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缬沙坦联合黄芪治疗糖尿病肾病70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缬沙坦联合黄芪治疗糖尿病肾病70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 探讨缬沙坦联合黄芪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4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缬沙坦口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黄芪,连续观察治疗6周,记录两组治疗前后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血肌酐(Scr)、尿素氮(BUN)、24小时尿蛋白定量(UTP)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甘油三酯(TG)、血肌酐(Scr)、尿素氮(BUN)、24小时尿蛋白定量(UTP)明显下降(P<0.05),高密度脂蛋白(HDL-c)明显上升(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肌酐(Scr)、尿素氮(BUN)、24小时尿蛋白定量(UTP)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下降(P<0.05)。结论 缬沙坦联合黄芪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肯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厄贝沙坦; 黄芪

[中图分类号] R318.1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7-240-01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常见而难治的并发症之一,进展迅速,成为糖尿患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近年来多项研究证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能减少的蛋白尿,保护肾功能,因而被临床广泛应用。传统中药黄芪保护肾功能的作用已得到广泛证实。为此本研究旨在观察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DN的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根据1997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制定的糖尿病标准[1]及MogensenDN诊断分型标准[2],选择14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70例,其中男41例,女29例,年龄42-75岁,平均57.3岁;病程3-11年,平均7.8年。对照组70例,男40例,女30例,年龄50-77岁,平均58.2岁;病程4-10年,平均7.6年。两组基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以上病例均排除了急慢性肾炎、尿路感染、糖尿病急性并发症、重度高血压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按糖尿病正规治疗,包括口服降糖药物或使用胰岛素、运动、饮食治疗,蛋白质摄入量为0.6-0.8g/(kg/d),并停用抗凝、降脂药物。待血压、血糖控制稳定2周后进入临床试验。对照组给予缬沙坦150mg/d口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黄芪针剂60ml加入木糖醇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6周后检测相关实验室指标行统计学分析。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血肌酐(Scr)、尿素氮(BUN)、24小时尿蛋白定量(UTP)。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甘油三酯(TG)、血肌酐(Scr)、尿素氮(BUN)、24小时尿蛋白定量(UTP)明显下降(P<0.05),高密度脂蛋白(HDL-c)明显上升(P<0.05);对照组治疗后虽有改善,但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治疗前后检测结果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检测结果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治疗后,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糖尿病患者一旦发生肾脏损害,出现持续性蛋白尿则病情不可逆转,往往发展至终末期肾衰竭。因此及时有效防治DN的发生和发展已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缬沙坦选择性地与细胞表面的ANGⅡ受体结合,从而阻断ANGⅡ介导的生理学效应,在肾脏病的疗效上可以归纳为降低血压及肾内灌注压;消除蛋白尿;保护肾功能;防止肾硬化或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进展4个方面[3]。传统中药黄芪被尊为补药之长,主要有效成份为皂苷、多糖、黄酮等,而黄芪皂苷是黄芪中具有代表性的活性成份,对肾脏的纤维化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如利尿消肿,减少单核巨噬细胞的浸润,减低肾小球系膜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由静止表型向增值表型的转化,减轻肾小球硬化和间质纤维化、免疫调节作用、降脂抗凝作用,从而改善肾内微循环、增加肾血流、减轻肾损害,减轻蛋白尿、减轻氧自由基及细胞因子损伤,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其含有的微量元素硒对肾小球基底膜的电荷、机械屏障均有保护作用,从而降低蛋白尿、保护肾功能[4];可抑制内皮素(ET)的合成,从而减轻肾功能的损害以及钙离子拮抗剂的作用,减轻细胞损害。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联合中药黄芪治疗糖尿病肾病能有效地保护基底膜的电荷屏障,缓解肾小球的高内压及高滤过,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高凝、高黏状态,促进血浆白蛋白的合成,降低血尿素氮、血肌酐,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参考文献

[1] 陈家伦.循证医学对糖尿病诊断的贡献及目前存在的分歧[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3,19(1):2-3.

[2] 邓尚平.临床糖尿病学[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262.

[3] 黎磊石,刘志红.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与肾脏的治疗[J].肾脏病与透析移植杂志,2003,12(1):44.

[4] 应丽红.黄芪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4(8):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