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山东大蒜机械化生产技术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大蒜是一种百合科葱属植物,其幼苗、蒜头、蒜苔等都可以食用,并且具有非常丰富的微量元素,深受人们的喜爱,而且大蒜除了供应人们的日常使用外,还在食品加工、化工、医药等行业具有广泛的应用,所以种植优质高产的大蒜可以给农民朋友带来很高的经济效益。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生产大蒜的国家,而山东是中国大蒜的主要生产区。山东大蒜的产区主要分布在济宁市金乡县、临沂市苍山县、商河市商河县等地,其中以金乡大蒜最为著名。金乡县常年种植大蒜达到了4万hm2左右,是国内生产大蒜的第一大县,也是国内甚至是国际上大蒜价格形成中心,大蒜产业则被评为是山东省十大影响力产业集群之一。金乡大蒜具有非常多的优点,例如蒜头大、辣味纯正、抗霉变、不散瓣等。而且金乡大蒜不仅仅是用来鲜食,已经被加工成蒜茸、蒜粉等产品,广泛的应用到食品、化妆品、保健品等生产领域。在1992年首届中国农业博览会上金乡大蒜获得了银质奖,在1996年金乡被命名为“中国大蒜之乡”,在2003年还荣获批准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并在同年3月,获得了国家质检局批准使用金乡大蒜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标志,在2011年地理标志得到了欧盟的认可,为金乡大蒜进军国际市场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2.1整地施肥
大蒜的根是弦须根,没有主根,其主要根群分布在10~25cm的土层中,属于浅根性,根毛少,吸水力较弱,喜肥,喜湿不耐旱,所以,种植大蒜以肥沃、松软、保水、保肥力强、排水、灌水方便的中性或者微酸性的砂质土壤为最佳。在种植大蒜前要施足基肥,基肥最好是经过充分腐熟发酵的有机肥或者是生物有机肥菌,也可以是缓控释肥,通常情况下,地施有机肥4000~5000kg/667m2,如果是控释肥就是70~100kg,生物菌肥是100kg。在把肥进行撒施后,要深耕土壤20~30cm,耕平地面,按照1.2m的距离作平畦。种植大蒜的土地不能施生粪,因为生粪在发酵时会引来种蝇,种蝇会产卵生蛆,这对蒜根有很大的危害。在大蒜生育期间,会吸收大量的氮素,根据检查显示每生产50kg蒜头,就需要纯氮0.75kg。增施磷肥也非常的重要,其可以使蒜头增大,增加蒜苔的产量,降低蒜头的裂头率。
2.2选种和浸泡
可以购买或者预留优质的成品蒜,在破瓣和清洗选择后作为蒜种使用。一般来说,要选择纯白无筋,外观没有伤痕的较大蒜头的作为蒜种,并且要选择抗逆性比较强的品种,蒜种一粒大约重4~5g就可以,太小的蒜瓣,或者是独头蒜和夹瓣蒜不适合作为蒜种使用。为了促进蒜种发芽,可以在播种前把蒜种放在水中浸泡1~2d,有利于蒜头吸收水分,提早发芽。有条件的还可以将1500倍的福施壮(一种大蒜拌种剂)喷洒在蒜种的表面,要使蒜种的表面湿透,通过这样的方式,大蒜在播种后可以比干蒜提早出苗4~5d,而且根系发达,抗病性强,降低大蒜的烂瓣率。
2.3适时播种,合理密植
大蒜喜冷凉的气候条件,低声茎叶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2~16℃,幼苗越冬的最佳苗龄为4~6叶期,从播种到4~6叶大约需要40~45d,在日平均气温达到7℃以下就会停止生长[1]。幼苗的耐寒性强,可以耐-7~-10℃的低温,在0~4℃的条件下,经过30~40d就可以通过春化阶段。露地秋播大蒜的适宜播种时期为9—10月,播种太早,蒜种容易受冻,太晚会受到后期高温的影响,缩短生产期。降低产品的质量,减少产量。播种有2种方式,可以是沟播或者穴播,播种深度为5~6cm,是蒜种的顶端上盖土2~3cm,具体的播种密度,要根据品种决定,一般是30000~35000株/667m2,株行距为8cm×20cm左右,适当的密植可以提高产量,但是不能过分密植,这样不但用种量大,而且蒜头小,使得大蒜的级别低,降低了大蒜的经济效益。所以,要在适宜的密度范围内,一些蒜头小的品种可以密植,蒜头大的品种要稀植。在大蒜种植后,可以覆盖1层草木灰或者浇1层泥沙浆。结合使用大蒜种植机械化机具,可以一次性完成开沟、种植、覆土等各项工序。
2.4种植后管理
秋播大蒜在第2年的春季,气温回暖、土地解冻后,要及时的除去冬季前的碎草。选择一个晴暖天,浇返青水,如果基肥不足可以结合返青水追施返青肥,一般来说,是追施尿素20kg/667m2。清明过后,气温逐渐的上升,这时蒜苗生长的很快,到烂母后,大蒜进入了发芽和鳞芽分化期,需要水肥增加。
3结束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家对建设新型农业提出新的要求,大蒜机械化生产越来越重要,具有节约成本、增加收益、提高经济效益的大蒜机械化生产技术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大蒜人工种植方式的变革是势在必行的,规范大蒜机械化种植技术是必不可少的。
作者:何世强 高凤秋 单位:1.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马庙镇农技站 2.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农业局
参考文献
[1]鹏,栾雪雁.大蒜机械化生产制约因素与突破途径[J].农机科技推广,2012(10):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