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关于研究性学习的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关于研究性学习的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研究型课程的建设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化的新尝试。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为学生构建了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了多渠道获取知识的机会,尤其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弥补了传统课程的许多不足。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的研究性学习虽不乏成功的范例,可还是形式的东西多,实质进展并不如人意。我们若冷静下来透视这股“研究热”,就可发现其中有待解决的问题也不少。

问题之一:广泛化。

动不动就研究或随意地给人们早已熟知的一些教与学的形式贴上“研究”的标签。这种泛化、神化了的研究绝对是有害而无益的。首先,问题不管轻重都研究,势必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时间;其次,学生整天“搞研究”,到真正研究时,还会有兴趣、热情吗?

应对策略:该出手时才出手。语文研究性学习这一学习方式的出现,使得学生有可能在更高的层面上展开学习,但这并不意味可以否认接受式学习方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相反,我们还是应十分注重以其他学习方式和其他课程的学习为基础,进而提供并扩展学生多元学习的机会和体验,激活学生在其他学习中的“知识储存”。

只有确实存在问题,我们才有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必要。这种专题应该特别能够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直接指向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此同时,还能增强学生对社会生活的关心和责任感。曾有学者指出研究性学习课堂设计要注意以下六点:“有利于学生的思维与联想,有利于对教学重、难点的解决,有利于障碍的预防与诊断,有利于学科间的联系与沟通,有利于联系生产、社会实践,有利于选择和参与教学活动。”

问题之二:表面化。

把从问题的提出、资料的收集、方案的制定与实施,一直到结论的得出和检验等全部是由学生独立完成的活动才视为研究性学习。学生在课堂上完全主宰着自己,甚至走了弯路,走了错路,教师仍以张扬学生的个性为由,仅仅是不断微笑鼓励而已。

应对策略:众里寻“她”千百度。研究性学习鼓励学生主动探究,但绝不意味着教师丧失了作用或担子轻松了。如果没有教师主导作用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反而不能得到有效的发挥,所进行的研究性学习始终是停留在表面的。

例如对于研究专题的确定一定要“众里寻她千百度”。孙双金老师执教《天游峰的扫路人》,学生自读课文后,热情高涨,接连提出了几十个问题,孙老师巧妙地引导学生从中提炼出三个重要问题:(1)天游峰石梯这么多,扫起来这么苦,老人为什么还说得那样轻松?(2)这个老人为什么这么大年纪还要工作?(3)为什么作者说过了30年再来看老人呢?老人能活到100岁吗?学生围绕精心提炼的这三个问题读书、思考、讨论,不仅较好地理解了课文内容,而且深刻体会到了老人勤劳的品质和豁达开朗的胸怀。

问题之三:学科化。

教师将学生的研究误解为对某些知识的学术性研究,过于强调学科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这是舍本求末。有的教师甚至将研究性学习等同于科技活动、兴趣小组,认为只要是学生能研究的、能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就是研究性学习。

应对策略:咬定“青山”不放松。语文教师固然要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但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就是指让学生品味作者是怎样借助这种语言形式表达内容的,并且学会表达。

我曾经在杂志上看到某校语文教师开设的“时文分析”课,将电视台的“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等栏目迁移到语文课的教学中,针对热点问题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社会调查进行分析研讨,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语文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重视知识的应用性教学。经过一年的训练,其中一个班级的学生竟写出四十余篇有一定质量的调查报告和专题小论文,并受到一些专家的好评。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要读懂很多相关的资料,融入自己的观点,又要揣摩语言,内化语言,创造性地把自己生成的观点表达出来。文本的阅读和自我的表达紧密结合,既始终遵循着语文的教学规律,又体现出语文的学科特征。

问题之四:形式化。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习过程的展开,有一部分教师就误以为课改了,注重过程,不要结果了;开展了研究性学习,就可削弱知识的传授。自然在40分钟的课堂上,学生虽然热热闹闹,议论纷纷,但结果什么也学不到,甚至连基本的疑问也不能解答。

应对策略:“湖光”“秋月”两相和。从客观上讲过程和结果两者并无主次之分。以前的语文教学重结果轻过程,如今大家都充分认识到没有过程的结果是无源之水。

课改强调过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体验。但重过程轻结果的认识是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就语文教学而言,结果永远是很重要的。虽然新课程标准中强调三维教学目标的实现,但是双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教学仍是其他所有目标达成的基础,是硬性的教学目标。无知便无能,连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都不能掌握的学生,自然无法在学习中选择方法、去探究、去发现,学习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也不可能健康发展。

其实,“过程”和“结果”并不是矛盾的,重过程并非轻结果。强调了学生自主研究的过程,那么学生将面临更多的问题和困惑、挫折和失败,同时也将拥有更多的实践、锻炼的机会。只有注重结论的生成过程,而不是单纯满足于掌握知识、得到答案,由此得来的“果实”才特别真实、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