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指导学生有效提问是“授生以渔”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指导学生有效提问是“授生以渔”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小学阶段是学生最初接受系统完整教学的时期,这个阶段的学生主要有思维简单、好玩好动等一些特性,因此在为这一时期的学生进行数学教学时,教师应巧妙地引导学生提问的兴趣,让学生在提出问题、得到答案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和质疑能力。同时,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形成问题意识,对学生的创新和探究能力都有一定的帮助。“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本文就几种提问方法进行论述。

追问,刨根问底

追问是学生提出问题的一种方法,其意义就是在某个问题上有了肯定或否定的答案后,应该顺着思路继续探究思考,直到得到最终答案。在追问的过程中,要Υ鸢副3种室傻男奶,质疑是思维发展的方向和动力,它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例如:在教学五年级《小数乘法与除法》一课时,笔者就从2.24分别和10、100和1000相乘出发,让学生根据小数点的移动规律写出结果。由于小数点的移动规律在前面的基本知识中学过,所以学生很快就计算出了结果。为了引导学生继续思考,对问题继续探究,同时也为了引导学的追问意识,笔者根据以上乘法列出三个除法算式:2.24÷10;2.24÷100;2.24÷1000,要求学生继续对这三个式子进行探究计算。通过学生的计算,分别得到0.224;0.0224;0.00224。学生发现,用一个数分别除以10;100;1000时,小数点的移动也是有一定规律的。这时学生对其中的规律提出个人看法,有人认为和乘法时的规律是一样的,也有人认为和乘法时的规律是相反的,规律到底是怎么样的?在学生探究其中的规律时,笔者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自我探究、思考,这样在小组之间既能进行思路沟通,而且还能思维碰撞,产生意想不到的新思路。笔者就是用这种简单的规律计算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同时引导学生对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进行追问思考。

在引导学生追问时,可以用试题进行层层深入的引导,也可以通过数学概念之间的关系来引导学生追问。在学生思考、探究、追问问题时,既能巩固以前的知识,加强记忆理解,同时还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提前尝试未学到的知识。

反问,逆向思维

在小学语文学习中常常涉及到反问,但将反问运用于数学教学,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加强提问意识,而且可以让学生学会逆向思维,这对日后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而反问在数学中的具体实施办法,就是根据问题提出相反的问题。

例如:教学五年级《负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时,笔者为了让学生正确理解负数的概念,笔者用下列算式来引导学生,12+24;34+56;25+54。这几个式子对五年级的学生来讲是很简单的,学生很快就能算出结果。在学生算出结果之后,笔者又将以上式子改变形式,通过式子计算来引进负数的概念。修改完的式子如下:12-24;34-56;25-54,将式子改变为这种形式对于没有学习负数的学生来说可能无法计算。在学生不知如何下手时,笔者又将式子改变为如下形式:24-12;56-34;54-25,笔者通过将式子变为这种形式来引导学生进行上面的式子的计算。学生经过计算分别得到12;22;39,之后笔者继续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前面那几个不能计算的式子。经过多次的引导,学生最终算出结果为-12;-22;-39,所以,笔者就结合计算结果来对负数的概念进行讲解,这样在学生有一定的计算基础之上讲解概念,学生很容易接受,而且接受效果比平时正常的讲解更好。

在实际教学中,笔者用加法的反方向――减法,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思考,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学会积极思考,而且还能使学生学会用逆向思维考虑问题,这样一来,待问题讨论解决后,教师要求学生进行提问,学生可以用反问法逆向思维进行提问。

类比,演绎推理

类比法也能有效加强学生的课堂提问意识,类比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实施为根据某些概念、定律、性质的联系,通过类比和推理提出相关问题。这种方法和前面集中相比较为抽象,但通过这种方法提出的问题被解决之后,很容易让学生理解记忆。

如在教学二年级《表内乘法》一课时,为了提高学生的提问意识,笔者就采用类比法进行引导。在教学完1和2的乘法口诀之后,提出以下问题:3的乘法口诀有几句?怎么推导出3的乘法口诀?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根据学过的1和2的乘法口诀的推导来推算3的乘法口诀。1的口诀只有1句,即1×1=1;2的口诀有两句,即2×1=2;2×2=4。所以做出3的口诀有3句的假设,之后在验证,根据3=3;3+3=6;3+3+3=9可以得到3的口诀确实只有三句,分别为3×1=3;3×2=6;3×3=9。可见,用类比法进行提问可以加强学生对已学习的概念、定律、性质等进一步理解记忆。

相对前面几种提问方法而言,用类比法进行提问,会增加学生对已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如果对相关的概念、定律、性质等理解的不够透彻,用这种方法进行提问可能会感觉比较吃力。但同样通过这种方法得到的结论,也会彻底理解。

在提问方法上,教师要引导学生灵活变动,不能只有一个标准。但在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和提问能力时,教师应该从实际出发,摒弃传统的老旧观念,对症下药,采用科学的方法来引导学生进行提问,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展学生创新能力在内的多种本领。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郭村镇塘头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