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变向何处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变向何处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实施情况并不尽如人意。在语文教学中,应当注重基础和创新的有效统一,尊重学生不同的情感体验,教师应当转换好自身的角色,摆脱技术的束缚,真正做到帮助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来学习语文。

关键字: 新课程实施 语文学习方式 转变

帮助学生学会自主、高效地学习已成为教育工作者公认的教育追求,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培养,无疑是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新课程要求改变过往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学习方式,倡导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一、新课程实施中语文课程学习方式转变的现状

通过在南京市X小学的调研发现,当下,教师观念上的转变是喜人的,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1.把一切都交给学生做

有的教师认为以学生为主体,就是让学生多说多讲,在课堂上,教师不敢占据课堂,每节课都把朗读课文、了解背景、识字释词、分析句子、理清层次、总结主旨等环节交给学生自己去做。每抛出一个问题,都要求学生大面积举手,直至出现了教师让举手的学生回答问题时,该学生却没有想好该怎样回答的滑稽场面。

2.合作学习就是让学生组成小组进行讨论

一些教师认为,让学生合作学习就是分组讨论,因此,每一节课都安排小组讨论。课堂讨论成了每一节课必不可少的固定教学形式,有的教师甚至不看学习内容,反复进行没有必要的讨论,似乎不使用这个形式就是陈旧的教学方式,使用了这一方式就是落实了新课程标准。

3.探究学习的泛化和绝对化

为迎合新理念,不少教师言必称探究。如一位语文教师一学期的教学设计90%以上都写着自主探究法或小组合作探究法,但究竟有多少内容确实需要探究,又有多少环节属于真正意义上的探究呢?人们开始质疑这样的探究性学习。[1]

二、对语文课程学习方式转变的理性思考

转变语文课程的学习方式,不意味着对接受式学习的全盘否定,而是强调要使语文学习过程真正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1.教师的角色与作用

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并不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发挥任何作用了。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代言人”或者权利的“拥有者”,而成了“引领者”或是“导航员”。完成此角色的转换,首先要做的就是解放思想。解放学生的头脑要从解放教师的头脑开始,试想,一个思想上禁锢――被课程标准的条条框框禁锢,被教学方式的形式所禁锢的――教师,怎么可能真正地解放学生的头脑、思想呢?

2.“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语文课程中的有效实施

在语文教学实践当中,我们已经看到了许多走样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不得不冷静下来思考:怎样才能使“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语文课程中有效地实施?

(1)自主不等于自由

教师在备课、施教、作业、训练等各个环节,都要清楚学生的基础,了解学生的认知能力,时时想到如何让学生容易学会,这就是在理念上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可以只对教学环节中的部分进行预设,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思考,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自己发现问题,并试着自己解决问题。这样,探究有了方向,而又不会限制学生的思维。

(2)实施有效的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

首先,要选择合作学习的内容时应考虑一些开放性、探索性的问题,这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独立思考之后再进行充分的合作交流,达到增强学习效果的目的;一些操作性强,需要同伴的帮助才能完成的活动内容,也适合通过小组合作进行。

其次,要关注学生差异,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内容、学生个性灵活进行分组。有时按座位组合,同桌、“秧田型”座位、“马蹄型”座位、“扇型”座位进行交流;有时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或组内同质、组间异质组合;有时按兴趣、爱好、关系自由组合。[2]

(3)把握语文探究性学习的方法

语文教师往往把课堂上过多的宝贵时间用于以汇报搜集的资料为主要形式的拓展活动、延伸阅读,而忽略了最基本的一种探究学习――文本阅读。新课改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阅读中,如果学生能够与自己对话、与教师对话、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自品自悟,比较思考,那么何尝不是一种语文的探究性学习呢?

(4)实现基础和创新的有效统一

在新课改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不少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为创新而创新的现象,教师在课堂上带领学生高喊“创新,创新,我们一起来创新!”的口号,却对学生迷茫无助的目光无动于衷。我们需要创新,但这并不意味着就要将语文的基础全部舍弃。当然,我们这里强调的是为了创新而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而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和方法。

(5)重视学生不同的情感体验

“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一团“和谐”,虽然表面上关注到了每一个学生的情感体验,可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地实现对学生的情感体验的有效关注,是忽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而盲目追求人文性的表现。南京市X小学一位语文教师在四年级《徐悲鸿励志学画》一课中设计了这样的探究环节:当外国学生看到徐悲鸿的画后,“非常震惊”,此时,他会想些什么?探究的问题不大,但却给了学生充分的想象和发挥空间,这不就是让学生表达自己情感的最好体现吗?

(6)摆脱技术的束缚

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并不是让语文课堂变成“多媒体演示”、“技术秀”,而是要把信息技术作为演示工具、学习资源的获取工具和交流评价的工具来辅助语文的教学。说到底,信息技术是一项工具,我们不能在技术的海洋里迷航,以致找不到语文学习的方向。

总而言之,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我们不能仅仅追求其外在表现,不能仅仅把目光盯在语文学习的组织方式上。诚然,“自主”不能有制约,但缺乏了引导的自主能让学生真正学到语文吗?课堂讨论可以体现“合作”,但缺乏合作本质的课堂讨论就会流于形式。同样,有了过程,不能算是“探究”,这取决于探究的内容,取决于教师的引导。在新课程改革硕果累累的时候,我们要理性地认识到其中仍需改进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乔桂英.泛化和绝对化:语文探究性学习的两根软肋――兼评陈成龙教师的《最后一课》[J].语文建设,2007,(7-8):47.

[2]信丽华,陈红建.语文教学中实施有效合作学习组织形式的探索[J].当代教育科学,2007,(1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