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东西方文化融合与文化隔阂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东西方文化融合与文化隔阂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爱•摩•福斯特《印度之行》中对东西方文化融合进行了探索与尝试。分析了英印之间建立友谊的可能性与沟通的艰难性。福斯特希望以“唯有沟通”的方式实现东西方文化的融合,然而,由于英印双方在种族、社会和宗教上所体现出来的文化隔阂以及双方在政治地位上的不平等性,最终导致东西方文化融合的失败,证明福斯特“唯有沟通”的人文主义思想在当时无法实现。

关键词:“唯有沟通” 文化融合 文化隔阂 印度之行

Abstract:In A Passage to India, E? M? Forster attempted to explore integration between Eastern and Western cultures, and analyzed the possibility of establishing friendships between the English and the Indians, and the difficulty to communicate between them. Forster pinned his hopes on “Only Connect” to achieve the integration of Eastern and Western cultures. Eventually, however, due to such cultural estrangements as racial, social and religious differences as well as political inequality between the two sides, neither could the British culture integrate the Indian culture, nor could the English and the Indians establish friendship. All this proved that Forster’s idea of “Only Connect” could not be realized.

Keywords:“Only Connect”; Cultural Integration; Cultural estrangement; A Passage to India

20世纪英国杰出的小说家的爱•摩•福斯特于1924年完成的小说《印度之行》被公认是作者最杰出的文学作品。自1924年出版以后,评论家从政治、宗教、种族和文化等各个角度进行分析、理解小说的内涵。多数评论家认为《印度之行》是一本政治、种族小说,然而福斯特本人并不认为这是小说的惟一意义。他曾经说过:“这本书并不真正是关于政治的, 虽然它在政治方面的意义引起了众多读者的兴趣并使它销售一空。这本书关系到比政治更广阔的东西, 关系到人类对一个更为持久的’家’的寻求。”根据福斯特的人文主义思想,《印度之行》所关注的不仅仅是国家或政治、经济,更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透过这些关系所折射出来的冲突、隔阂、背离分歧”,在《印度之行》中,福斯特希望以“唯有沟通”这种方式,寻求人际关系的沟通,寻求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以及人与自然的统一,并最终形成东西方异质文化之间真正的融合。

一、文化融合――英国人与印度人的目标

深受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思想和人文思想影响的福斯特自小厌恶公学制度,他认为贵族学校充满了势利、偏见与惩罚、虐待。在这种令人窒息的气氛下,个人与环境格格不入,很难与他人建立真正的联系,并坚信人与人内心的自然感情是真挚的、神圣的,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交往,诚挚的沟通是形成完美生活的条件,也是维护大英帝国统治的必要因素。因此,他把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关系称为“唯有沟通”。他呼吁人们跳出经验的狭隘范围,排除个性、阶级与种族的偏见与隔阂,寻找人类的共同之处,了解不同的文化,实现不同文化间的融合。

东西方文化的融合是小说《印度之行》中多次出现的“唯有沟通”思想的具体体现。小说的标题及其主题都来源于惠特曼1871年发表的同名诗《印度之行》。在诗中,诗人放声高歌:“向印度航行啊!……地球要有一个纵横交错的细网联结(connected)起来,各个种族和邻居要彼此通婚并在婚姻中繁殖……不同的国家要焊接在一起。”惠特曼在诗中预见了西方和东方将形成沟通,最终联结起来,这种联结是以肉体和精神上的真正和谐统一为基础的。福斯特借用惠特曼的诗题是意味深长的:一来书中所讲的是以穆尔太太、阿黛拉为代表的航行去印度的英国人在印度的遭遇,二来福斯特正是要借助蕴含其间的婚姻形式来表达与诗人同样的希望――“唯有沟通”的思想。 因而《印度之行》中的“沟通”的表面形式表现为英国人的婚姻及其印度的旅行,但其实质则是异质文化的沟通。

《印度之行》是以穆尔夫人和阿黛拉的印度之旅为线索的。其缘由是阿黛拉想到印度去看看未婚夫朗尼,通过这次旅行想深化对朗尼的认识,以决定是否与他结婚。穆尔太太――小说把她当作预言家――对她的儿子说:“印度是地球的一部分,上帝叫我们到地球上来,就是为了让我们彼此愉快的。上帝……就是……爱。”菲尔丁――福斯特的代言人――认为“世界是由人构成的一个整体,这些人都应致力于彼此接近和了解。如果大家都怀有善意,再加上点文化知识,就可以做到彼此接近和了解。”印度医生阿齐兹也向往这种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境界。他说:“菲尔丁,世界上没有人能理解我们印度人是多么需要仁慈与同情,连我们自己也意识不到这种需要是多么的强烈。”虽然小说的主要人物来自东西方,有着不同文化背景,但他们表达了“唯有沟通”的思想和心声,并且这种思想贯穿整个小说。他们期待着东西方能加强了解,摒弃隔阂偏见,相互尊重,形成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实际上他们也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努力着。

菲尔丁第一次造访阿齐兹就建立了跨越文化、种族的友谊;阿黛拉想了解真正的印度,英国人邀请了当地的上层印度人参加了名为“桥会”的茶会。这次茶会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英方希望搭建一座文化桥梁,增强双方的相互理解,创造沟通的机会。然而茶会没有达到希望的目的,在茶会中,英国人和印度人各站一方,双方的猜疑和不信任以及在文化、宗教和种族上的鸿沟使得这个友好的“桥梁”破裂。随后,阿齐兹为了增进印英人之间的友谊做了进一步的努力。阿齐兹热情带领穆尔太太和阿黛拉到当地的马拉巴山参观几个具有史前遗迹、形状奇特的洞窟。马拉巴山洞带着超验色彩和神秘色彩,象征着不可知的、神秘的、永恒的宇宙世界,是印度文化的精髓,而山洞事件象征着英、印两种异质文化最彻底的沟通交流。在一个无序、怪异而伟大的自然世界面前,跨文化的“沟通”受到了彻底的考验。

《印度之行》中文化融合――“唯有沟通”的主题还可以在作者精心选取的三个意象(image) 中得以佐证。小说共分三部分:“清真寺”、“岩洞”和“神庙”。“清真寺”暗示着两种宗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融合,而英国人和印度人恰恰是这两种文化的代表,穆尔太太与阿齐兹在月光下富于浪漫情调的会见就发生在这里,因此,“清真寺”是东西方文化融合希望的象征。“岩洞”预示着黑暗、混沌、暴力和邪恶,是一种不可知的力量,给文化的融合蒙上了一层阴影。“神庙”则是印度教克利希那的神龛。在克利希那博爱精神包容万物的气氛里,任何个人、民族的恩和怨、爱与恨都显得微不足道,正是“神庙”里的这种精神才使阿齐兹与他的英国“敌人”菲尔丁言归于好。在《印度之行》中以阿齐兹和菲尔丁为代表的印度人和英国人试图在两种不同文化之间架起一座“友谊之桥”,实现文化融合。

二、文化隔阂――“唯有沟通”的失败

菲尔丁和阿齐兹通过努力,两人之间曾建立了一种友谊,但这种友谊是十分短暂的、非常脆弱的。马拉巴山洞事件表明了他们之间的友谊是经不起考验,其根本原因还在于横亘在英印之间的一种无法消除的文化霸权:大英帝国处于世界的中心,而印度则位于边缘。历史证明,任何异质文化之间的融合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它们对各自文化的认同,对对方文化的尊重,即建立一种平等信赖的关系。文化认同的理论基础是文化相对主义,是以相对主义的方法论和认识论为基础来研究文化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文化相对主义者对待文化有三种不同的态度,第一种是认为自己的文化很优越;第二种是从自己的文化观念出发,承认其他文化的某些方面的价值,或加以吸收,或先因猎奇而欣赏,而后作为珍稀收藏而据为己有;第三种是经过冲突后,吸收其他种族文化,以弥补自己的不足。

在《印度之行》中,英国人对待印度文化的态度属于第一种。在英国人眼中,他们认为英国文化要比印度文化优越,内心中,他们蔑视印度文化,歧视印度人。这种态度折射出一种文化霸权,英国人站在一边,印度人站在另一边,彼此相望而不能相聚。正如小说当中的英国人安排的“桥会”,英国人和印度人各站一边,造成这种分隔的原因是大英帝国殖民统治在印度所形成的英印之间的不平等的文化关系,即:英国文化处于中心地位,印度文化处于边缘地位。

虽然,“清真寺”沟通的希望之光时隐时现,“马拉巴山洞”之行却使始于清真寺的英印友好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并最终以失败而告终。“桥会”之后,阿黛拉一行应阿齐兹之邀,前去参观马拉巴山里的著名岩洞,以满足她想真正了解印度的渴望。天气的炎热,洞内的昏暗、潮湿和闷热使阿黛拉小姐产生了窒息的感觉,并产生了被身边某人侮辱的幻觉。为此阿齐兹被捕,因为“按照自然规律,黑色人种总是迷恋肤色较白的人种”。马拉巴山洞中的回声是萦绕在整个小说中的神秘音调,我们只有解读这种音调,才能理解小说的真正内涵。马拉巴山洞体现着一片“比世上的一切都古老”、“比所有的精神都久远”的原始混沌,那些“无变化、无意义、空荡荡、令人昏乱”的山洞象征着不可知的、神秘的、永恒的宇宙世界;这个世界是超人文的、超理智的,它的力量无处不在,是一个人类迄今尚无法理解的世界。山洞连绵不绝但又相互分立、彼此隔离的状态进一步强化了人类心灵的分隔,马拉巴山洞剥夺了无限和永恒的那种博大性,从而断绝了人类与它们沟通的唯一渠道,它呈现出“一切都存在着,一切都毫无价值”的虚无主义的宇宙意象。在一个无序、怪异而伟大的自然世界面前,跨文化的“沟通”受到了彻底的考验,结果如同回声一样永远是单调的“oh-boum”让人失望。深受“白人优越感”支配以及对印度民族不了解的阿黛拉产生了可怕的幻觉,那种使女人觉得似乎有人在向她们求婚的幻觉,当然是用一种与“文明”会格格不入的形式。这种幻觉的产生是阿黛拉对异族文化不可知的心理变态的反映,阿齐兹的不幸的出现使得阿黛拉的梦幻和性恐惧心理找到敏感的物化点。

因此,从阿黛拉的山洞经历及其原因的分析,可以明显地看出,她的种族偏见,民族优越感,以及对印度人的不信任,内心的冲突、自疑与恐惧,导致了对阿齐兹的误解。阿齐兹的一腔热血,换来的是无辜被捕。印度的英国社区内部对“马拉巴山洞”事件也充满偏见和文化歧视,出生在印度的麦克布赖德―市警察局长在与菲尔丁的谈话中,理所当然地认为阿齐兹有犯罪倾向是由于他出生在印度。审判会上,他在分析东方人病态心理时说:“有色人种一向觊觎白人女子。”甚至他还荒唐地在其犯罪理论中表明:“所有不幸的本地人,本质上说都是罪犯。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生活在南纬三十度的地方。”在他眼里,当地人种是劣等人种,显示出他对印度人种的极度轻视。总之,从阿黛拉的山洞经历及其原因透视,从以麦克布赖德为代表的英国社会对“马拉巴山洞”事件的反应和审判的言辞,无疑可以看出文化差异、种族偏见等造成的心理误解,使得爱心受阻,加深了英印之间的民族矛盾,阻碍了文化沟通的进程。

小说借此是要进一步说明,纵然人们有着友爱相处与人格尊重的心理基础,但是由于心理误解、潜在的民族歧视意识及双方在文化上的差异与隔阂,使得沟通不能不面临困窘的局面。

马拉巴山岩洞事件既是现实的,又是神话性的。它的现实性在于,岩洞的黑暗、幽深反映了20世纪初印度和英国之间的政治文化冲突。它的神话性在于暗示着人类的一条出路,一条是人类在历遭劫难之后互相携手并进、相互联接的出路。我们可以断言福斯特希冀的“唯有沟通”在印度,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印度之行》的结尾向人们展示的是一条不易走通的路, 不是现在走的路。马拉巴山洞窟事件暗示出印度和英国两个民族之间的“沟通”是不可能的。印度和英国不可联结的根源在于横亘在两者之间宗主国与殖民地的特殊关系。只要“大英帝国”的殖民政策延续下去, 英国的文化霸权继续存在,印度人就绝不可能与英国人平起平坐,建立起真正的友谊,东西方文化也不可能实现融合。

总体来看,《印度之行》更像是一部关于隔阂、矛盾、对立而非有关“沟通”的作品。来自英印的人物在种族、宗教、社会地位以及文化等方面差异使得印度之行以失败告终,而“唯有沟通”的目的也就此破产。双方为着“沟通”的理想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代价,但是未能实现,其失败并非是个人所为,而是英印存在的巨大差异和隔阂。从小说结尾阿齐兹与菲尔丁的对话:“不,现在还不能。”“不,在这儿还不行。”但阿齐兹对菲尔丁说:“到那时候”“我和你一定会成为朋友。”菲尔丁答道:“这是我的愿望,也是你的愿望。”可以看出“唯有沟通”的愿望在现实中是行不通的,通过“善意、教养和智慧”来实现人与人的沟通是远远不够的。人类需要的不是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同化,而是在民族文化平等、民族经济独立的前提下的相互沟通与理解。《印度之行》的主题及其社会意义告诉我们,要实现人类的和谐统一,不同文化的融合,建立人与人之间的良好关系,必须要消除文化冲突、种族矛盾,尊重文化、价值差异,进行更为有效的重新整合。

参考文献:

[1]莱昂内尔•特里林:《爱•摩•福斯特》,伦敦霍笳斯出版社,1962.5。

[2]谭 黎:《浅谈〈印度之行〉的情节》,《国外文学》,1982.4。

[3]特曼著,楚图南、李野光译:《草叶集》,人民出版社,1987。

[4]福斯特著,杨自俭、邵翠英译:《印度之行》,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

[5]李新博:《〈印度之行〉:福斯特对人类及世界的探索之旅》,《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1。

[6]张伯香:《英国文学教程》,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

郑建军: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外语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