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合力推进新世纪中国文学创新发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合力推进新世纪中国文学创新发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处于新世纪之初的中国文学如何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如何推动文学工作者的创造精神和创造活力竞相迸发、充分涌流?4月22日,由本报和四川省作协主办、《当代文坛》杂志承办的“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推进新世纪中国文学创新发展”专题研讨会在成都举行,会议就这些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充分交流。四川省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吕汝伦首先致辞。他介绍了四川文学界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在八次文代会、七次作代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扎实开展文学创作、研究和组织工作的情况。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吴秉杰,评论家雷达、白烨、王干,中央政策研究室梁枫处长,勾春平、尹世全、杨牧、何开四、徐康、阿来、裘山山、意西泽仁、宋玉鹏、冯宪光、曹万生、向荣、黎风、马睿、曹纪祖、罗勇等作家、评论家、学者,和四川省作协各部室、《四川文学》编辑部、《星星》诗刊编辑部、《当代文坛》编辑部、巴金文学院、四川文学交流中心的同志及多家媒体记者共50余人参加了这次专题研讨会。研讨会由本报副总编辑吕先富和四川省作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傅恒主持。

这次研讨会是在中国作协第七届主席团第二次会议和七届二次全委会刚刚结束后不久召开的,是文学界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一次具体行动。研讨会的议题包括:继承与创新――时代的热切期盼和作家的自觉追求;思考与突围――新世纪文学创新的关键、方向和资源;回眸与凝望――中国现当代文学创新变革的历程、经验及规律;组织与实施――创作、出版、传播环节评析,体制、机制创新,行业组织、媒体各角色审视;战略与资源――创新型国家建设、文化创新和文艺创新。

结合当下文学创作实际,作家、评论家、学者们一致认为,继承与创新是一个常识话题,但更是时代课题,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应当认真学书记重要讲话中对此阐述所含的辩证思想和深厚内容,从时代需要和时代高度来认识。民族的生命力、文化的活力,表现在它自身的不断创新之中;文学不被读者抛弃,也缘于不断的推陈出新。对整个文坛来说,要把“继承和创新”提高到“一个民族文化生生不息的两个重要轮子”的高度来认知。这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大力发展和弘扬民族文化,使之立于世界文明之林的迫切需要。“我们生活的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生活的新追求,对文艺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当前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要认识到文艺创作出现了新的格局,这个格局中出现了新的文艺观念和新的文艺创作方式,文艺队伍的构成也在发生着变化。文学界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两种不对称的状况:一是文学创作与日新月异的生活不对称,二是文学批评和文学现实的不对称。文学的界面在延伸,文学的载体也从单一的纸媒走向多媒体的网络时代。而这都需要作家、评论家掌握新的思想武器。只有创新才能使文学和文学批评重新获得尊严。文学意识的革命是首要问题。创新,才能生存,才能发展;创新,才能重建艺术规范,使我们这个时代的魅力与文艺的辉煌交相辉映。建设和谐文化,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构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则是新世纪文学创新与发展的方向。

与会作家、评论家、学者们谈到,要认真学习、领会总书记重要讲话中关于继承与创新辩证关系的论述。继承与创新是辩证的统一。继承是创新的基础和前提,创新是继承的目的和要求。创新在摆脱文学传统的束缚时,又总是与传统保持着血脉上的承继关系。文学的继承与创新就是这样既联系又递进,共同推进着文学的发展。对于作家、评论家来说,要通过继承与创新之路,向文学经典学习,使自己的创作带着个性和时代诉求,向着“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方向进取。站在前人之上进行创造性思维,站在今天的角度、从历史发展的新高度考量过去与现实,获得超越前人的成就,这本身就是文化建设的理念。应当看到,新世纪文学是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尤其是新时期文学发展一脉相承的,但不容否定的是,对处在转型之中的中国当代文学而言,面对着变化的现实,作家、批评家尚不能提供更多新的审美想象和经验形式。时代在变,文学的叙事方式也在不断变革,文学必须找到一种新的表现方式来重建或激活它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与会作家、评论家、学者们提出:拓展文学的精神资源是创新的关键;创作主体拥有扎实的民族文化根底、开放包容的心胸、敏锐深沉的省思,立足于厚土和人民的情怀之中,是文学创新发展的保证;深入丰富生动的现实生活之中,可以获得创新的不竭动力。面对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大潮,面对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对文化发展的要求,面对社会文化生活多样活跃的态势,创作者首先不能迷失自己。从艰难的历史和文化进程中汲取到的精神力量是我们很好的依靠。这当中,创作主体拥有足够的精神禀赋尤为珍贵,要始终注重思想的力量和对人性新的发现,注重对现代汉语的修炼,以智慧叙事取代惯性叙事和身体叙事,在文学中提倡一种新的展示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主义。当前的文艺创新必然是全方位的创新,不仅需要发展新的艺术形式和文学技巧,挖掘新的题材和内容,发展新的审美感受,也需要在文艺的生产、传播、批评、研究等环节,发展新的组织与实施的方式。因而,应当处理好全球化与本土化的问题、潜心研究传统文化和关注现实的问题、消费时代的文学新格局问题、新媒体对文学的挤压和促动的问题、新的创作主体与对象的问题、可以依赖哪些资源实现突围的问题,等等。

“使广大文艺工作者的一切才华都有展示舞台、一切创造都有实现空间、一切贡献都得到社会尊重,推动文艺工作者的创造精神和创造活力竞相迸发、充分涌流”,参加此次专题研讨会的作家、评论家和学者们共同发出了这样的心声,并且将智慧、热情和活力投入到文学创作、研究和组织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