似汝类钧釉”瓷器中,除了已谈过的瓶、盏、盘外,还有碟、杯、钵、洗、壶、炉等(参见图9、图10、图11)。图10所示的清溪窑壶很有特色,釉色晶莹剔透,令人爱不释手,应是文人雅士或权贵人家的酒壶。清溪窑的盏较多,不一定都是茶盏,一部分小盏可能是酒杯。较为少见的器物是梅瓶,清溪窑这种釉色的器物通常都小巧玲珑,目前尚未见到比梅瓶更大的器物。

关于清溪窑“似汝类钧釉”瓷器创烧的来龙去脉,有种种看法。有人认为它是受了钧窑的影响,笔者认为这种说法缺乏有力的证据。事实上,四川盆地出土的元钧较多,而未见宋钧,金钧也极少,因此宋代清溪窑工匠很难接触到钧瓷。加之清溪窑器物的造型与胎体跟钧窑相差甚远,所以受宋代钧窑的影响应不会太大。清溪窑这类瓷器的胎体是地道的本土货,其釉很可能源自唐至五代时期四川邛窑的高温玻璃釉(图12)。如果说它与川外有过交流的话,最便利的宋瓷产地恐怕要数陕西和江西了,四川出土了许多宋代影青和耀州瓷的事实,似乎也支持这种看法,从薄胎、靓釉这种基本特征来看,三者也有不少共同之处。当然,突发因素造成的人员迁入,也可能带来某些技术,但是那毕竟是小概率事件,没有可靠证据是不可轻言的。至于釉中的窑变成分,清溪窑自身就有这种技术。图13所示的清溪窑窑变兔毫盏十分罕见,其他窑口中还没见过如此漂亮的类似器物。我们知道,清溪窑地处重庆巴南区清溪乡的几个村子里,从东到西已经发掘的有华光村窑、鱼塘坡地窑和梓桐坝村窑(又叫梓潼窑)。华光村窑是四川盆地内除彭县窑以外第二个生产白瓷的古瓷窑。而生产“似汝类钧釉”瓷的梓桐坝村窑,大量生产的是漂亮的黑釉瓷器,图14是一把精美的玳瑁斑黑釉壶,图15的酱釉印花盏,有些像紫定。清溪窑有了这样厚实的瓷器生产技术基础,加上地处长江黄金水道的优良环境,创烧出一些优秀品种是不足为奇的。因此,与其称之为“似汝类钧釉”瓷,还不如把它叫作清溪窑玻璃釉瓷更为确切。更不可轻言“仿”某某。

其实,迄今为止考古发掘出的“似汝类钧釉”(即清溪窑玻璃釉)瓷器数量是很少的,只发掘出5件杯盏残件,仅1件能复原。可能烧制这种瓷器的主窑区尚未找到。总之,神秘的清溪窑还有许多课题等待考古界、藏家去研究和探讨。

(责编:雨 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