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滞后原因及对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滞后原因及对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本文从课程体系、教师、学生及评估体系四方面分析了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相对滞后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滞后;分析

[Abstract]The article opens with an analysis of the problem in college oral English teaching from four angles, namely: the curriculum system, teachers, students, and the evaluation system. Following that,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respectively.

[Key words]college English; oral English teaching; lag-out; analysis

投入多产出少的中国英语教学现象一直以来困扰着英语教育者,尤为显著地表现在大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不尽如人意,而中国的入世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对大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教育部最新制定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 (以下简称《要求》)提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与此同时,为进一步推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正在开始实施考试改革,除了继续采用面试型的口语考试外,还将开发计算机化口语测试,以便进一步扩大口语考试规模,推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由此可见,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改革迫在眉睫。要实施改革,首先要找到问题的所在。

一、大学英语口语教学问题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实施以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尤其在教材编写、教学方法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相对于社会对外语人才听说能力的需求,外语教学在对学生“说”的能力的培养上还明显滞后。大学英语口语教学问题突出表现在:

(一)课程体系方面

1.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在大学英语课程体系、课程结构与课程设置中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

在许多高校中,大学英语基础课程分为精读(或读写译)和听力(或听说)两大类。精读课占课程总学时的3/4,而所谓的听说课由于受师资、班级规模、学校语音室数量等制约,大都只是进行集中听力训练,无暇或没有条件进行口语训练。非英语专业大学本科生的专门口语课程很少,此类的听说课,也以听为主说为辅或根本不说,形同虚设。

2.教学内容的滞后

许多英语精读、泛读、听说教材各成体系,互不关联,不能相辅相成在大部分的高校中,精读、泛读、听说课程都由同一个教师任教,教师花了大量的时间精力的精读背景、词汇、篇章等材料,其适用仅仅限于精读课堂,而不能为此教师再次利用,为听说做好语言输出的材料及话题的背景储备,极大地浪费了人力及材料方面的资源;且不少精读教材选文是出自名家、久经考验、读者喜爱的经典著作,有可教性与可学性,却忽略了最重要的实用性。而实用性文章,貌似简单,却是语言的重要的、最具活力的一部分。学习语言,特别是其目的旨在把该语言当做一工具的人来讲,学习实用性文章就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缺乏相应的专门教材是很少为非英语专业大学本科生专门设置口语课程一关键原因。

(二)教育者方面。

1.教师的教学观念落后

大学英语教学在观念上依然较多地偏重语言知识的传授和积累,忽略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有学者曾对大学英语教师的外语教育观念进行调查,发现90%的教师认为自己在大学英语课堂上的主要角色是“语言讲解者”和“语言示范者”;70%的教师认为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外语学习方法”和“培养外语能力”。这表明“不少教师懂得应该如何做,但实际上却没有这样做” 。

2.教师的教学方法落后

虽然每个教师都明确并希望以学生为课堂中心的教育理念,但实际操作中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如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活动设计不理想等,许多教师不得不担当起以其为中心的教育现实。

3.教师的教育理论的不足

由于所学专业不同,并不是每个教师都能理解和把握学生的心理需求,了解二语习得的理论,如在口语教学中常见的纠错现象。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及二语习得理论,了解学生对于纠错可能产生的心理,有助于让教师把握纠错的态度、时机、方法策略、主体。

(三)学习者方面

1.学生英语水平地区差异大

有的学生来自偏远地区,基础教学条件较差,有的最基本的语音知识不具备,有位同事提及他的学生中有26个英语字母也不能写全者;而来自英语教育相对发达地区的学生则不满足于课堂教学。这种现象使得教师很难展开课堂教学,口语教学效果存在着不尽如意之处也为情理之中。

2.学生的感情因素

感情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第二语言的学习水平。其中兴趣为值得重视的一大因素。部分学生对英语没有浓厚的兴趣, 这个因素也与教学方法有实质性的联系。其次,心理障碍也是制约学生口语能力提高的原因之一。由于语言基本功不够扎实,语音语调不够规范,语用能力薄弱等原因,使得学生对自己的口语表达缺乏信心,害怕出错而羞于开口,正如ARNOLD所说,焦虑是语言学习中最大的情感障碍。此外,社会文化观念也是影响学生口语能力提高的因素。受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中国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较为含蓄,在课堂上不愿主动发言,在课外也不愿主动与外教进行交流。

(四)评估体系方面

评估体系如一指挥棒,引导着大学英语口语的教学方向。许多高校以四六级通过率来评估教师的教学水平,使得许多教师不得不放弃对学生的口语能力的培养,将有限的时间用于考试项目的训练。此外,大学英语课程考试中普遍没有口语测试,而许多学生学外语的内在动机仍然为通过考试,这也使习惯于应试教育的学生忽略口语学习。

此外,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缺乏语言交际的环境。根据Krashen的输入假说“如果我们能够理解稍微超出我们现有语言水平的语言结构”习得就会自然产生。所以“只要学习者接触大量的可理解输入材料”积极参加自然际活动“便可逐步掌握外语”。语能力的提高依赖于可供语言大量输入和输出的语言环境。而我国外语学习的主阵地是课堂。每周有限的课时难以保证学生有足够语言输入或输出的机会。高校扩招使学生数量急剧增加与大学英语授课教师不足的矛盾日显突出,不少高校只好采用大班上课的方式。这种教学环境违背了语言学习规律,不利于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针对以上分析,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二、改进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建议

(一)依照《要求》改革课程内容,重新调整大学英语课程设置

要将口语课程独立地纳入课程体系。设置辅的第二课堂,增加技能型、文化知识型、运用型选修课系列。

(二)采用英语国家原版教材

通过英语语言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自然语境中的语用功能,如介绍、问候、感谢、告别,请求、建议、劝告、警告、赞同、反对、表示愿望等,并学习英语国家人的思维习惯,了解其风俗与文化。

2.组织力量整编精读、泛读教材,使之现实性、实用性增强且与口语教程相辅相成,使其成为口语训练的载体,扩大可理解性输入。此外,口语材料中的中国文化部分应以补充。成为展示中西方风俗、文化差异的实用型教材。

3.集思广益地组织编写生动有趣的课堂活动,为有效的语言输出提供保障。

(三)不断提升教师业务素质

在大学英语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新模式下,合格的英语教师应具备以下素质:有过硬的英语基本功,听、说、读、写、译俱佳,口头表达能力强;懂教育理论,了解学生的心理及二语习得的基本规律;了解中西文化,能将文化内涵渗透在英语教学中;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能用多媒体等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不断更新教学理念,随时了解应用语言学理论的发展。外语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需要自身的努力,也需要各级行政主管部门的支持。学校应加强外语教师的学历培训和在职培训,有条件的学校应分批组织教师赴海外进修。学校还应对大学英语教师提供从事教科研的便利,鼓励教师从事教学法的研究,促进外语教学水平的提高。

(四)提倡分级教学,实施因材施教

教育部的《要求》指出:“鉴于全国高等学校的教学资源、学生入学水平以及所面临的社会需求等不尽相同,各高等学校应参照《要求》,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系统、个性化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指导本校的大学英语教学。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各高校之间情况差异较大,大学英语教学应贯彻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以适应个性化教学的实际需要。”同时,《要求》有针对性地提出:“大学阶段的英语教学要求分为三个层次,即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这是我国高等学校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经过大学阶段的英语学习与实践应当选择达到的标准。”大学英语教学设计要既要照顾起点较低学生,又要给基础较好的学生有发展的空间并创造条件,使那些英语起点水平较高、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够达到较高要求或更高要求。

(五)改善评估体系

建立积极有效的评估体系,鼓励教师努力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从而带动整个英语输出水平的提高。将口语考试与笔试同等重要地纳入考试体系,提高学生对口语应用能力的重视。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大学英语课程教

学要求(试行) [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

出版社, 2007: 9.

[2]夏纪梅. 大学英语教师的外语教育观

念、知识、 能力、 科研现状与进修情况

调查报告[J].外语界,2002,(6).

[3] ARNOLD J. Affect in language

Learning [M] .Beiji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4] Krashe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SecondLanguageLearning [M].

Pergamon, 1981: 30-31.

[5]束定芳. 外语教学改革: 问题与对策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6]林莉兰,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刍议[J]. 中

国高教研究,2006 ,(5).

收稿日期:2010-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