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大学生对教师教学方式内隐偏好的实验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大学生对教师教学方式内隐偏好的实验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1.山西医科大学,山西 太原 030001;2.湖北大学,湖北 武汉 430062)

摘要:目的:研究大学生教师教学方式下所产生的学业情绪。方法:采用基于信号检测论的内隐联想测验变式(GNAT),选取43名湖北在校大学生作为被试,测量他们在开放式和传统式两种不同教学方式情境下所产生的学业情绪。结果:大学生的学业情绪在两种不同的教学方式下存在显著差异,开放的教学方式会引起积极学业情绪,而传统的教学方式会引起消极学业情绪。结论:认为大学生对开放的教学方式更偏好。

关键词:封闭式教学;开放式教学;内隐偏好;学业情绪;GNAT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50-0276-03

教育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个好的教育模式可以在教学上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堂教学是教育的主要活动之一,教学方式则是完成这一个活动的重要手段。教学方式对于学生的学业成绩的影响得到了大多数研究者的认同。开放的教学方式能营造融洽、和睦的学习氛围,使师生之间的情感互相开放,互相接纳,可以充分调动老师和学生们之间的情感交流,发挥情感的积极作用,并在开放自由的情景中不断激发学生的潜能。学业情绪对学业成绩有显著的影响。陆桂芝等的研究表明:自豪、高兴、希望、满足、平静、放松、焦虑、羞愧、恼火、厌倦、无助、沮丧、心烦这十三种学业情绪对学业成绩的联合预测达到了极其显著水平。但是对于教学方式和学业情绪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则相对较少。目前国内外对学生对教师教学方式内隐偏好的研究都尚未完善,没有建立起较为有效的理论模型。关于教学方式与学业情绪之间的关系还有待实验证实。本次实验主要探究开放式教学是否会引起积极的学业情绪;传统式的教学是否会引起消极的学业情绪。以及男、女生之间对教师教学方式的偏好是否存在显著差异。探究教学方式和学业情绪之间的内隐关系,验证相关理论和为其进一步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一、方法

1.被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湖北省43名本科生作为被试。其中文科生7人,理科生37人,男生20人,女生23人。所有被试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手指按键均正常,未曾参加类似实验。

2.实验设计。采用2(性别:男、女)×4(组合类别:开放教学与积极词汇、开放教W与消极词汇、封闭教学与积极词汇、封闭教学与消极词汇)二因素混合实验设计。性别为组间变量,组合类别为组内变量。因变量为被试进行按键反应的击中率、虚报率以及做出正确反应(击中、正确拒斥)的反应时。

3.实验材料和仪器。(1)对教师不同教学方式相关词汇的筛选:采用专家评定法,在以往对教学方式的研究中筛选并摘录描述开放的教学方式和传统的教学方式的词语各20个,再让专家对其进行利克特式的评分,综合并选出得分靠前的12个词语用作实验的概念词(见表1);(2)对不同情绪词的筛选:根据俞国良和董妍的青少年学业情绪问卷的编制及应用一文中编制的问卷中筛选并摘录描述积极高唤醒、消极高唤醒的词语各6个用作实验的属性词(见表1)。

(3)实验仪器:实验在戴尔笔记本电脑上完成。处理器为酷睿i5,显示器为14.3英寸液晶显示器,分辨率为800×600。刺激呈现和结果记录均通过E-Prime软件完成。

4.实验程序。(1)练习阶段:把概念词作为信号,属性词作为噪音,让被试进行练习1;把属性词作为信号,概念词作为噪音,让被试进行练习2,对信号进行按键,噪音则不按键。(2)正式试验阶段:正式实验分为4个block,分别将“开放”和“积极”、“开放”和“消极”、“封闭”和“积极”、“封闭”和“消极”作为标签。实验过程中block的顺序随机,屏幕上方的两个标签,属于左边或右边任意一个时请按“空格”键,均不属于时不按键,分类要求既快又准确。

5.数据处理。使用SPSS19.0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

1.将数据进行描述统计可得出不同性别在两种组合下的辨别力的平均数和标准差,见表2:

2.经重复方差分析可得各部分的主效应和交互效应,根据结果发现:(1)组合类别主效应显著F■=

7.087,p0.05,说明从总体上看,男、女生在对不同教学方式的内隐态度上没有显著差异。(3)性别和组合类别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8.673,p0.05,女生在不同组别情景下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

F■=15.72,p

三、讨论

1.大学生对教师教学方式的内隐偏好。本研究得出不同教学方式会引起相应的学业情绪,即在开放的教学方式下,会引起积极的学业情绪,封闭的教学方式下会引起消极的学业情绪,结果与以往研究一致。孙芳萍(2010)的研究表明学业情绪涉及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情绪体验,就表明教学方式可以营造一种教学情境,学生在这种教学情境中的情绪体验也属于学业情绪。学业情绪与学业成绩之间相互影响:学业情绪对学业成绩具有预测作用,而学业成绩对学业情绪具有回馈作用。宋雪芹(2011年)的研究表明成就目标和学业情绪对学生的学业成绩具有综合预测作用,学业情绪在成就目标和学业成绩间起中介作用。国内外也有很多研究是关于学业情绪和城居目标的关系。Pekrun等(2006)在研究成绩目标与考试焦虑时发现,掌握目标和成绩目标与考试焦虑之间的关系不显著,相反回避目标与考试焦虑的关系则显著正相关。Danicls等(2008)研究表明,希望的情感正向预测掌握和成绩接近目标,绝望的情感体验负向预测掌握目标。

2.大学生对不同教学方式内隐态度的性别差异。一些研究表明,内隐社会认知存在性别差异,例如2007年,董妍、俞国良从学业情绪的二维度出发研究了学业情绪的性别差异。研究发现中学生中,男生的积极低唤醒学业情绪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在初中阶段,男女性别差异不大;在高中阶段,男生的积极学业情绪显著多余女生。但是孙士梅的研究结果却发现,在青少年这个群里,六类学业情绪都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这与俞国良等人的研究有所不同。本研究结果表明,在大学生中,男女学生在d′值上无显著差异,说明教学方式内隐态度不存在性别差异。研究结果与先前孙士梅的研究结论一致。

3.不足与改进。在本实验中,当目标词为“开放-积极”和传统-消极”时,d′值有较多的正值,而在目标词为“开放-消极”和“传统-积极”时则有过多的负值,猜测可能是因为做完目标为“开放-积极”的实验阶段后,做下一个实验阶段时,仍留有对第一个实验阶段的词语的印象,这种印象影响了之后的对目标和噪声的反应。在以后的实验中,要在每个实验阶段之间加入较长的休息时间或者让被试进行其他无关任务,尽可能让被试将前一个实验的目标词的印象消除。总体而言,本课题的研究是对教师教学方式的内隐偏好的研究做一些尝试,具有积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研究的结果可以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当代大学生对教师教学方式的内隐偏好,可以为对大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可以促进大学教师通过改善教学方式,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对于教育工作者在注重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方面有启发意义。

四、结论

积极的教学方式更能引起大学生的积极情绪,大学生更偏好于开放的教学方式;且不同性别其内隐偏好没有明显的差异。本研究提示,在大W生教育工作中,只有多以自主探究、形式多变、参与性教学、发散性思维等的教学方式,才能激发其积极的学业情绪,高效学习。

参考文献:

[1]崔秀勇.开放式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科技资讯,2011,(04).

[2]魏明彬.关于开放式教学的探讨[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3,(09).

[3]乔万敏,邢亮.开放式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视角,2010,(10).

[4]徐冰.关于传统教学方式的一点思考[J].陶瓷研究与职业教育,2009,(04).

[5]岳欣云,董宏建.使封闭式课堂教学走向开放[J].中国教育学刊,2008,(10).

[6]任丽丽.开放式教学的必要性与特性分析[J].辽宁大学学报,2009,(04).

[7]齐蔚霞.开放式教学模式在大学课堂中的应用探索[J].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4).

[8]周智健.在初中科学课堂中实施开放式教学[J].教研,2011,(01).

[9]李芳.转变教学方式 促进学生发展[J].科学之友,2009,(11).

[10]宋雪芹,郭成,谢德光.成就目标、学业情绪及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述评[J].社会心理科学,2011,(09).

[11]张红兵,刘静.学业情绪及相关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1,(14).

[12]徐先彩,龚少英.学业情绪及其影响因素[J].心理科学进展,2009,(01).

[13]孙芳萍,陈传锋.学业情绪与学业成绩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心理科学,2010,(01).

[14]董妍,俞国良.青少年学业情绪对学业成就的影响[J].心理科学,2010,(04).

[15]董妍,俞国良.青少年学业情绪问卷的编制及应用[J].心理学报,2007,(05).

[16]Ravaja N,Kallinen K,Saari T,et al.Suboptimal exposure to facial expressions when view video messages from a small screen,effects on emotion,attention,and memory.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Applied,2004,10:120-128.

[17]Russell JA. A circumplex model of affect.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80,39(6):1161-1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