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策略初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策略初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新型学科,传统的讲练结合的模式不能应用于信息技术教学,而应该探索新型的教学策略。笔者认为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目的不在于给学生灌输了多少知识,而在于侧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应该贯穿能力本位的思想,一是使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的能力,二是学习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那么如何教好这门学科就成了摆在各位专职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下面我就本学科的教学策略谈几点浅显的看法。

一、注重激发兴趣,创新学生思维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求知兴趣

好奇心是人的天性,求知欲是在好奇心发展为兴趣的过渡环节,也是兴趣赖以产生和形成的内部基础。学习兴趣有按“好奇心――求知欲――兴趣”依次逐步加深发展的规律。因此,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激发并极大的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是发展学生兴趣的核心。研究表明,教师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认知失调,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在认知缺失感、震撼感和好奇心的驱使下积极思考,主动探究,步步深入问题的核心,最终使问题得以圆满解决。问题解决后,学生原有的求知欲得到了满足,而新的求知欲同时产生。这样,借助于求知欲的滚动发展,学生的兴趣在学习中不断的得到增强。

(二)注重学用相结合,突出教学趣味性

实践经验表明,改变纯知识教学的枯燥性,实施知学用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能够使学生充分体验到计算机学习的乐趣,从而实现变学生“厌学”为“愿学”,变“苦学”为“乐学”的兴趣教学目标。例如,在英文键盘输入的教学中,学生在掌握基本键位后,即可安装趣味性强的(如金山打字通等)指法游戏,通过游戏,学生在玩中很快掌握了键盘操作。

同时注重计算机课程与其他学科的横向联系,布置难易适中的应用性作业,巩固知识教学效果。让学生积极主动地“物化”自己的信息技术思维过程,使其欣赏、评价自己的活动作品,从中看到进步和希望,体验成功的喜悦。例如:在教学WINDOWS附件中的“画图”时,让学生绘一幅作品等。这样做就能实现各学科间的横向联系,使学生把科学课知识用于绘画创意,把美术知识运用于编程绘画,结合语文知识进行文字输入与编辑,把数学知识变为编程设计的基础,学以致用,其乐无穷。

二、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法指导

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不仅要照顾困难生、激发优秀生,还要关注中间的这部分学生,要“盯着中间,兼顾两头”,向学生展示清晰的思维过程,注重方法获得的指导、总结。如在学习一段时间后引导学生思考、归纳“选择对象”这一操作的方法,总结出鼠标右键无处不在的功能等等,学生掌握了这两个方法,就可以解决操作中的一大片问题。另外,避免求难求多求全求快,及时了解学生情况,已会了什么,不会什么,理解什么,不理解什么,障碍在哪里,想学什么,对什么感兴趣等,及时采取对策,或个别辅导、或分小组讲解、或集体回授,夯实基础,防止学生食而不化而产生为难情绪,奠定学生在信息处理技术层面上的基础。

三、运用任务驱动,促进基础发展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大纲中确立了“任务驱动”的教学原则,即知识及技能的传授要以完成典型的“任务”为主,这种原则突出了“在做中学”的思想。从学习、生活和社会实际中提取出为学生所熟悉、所喜爱的素材,为不同水平的学生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设计相应的各子任务,各子任务之间相互联系,形成循序渐进的梯度,组成一个任务链,让学生踏着任务的阶梯去获得技能、建构知识、形成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我根据教材和学生年龄特点将教学目标和讲授内容巧妙地隐含在一个个具体任务当中,使学生通过完成任务达到激发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例如:我在教学生使用Powerpoint 软件制作幻灯片时,让学生制作一组介绍我们学校的多媒体作品,学生们兴致很高,我指导他们登录学校的网站,在网站上看学校的基本情况,并下载相关图片……,一幅幅作品在学生积极主动的搜集、整理、美化、加工资料的过程中完成,既培养学生热爱母校热爱本学科的感情,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从而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操作能力和审美能力也在操作过程中提高了。

四、注重学习过程,强调多元评价

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要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强调评价的多元性、多主体性。这就要求我们一改过去重结果轻过程、重成绩轻态度、重掌握知识轻能力的形成与迁移,采用多元、多主体评价策略。肯定优点与进步,保护学习积极性,增强自信,促使学生的学习在信息技术这一开放性的平台中实现良性循环。 作品评价,不应该只是在作品完成以后进行,而应该很自然地融合到整个学习活动中去。因为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评比,而是为了促进学生的自我认知,让他们做得更好。教师可以在课始提供一些现成的学生作品,让大家评判什么样的作品是美的、合理的。对学生范例的分析,不仅给出了一个较为形象直观的评价标准,而且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给他们以启发。一旦产生有创意的作品,教师应及时给予演播来引导学生努力的方向。

五、注意演练结合,突出精讲多练

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和操作性都很强的学科,因此要充分保证学生的上机实践的时间。为了提高上机实践的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我主张“演练结合,精讲多练”,对理论知识“点到为止”,充分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实践所学的理论知识,并探索课本没有的知识,扩大知识面,更好地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的能力。教学中,对于一些操作性的技能边操作边解说,通过具体练习让学生模仿并巩固相关知识上的“应会”操作。对错误的认识、模糊的概念、易错的操作以启发性为原则,用清晰、简洁、准确的语言为学生排除谬误,引发思考,开拓思维;再者,还要结合练习,让学生在“会”的基础上,拓展“应用”的层面,提高学生信息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还要重视引导学生自主创作电脑作品,并适时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测,公开赞扬每位学生作品的优点与创新之处,个别指出不足之处。鼓励学生互相学习,培养协作精神。

总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兴趣和意识,所以就不能用单纯的让学生接受知识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无止境。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策略还有待进一步的探索,是一个长期的课题,关键靠我们不断思考、探索、研究和总结,才能找出更佳、更适合的教学策略,才能适应这门新兴的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