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诗人,在尘世中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诗人,在尘世中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邵风华是一位诗人,甚至长得也像我们想象中的“诗人”,清瘦,忧郁,敏感。诗人在世俗生活中往往能打破清规戒律,让我们看到各种新的可能性,我与邵风华的第一次见面便颇有戏剧性。记得那是七、八年前的一个晚上,我们左岸的几个朋友聚在万圣书园二楼的醒客咖啡厅,谈论文学、电影、诗歌,谈兴正浓时,突然从旁边跳出一个陌生人,说:“我觉得你们谈得都有问题,我能说说我的看法吗?”――这个人就是邵风华,他就是这样突如其来地进入了我们的视野。那天具体谈了些什么,我已经记不清了,只是邵风华很快就成了我们的朋友,他的率直、执著与毫无顾忌让我们喜爱,也让我们看到了“诗人”的率性。

我不懂诗,无法评价邵风华的诗歌,在我的印象中,他写高加索的诗歌大气豪放,而近期的诗歌则细致内敛,或许这构成了他诗歌风格的不同侧面。邵风华最近的小说可以说是典型的“诗人小说”,他小说中的主人公都是像他一样忧郁而敏感的人,小说主要写这样的人物在世俗生活中的遭遇,家庭的纠纷,婚姻的羁绊,工作的烦恼,等等。在邵风华的笔下,这样的主人公是“不成熟的人”,当然这是从世俗角度的命名,这些主人公都有自己的坚持与追求,在他们身上带有邵风华的某些特征,比如对诗歌的爱好等,在《不成熟的男人》中,邵风华采用了第一人称“我”的角度叙事,《春节》虽然以第三人称叙事,但是作者与叙述者的角度几乎是完全重合的,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这两篇小说的主人公与其说像故事中的人物,不如说更像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他们更贴近作家的内心,是从作家的角度来看待这个世界的。当邵风华的“抒情主人公”从诗歌走入小说时,带来的不只是文体的变换,他也让我们看到,一个“抒情主人公”在进入世界之后,会经历怎样的心灵冒险,在这个意义上,邵风华是在以小说的方式写诗,只是他所写的是更加复杂的诗,是“诗人”在尘世中的遭遇。

《不成熟的男人》中的主人公“我”是一个敏感细腻的人,会因为没有太阳而情绪不好,但是却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中:朋友牛一不择手段发财的梦想、路小铁关于开咖啡馆的幻想,妻子丁妍的闺蜜纳纳的故事,丁妍与前妻的儿子小蓄构成的家庭生活。这些因素组成的世俗生活,对他构成了一种压抑性的力量,他只能承受,只能发现生活的琐屑与无意义,当他打量眼前的这个世界时只能感觉陌生,恍如梦境,“让我吃惊的是,这张脸变得如此陌生;如果不是在同一张床上,我几乎已经认不出是谁。”――这是“我”在深夜看到妻子时的感受,而在故事的最后,他选择了逃离。

《春节》写的是过春节的故事,其实所写的也是主人公“他”与妻子丁妍的矛盾、隔阂与疏离,到最后“他”仍然选择了逃离,一个人到北京去过春节。小说写了主人公与妻子之间关系变化的细微过程,以及“他”在这一过程中的细微感受,小说的写作方法介于纪实与虚构之间,中间甚至插入了一首诗和几篇日记,丰富了文体的表现力,看似随意,却具有一种散淡的诗意和游戏的美感,让我们在直面人生的尴尬、难堪之后,可以在其中发现行云流水般的随遇而安,及其带来的曲折游荡之感。

我们可以看到,这两篇小说主人公的性格及其中的人物是相同的,这使这两篇小说具有“互文性”,我们可以从相同处看到作家的执著,而其差异处不仅让叙述更加丰富,也让我们有理由将它们看作同一个故事的变化与延续,而更加重要的是,在这两篇小说的最后,主人公所选择的都是逃离,我想在这里表达了邵风华的一种人生态度与写作态度:诗人在尘世中永远无法找到栖居之地,他只能永恒地行走在寻找的道路上。这让诗人既置身于世界之中,又置身于世界之外,他们是怀着乡愁行走于这个世界的人。

(作者系北京大学文学博士,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文艺理论与批评》副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