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失落的细节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失落的细节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摄影之所以令人着迷,因为它是一个有机体。它的物质面貌是照片,内核是装有逻辑、概念、情感的时空薄片的小型装置(相对于体量庞大的当代艺术作品而言)。这个有机体自诞生后与被摄主体逐渐淡薄,甚至与摄影师也开始远离,反倒容易与观看者的阅读行为擦出火花,在观看者的阅读中有关摄影的元素、细节、美学等开始延展和发酵。

摄影的细节,是一个古老又历久弥新的话题。半世纪之前,约翰・萨考夫斯基曾撰文来阐述他的“细节”观点。他强调,照片记录的细节如同线索,“被摄对象此前是没有被恰如其分地看待,它也许并不平凡琐碎,实际上它充满了未知的意义”。再往前35年,瓦尔特・本雅明也论述过细节,并引用卡尔・布罗斯菲尔德的植物照片来例证,“那些照片里细节如此惊人,面对相机说话的主体不同于面对眼睛说话的主体……摄影呈现所有影像的面貌,包括最微妙的细节,那些隐匿在似白日梦的外壳下的无比清晰的细节。”

摄影之所以令人着迷,因为它是一个有机体。它的物质面貌是照片,内核是装有逻辑、概念、情感的时空薄片的小型装置(相对于体量庞大的当代艺术作品而言)。这个有机体自诞生后与被摄主体逐渐淡薄,甚至与摄影师也开始远离,反倒容易与观看者的阅读行为擦出火花,在观看者的阅读中有关摄影的元素、细节、美学等开始延展和发酵。

陈晓峰的《植物 置物》上演的是一出极具反讽的视觉游戏。画面中没有任何人物出场,视点集中在日常无奇的盆栽,连同它生存的周遭环境逐一收入镜头。为求巨细无遗、空间形式一致,他重新构建拍摄场景,用中画幅加以求证,若不经仔细辨认都难以察觉这些盆景其实有真有假。盆景源于中国传统园林造型,曾是承载旧时文人士绅精神的器物之一。而在礼度失衡的当下,传统文化气质已然荡然无存,就像庭院中的那棵盆栽真的连盆带树栽倒在地、更衣室里挤在垃圾桶旁的君子兰了无生机,仅剩下装饰的功能。陈晓峰巧妙地利用摄影的视觉张力扭转了对于日常物件的认知,以求激发观看者对当下社会文化的反省与批判。

如果摄影师在天空拍不到想要的画面,那她会把镜头向下移。陆彤刚到美国第一年里拍摄了这组《记忆单向道》,画面里保留了大量对天空、飞鸟、云彩的描述,由此可见摄影师仰望、与大自然交流的视角,即使镜头里出现过人物,要么在景深空间的远处,要么是揶揄、调侃的语气,人物始终不是她追求的主要拍摄对象。画面中出现的意向是她羞涩、敏感、落寞的内心世界的一种投射,也契合过去一年里她只身一人海外求学的心路历程。

过去一年多里,邓蓓尔在家乡重庆的拍摄积累了一些素材,再尝试在底片上做数码绘画。这组《迷幻剂》大多数画面里保留了透着光的窗户、模糊不明的镜框、圣母玛利亚的神龛,就连地面上的玻璃球也被她描绘成凯尔特十字架,这与她少年喜读圣经、童话不无关系。她试图通过绘画与摄影的结合,过滤圣经童话中的叙事场景,留存了图像符号的装饰性。无论是风格、主题还是制作手法完全颠覆了2011年她在平遥展出的《迷・途》(虽然都是迷Ⅹ系列),看得出她在摄影语言表达的拓展与试验。

请注意张玄《假驭仙》里那三张拍摄百合、树枝的黑白照片,她把植物伸展的自然形态占据在画面的一半空间,大面积的留灰(借用中国画里留白的手法,并且百合是中国画的传统题材之一),用景深的虚实来控制画面的疏密、色彩的浓淡。她对空间、光影、线条的处理简洁抽象,像一段自由安静的单和弦音乐。无心于既定的摄影法则,也没有任何美学成见,这些与她研习书画修复多少有些关系吧 。

卓松龄的《洞见》延续了他以往的影像风格,并且更加光怪陆离、荒诞离奇。在公园长椅上打盹的女人背影乍看好像没了头、用杂志封面做临时面罩的男人差点撞上了镜头、看起来像金鸡独立的女人腿,照相机成为卓松龄从现实到梦境的一张通行证,允许他从现实的偶发事件中捕获到像梦境一样的画面。或者说,摄影和梦境一样,都是一些影像的并置、组合,这些并置都是为了回答某一个预设的问题。

邵毓挺着力对日常生活直白、生动的视觉观察。在他镜头注视下,《关西》的街道、停车场、公园、地铁等社会空间整齐密集,所有出镜人物,无论男女老幼,他们的精神状态也出奇一致:茫然、疏远,像脸孔浮雕一样游荡在城市各处。盛装游园的女人背影、画面中倾斜的人鱼对视,构成一则不可预期的、脆弱的现代寓言。我实在难以想象,邵毓挺这位仁兄平日沉着镇定,铺陈在画面中的却是不安、游移,这是否应证了“摄影会出卖人性中另一面”的说法?

2013年9月平遥摄影节我有幸带去这几位上海摄影师他们充满象征意味、敏锐丰富、富有独创性和试验性尝试的摄影作品构成一个展览《失落细节》。

有一天邵兄在微博上讨论《线索》时@我说,“不表扬作品表扬装裱啊?”我未应。

就以平遥有“失落的细节”,不为稻粱谋,已是不俗,谨作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