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强化校本教研 促进教师成长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10-0227-02
校本教研,就是为了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特色进行的教育教学研究。一个学校认真扎实开展校本教研工作,对培养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积极深远的意义。
一、构建教研网络 奠定教研基础
科学、高效的组织领导机制是校本教研制度能否规范实施的首要保证。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学校领导及教研组长为成员的校本教研活动小组,校长对学校校本教研工作负总责,承担着校本教研的领导、协调之责,并在财力、物力方面给予最大限度支持;领导成员是校本教研身体力行者,要参与活动,指导教研,整合各方力量,形成教学、教研一体化的格局。领导的引领和参与能创造良好的教研环境,使教师工作中的困惑能及时得到回应,经验能及时得到关注和分享。
学校应该建立校长室、教科室、教研组、备课组、教师个人,五级教研网络,层层负责,逐级推进,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在实践反思中提升学习能力,促进自身专业化发展。
校本教研的开展,完全靠教师自觉是不够的,还需要依靠一些规章来约束和规范教师个人和教师群体的作为,一系列的考核制度可以使教研工作的顺利开展有章可循,得到了制度上的保证。
二、开展教学反思 形成发展意识
自我反思是教师的自我对话,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理念、行为、过程及结果等进行的自我反省,其目的在于修订教学行为,实现教育过程的优化。今天的教师应该由被研究者转为研究者,反思的实践者。所以,教师的自我反思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就课堂教学而言,既有教学设计过程中的“课前反思”,又有教学过程中的“课中反思”,还要有教学后的“课后反思”。要反思成功之处、反思失误之处、反思机智(灵活驾驭课堂)之处,反思学生的不同见解、反思学生中出现的问题、反思今后的教学改革等教学设计是否切合实际,行之有效;反思的目的在于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同时养成教师对自己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性见解,真正成为教学和教研的主人,最简单形式是写教后记。
在个体反思的基础上应该提倡群体反思,即要求同一个教研组的同一学科,可以针对一节课、一个教学片断、一次检测成绩、一次新的尝试,以及平时教学中的成功之举、败笔之处、教学机智、学生见解等进行教学诊断,鼓励教师点评自己、他人、学生,总结规律,达成共识。
三、坚持集体备课 追求教研实效
在集体备课一般要求“四定”即定时间、地点、内容、主备人;“五步”:①教师个人提前备课;②集体备课时主备人说课;③备课组教师议课;④主备人定稿;⑸组内教师同课异构(即个人根据实际调整)。同时要求每个教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开展具有个性特色的创新设计,使教师们能在课堂上教出自己独有的风格。
在集体备课的教研实践中,提倡以说课为主,并且研究编制课堂教学使用的教学方案,明确课堂教学中“教什么”和“学什么”、“用什么教”和“按什么顺序教”等,用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方式来控制课堂教学的目标和质量;同时提倡个性实践环节,用优秀教案和富有个性艺术的课堂教学风采引领全体教师提高教学方案实施方式、方法和技巧,让集体备课真正变成实用有效的校本教研活动。这种不断创新的集体备课,充分发挥了广大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积极性,学科组成员分工明确,任务具体,团结协作,研究讨论,收效很大。
四、推行专题研究 拓展教研形式
校本教学研究强调解决教师自己的、真实的、实际的问题。最有价值的课题,是实践中产生的问题,课题研究的生命力,在于给实践以指导,解决实践中的问题。因此,在组织开展教研活动和课题研究中,我们围绕课改实践的需要,鼓励广大教师把自己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发挥集体力量联合攻关。
由于缺乏必要的追究与设计,教师很难从整体上转换自己的教学观念与教学行为。因此,在教学管理中,积极引导教师实现从“应付课堂”到“研究课堂”的转变。
要使校本教研取得实效,关键在于确定好研究主题。限于教师的理论基础,应该以“实而小”的专题为主,最好直接来自于他们每天亲历的课堂,来自于他们接触的学生中的小现象、小问题。只有这样的话题他们才会有话可说,有本可依。因此,一名教师只有经常地进行科学研究,才能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看出新的方向、新的特征、新的细节。
五、参与课题研究 把握教研内涵
课题研究是解决实施校本教研过程中遇到问题的重要途径。我们采用行为研究的方法,对教师在教学中发现的、在本校有代表性又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确立课题进行研究,制定包括课题规划立项、开题研究,过程管理,结题验收,档案完善等内容的管理制度,增强了研究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在学校成立课题实验领导组,给予课题组充分的自,进行“自主、合作、探索”。还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争取专家的指导,通过专家进行学校教育科研和校本教研的研究方法讲座,聘请教研员到指导教师如何科学有效地开展校本研究,主张教师从经验讨论层面走向智慧变革的层面,通过问卷调查、课堂观察、理论研究、分层剖析、目标化解、反思改进等方式,让校本教研的问题研有深度。
六、加强课例研究 丰富教研活动
学校要加大课堂教学研究力度,开展“五课”活动:①推门课。就是不打招呼的课,这种听课活动贯穿于教学的始终,目的是对老师们的日常教学进行监督、监控、检查与指导,从而提高常态课的质量。②示范课。主要是让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进行献课,从而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达到以点带线,以线带面作用,在骨干教师的引领下,其他老师的教学水平也有不同层次的提高。③评优课。在校内开展优质课竞赛,这种赛课我们每年都搞。老师们非常重视,想方设法备好课,总想获得好的名次。学校在每年元旦对优胜者也进行表彰奖励。④研讨课。要求全体教师人人都上研讨课,人人参与互动,从而研究、探索出学科教学的新模式。⑤亮相课。
同时教师接受新理念的润养,不断实践、总结、再实践,从问题到设计,再到行动,到反思,他们在摸打滚爬中逐渐站起来,成为学校的教学骨干、能手。因此,学校课堂教学达标,实质上是人的达标,是全校所有任课教师的达标,是所有老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思想、教学方式、教学方法的达标,是所有老师每一节课的达标。
七、搭建成长平台 培养青年教师
不同教师各有不同的教学特点和教学思想,青年教师的成长需要有表演的舞台,锻炼的机会,学校要大力实施“青蓝工程”。通过多种形式的校本教研活动,促进全体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以教研为依托,深入持久的开展课改、校本培训、教学评比竞赛、新老教师结对等活动,狠抓师资队伍建设,促进了教师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我们积极联系,承办各级教研部门各学科青年教师优质课、基本功竞赛展评活动,为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舞台;邀请各级教研员听课、评课、研讨,进行专业指导,使大批的青年教师在各种高层次的教研培训活动中开阔眼界、锻炼能力,增强素质。学校还可以开展新课程下青年教师的课堂比武活动,要求教师都参与,激励青年教师进步,加强教学改革的力度,搭建青年教师成长的平台。
总之有效地进行校本教研,可以使“基于学校、为了学校”的校本教研不断绽放出生命的活力。校本教研是进行新课程改革的重要途径,任重道远,“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让校本教研成为每一个教师永恒的追求,为教育事业的振兴,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