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成语运用的“十二要”“十二不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学习、积累成语是为了使用。近几年高考试卷“正确使用词语”的考查中,重在考查对熟语的理解和运用。要答好这个“能力层级为D”的选择题,必须做到以下“12要”和“12不要”(限于篇幅,每类仅举一例):
一、要切实理解成语的整体意义,不要望文生义。
从成语的来源看,有的来自历史故事、有的来自古诗文,是根据这些故事或古诗文的内容掐头去尾抽象概括出来的精髓,它包含着深刻的思想意义和教育意义。对这类成语我们绝不能简单地照字面意思作望文生义的理解。例如2007年浙江试卷:
我国不少理工科院校把大学语文排斥在必修课之外,而近年来,外国留学生报考HSK(中国汉语水平考试)的人数大幅度上升,真可谓“外来的和尚好念经”。―― “外来的和尚好念经”用于此处明显是望文生义。
――此类容易望文生义的常见成语还有:不刊之论、首当其冲、从井救人、不赞一词、再作冯妇、七月流火等。
二、要切实把握成语的结构特征,不要肢解成语含义。
成语为固定短语,在结构上已凝固成形,一般不能任意变动词序;其意义构成并非简单相加,更不能胡乱、随意地理解。我们应该根据其结构特征来理解掌握。例如2007江西试卷:
今天,江西、湖南一带烈日炎炎,紫外线辐射强烈,大家最好不要外出,在家休养生息。――“休养生息”:休养,休息保养;生息,人口繁殖。指在战争或社会大动荡之后,减轻人民负担,安定生活,恢复元气。用于此处,仅取“休养”之意显而易见,无疑犯了肢解成语的毛病。
――此类因结构而容易误解的常用成语还有:一衣带水、不学无术、智尽能索、相去甚远、、树之风声、危言危行等。
三、要切实把握成语的适用范围,不要界限不清。
作为固定短语的成语,有一些具有特定的使用范围,它们只此非彼、只能用于适合它的范围。运用时必须遵循这些限制,否则就会闹出笑话。例如2007年北京试卷:
暮春时节是潭柘寺“二乔玉兰”的盛花期,4月上旬,这两株玉兰的树冠上就布满了含英咀华的花蕾。――“含英咀华”,比喻细细琢磨、体味诗文的精华。适用于对文学艺术的鉴赏、品味,此处用于形容“花蕾”,明显不合范围。
――此类容易范围界限不清的常见成语还有:登堂入室、祸起萧墙、相濡以沫(限于困境)、天伦之乐(限于家人)、下车伊始(限于官员到任)、反戈一击(限于同伙、内部)等。
四、要切实把握成语的感彩,不要褒贬失当。
有些成语在长期的使用中已著上鲜明的感彩,只有注意它与全句内容的和谐一致,才能准备地表情达意。否则,褒贬不分,或者褒词贬用、贬词褒用都是会影响意义的表达。例如2007年江苏试卷:
工会准备组织职工去九寨沟旅游,大家兴致勃勃,小张更是推波助澜,积极鼓动年轻人提出要搞生态自助游。――“推波助澜”,比喻促使或助长事物(多指坏的事物)的发展,使扩大影响。褒贬失当比较明显。
――此类容易褒贬失当的常见成语还有:无所不为、趋之若鹜、始作俑者、弹冠相庆、当场出彩、擢发难数等。
五、要切实把握成语语义的大小程度,不要轻重失度。
有些成语的适用范围有大有小,其蕴含的意义也有轻重的程度之别,使用时需根据语境做恰当的选择,小词大用或大词小用都是不妥的。例如2007广东试卷:
父亲收藏的那些产于不同时代、具有不同造型、来自不同国家的玩具汽车,把小小的书房挤得满满当当,间不容发。――“间不容发”,义项有二:1.是指距离极近,中间不能放进一根头发;2.也比喻情势危急到了极点。此处义项1虽适合语境,但说玩具车挤得间不容发,其形容轻重失度,显而易见。
――此类容易犯轻重失当毛病的常用成语还有:罄竹难书、无恶不作、惨绝人寰、恪守不渝、江河日下、轰轰烈烈等。
六、要切实把握成语的一词多义现象,不要“一概而论”。
一般说来,一个成语只有一个义项。我们只要掌握了这个义项,读书理解、交际运用就不会出错。但这仅仅是“一般说来”,实际上有的成语不仅一个义项,在流传使用中它除了适用于一般语境的常用义项外,还派生出适合于特殊语境的非常用义项,有的甚至三四个之多,如果不了解这一点,特别是拘泥于思维定势,就会先入为主、以对为错。例如: 1998年全国试题:
北京大学“五四剧社”为百年校庆排练的话剧《蔡元培》是否会以全新的风格出现在舞台上,大家拭目以待。”――“拭目以待”的语义一是形容期望十分殷切或确信某件事情的出现,二是表示要等着瞧。这里取第二个义项,是正确的;但多数考生只知其一,因而必然导致误判。
――此类多义成语非常多,常见两个义项的有:灯红酒绿、粗枝大叶、暴虎冯河、空中楼阁、夸父逐日、龙飞凤舞等。
七、要切实把握成语的谦敬意义,不要主客颠倒。
成语是语言的化石,它沉积着诸多的文化现象。有些表现为谦词、有些表现为敬词。谦词要用于自己,而敬词只能用于他人。如果分辨不清楚,就会出现主客颠倒、对象失当的使用错误。例如2001年全国试卷:
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显单调,建议您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筚生辉。――“蓬筚生辉”,意思是使贫家增添光彩。用于称谢别人来到自己家里或称谢别人题赠的字画送到自己家里,使自己非常光荣。用在此句,不合自谦语境。
――此类表谦、敬意义的常用成语还有:鼎力相助、抛砖引玉、大笔如椽、敬谢不敏、敝帚自珍、恭敬不如从命等。
八、要切实把握成语的语法特征,不要滥加功能。
一些成语,虽然它作为一个固定的短语,其使用位置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但不是所有成语都可以任意来做句子的某个成份,有的只能做谓语或定语,有的虽然是动词性的,但却不能带宾语。这些,我们必须清楚。例如2007广东试卷:
我们不能因为有姚明等人加盟美国NBA,就妄自菲薄地说,我国的篮球运动足以与欧美篮球强国抗衡了。――“妄自菲薄”,指毫无根据地看轻自己或自轻自贱。无疑,用在这里不合语境;而它属于不及物性的自动词,做谓语可以,却不能做状语。
――此类语法功能特别的成语还有:漠不关心(不能带宾语)、肝胆相照(不能做状语)、大名鼎鼎(只能做定语,不能做谓语)、赫赫有名(能做定语、谓语)、求全责备(不能带宾语)、正襟危坐(不能带补语)等。
九、要把握成语的句式特征,不要然、否不分。
成语大都源于古代诗文,有一些成语还明显地带其初始语境的特点。所以一些“出身”于否定句式中成语,只能用于否定句中,而不能用在肯定的句子里。例如1998年全国试卷:
成都五牛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教练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的实力令其他甲B队望其项背。――“望其项背”,其意思是指:赶得上或比得上。而此语境需要的是“难以望其项背”或“无法望其项背”,可见此成语只适合于表否定的语境。
――此类具有特殊句式的常用成语还有:一蹴而就(限于否定句)、等量齐观(限于否定句)、同日而语(限于否定句)、相提并论(限于否定句)、等闲视之(限于否定句)、无时无刻(限于否定句)等。
十、要切实把握成语的内涵外延,不要让语意重复或成分赘余。
有些成语在运用中虽然很适合于句子的语境,但与句子中某些词语的意义重复,成份赘余。这样,这个成语的使用也是错误的了。例如2003年全国试卷:
一项社会调查显示:如果丈夫的收入低于妻子,一部分男性难免会感到自惭形秽,甚至无端地对自己进行心理折磨。――“自惭形秽”的意思是因为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这个成语本身在句中的意思和用法都没有错,但前面加上“感到”,就犯了语意重复毛病。
――此类易使成份赘余的常用成语还有:(浑身)遍体鳞伤、(被人)贻笑大方、忍俊不禁(地笑了)、(人民)生灵涂炭、虚怀若谷(的胸怀)、惴惴不安(的心情)等。
十一、要切实把握成语的特指对象,不要张冠李戴。
有一类源于古代诗文或历史典故的成语,其适用对象只能特指用于某人、某事,不能移作他用。运用它们时,在年龄、性别、对象等方面都有特定的限制,尽管语言发展演变到今天,我们也必须遵循这个限制。例如2007浙江试卷:
求学期间,他春风得意,事事顺心。没料到踏入社会后,几桩生意下来,就被骗得血本无归,于是他总是感叹遇人不淑,命途多舛。―― “遇人不淑”,特指女子嫁了一个品质不好的丈夫。这里是没有分清成语的特指对象,明显张冠李戴。
――此类具有特指对象的常用成语还有:豆蔻年华、举案齐眉、汗牛充栋、咏絮之才、红颜薄命、弄璋之喜等。
有些成语的内涵具有特定逻辑范围,词义反映出的数量的多寡、事理的先后、所属的范围、情态程度的大小,都有着一定的特指。如果不把握好这个意义范畴,就会因与上(或下)文相忤逆而自相矛盾。例如2005年高考湖南卷:
入夜,月色溶溶,水天寥廓,我们或坐在树下谈笑自若,或坐在船上叩舷高歌,或立于小石桥上对月凝思。――“谈笑自若”,词典解释为:自若,跟平常一样。指在不平常的情况下,有说有笑,同平常一样。 很明显,坐下月夜的树下,属于比较平常的情况、平常的环境。而成语“谈笑自若”是指在不平常的情况下,这就因成语的逻辑范围不当而犯语义自相矛盾的错误。
――此类因上下文照顾不周,容易导致自相矛盾的常用成语还有:(自然景物)巧夺天工、(我们感到)形单影只、无时无刻(都)、(老同学)萍水相逢、(终于)旗开得胜、安步当车(地跋涉而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