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福莱特的权力观对我国行政管理的启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福莱特的权力观对我国行政管理的启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福莱特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提出的一系列管理理论,时至今日,仍对管理学界产生重大影响。本文重点探讨她对权力、权威、控制与协调这四个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独到而深刻的见解,力求对我国行政管理实践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福莱特 权力观 行政管理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9-0112-02

引言

福莱特(Mary Parker.F0llett),又译芙丽特,是美国著名的政治哲学家和管理学家。她是一位具有重大建树的一流学者,她在政治学、经济学、法学和哲学方面都有着极高的素养。这种不同学科的综合优势,使她可以把社会科学诸多领域内的知识融会贯通,从而在管理学界提出了独具特色的新型理论。她对管理学的多个方面都有独到的见解,包括建设性的矛盾,权力、权威、控制与协调,以及领导思想。其中,福莱特对于权力和职权概念的思考颠覆了我们的传统观念,在80年前提出的观点在今日看来,仍有可借鉴之处。

一、福莱特的观点对我国行政管理的启示

行政权力是近代政府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每个国家尽管在具体形式和发展水平上存在差异,但是行政权力对于国家和政府的意义和作用在本质上是一样的,每个国家不论大小、规模、发展阶段以及历史背景如何,都需要依靠行政权力来执行国家意志,行使行政职能,完成政治统治和管理国家与社会事务,为统治阶级服务。行政权力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对行政权力如何定位、如何应用,也是行政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而福莱特的关于权力以及与之相关的控制、协调等概念的理解和定义,能够给我国行政管理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提供一种全新的解决思路。下面,我们就从权力的概念、用“权力同在”取代“权力超越”、权力授予与权力均衡、控制、职权的基础来具体地探讨一下。

(一)权力的概念

一般说来,权力是指特定主体因某种优势而拥有的对社会或他人的强制力量和支配力量。人们对权力的理解呈现多样性和复杂性。有人认为,权力是指一个人或一群人按照他所愿意的方式去改变其他人或群体的行为以防止他自己的行为按照一种他不愿意的方式被改变的能力。也有人认为,权力指影响或控制他人行为的力量。总而言之,权力包含有“支配”和“强制”之意。

权力是一种支配他人的强烈欲望。但福莱特认为,权力可以简单地定义为使事情发生的能力,作为因果作用的动因的能力或者引起变化的能力。不论权力是“善的”还是“恶的”,也不论追求权力是为了达到目的,抑或权力就是目的的本身: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人都在努力地争取权力。

(二)用“权力同在”取代“权力超越”

权力超越是指:某些人或者集团的权力超越于另一些人或集团之上,可以说,这也是我国行政管理领域中公共权力分配的现状。政府机构中,下级必须对上级的命令绝对服从。但是,仍然有可能发展出“权力同在”的观念。福莱特认为,管理者不应当有超越于被管理者之上的权力。当然,被管理者也不应当有会超越于管理之上的权力。

权力的同在机制:如果管理者与合作管理者能够互相影响,并且企业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也能形成这种互相影响的关系,如果每时每刻,相互作用无处不在。那么,权力同在的机制就建立起来了。权力同在来源于个体力量的汇聚。集体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有自己独特的、至高无上的力量。这种力量来自于知识、经验和独特能力的组合。(福莱特《积极的管理》第76页)

因此,我们不应该忽视组织中任何一个人的力量,应该广泛地听取组织中每一个成员的意见,重视并肯定每个成员对组织做出的贡献。在我国政府组织机构中,经常会出现对领导马首是瞻,听任领导“一言堂”的现象,这不仅不符合福莱特关于权力机制的认识,也违背了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关于坚持集体领导,反对个人专断的原则。集体领导是党的基本原则之一,这一原则也应该适用于政府机关。集思广益,经过掌握专业知识的专家学者充分地分析讨论以及听取实际工作在第一线同志的意见建议而研究并制定的政策较之于领导拍板决定的政策,必定更加合理、可行。因此,我们在行政管理的实际中应该致力于研究如何限制“权力超越”。

对此,福莱特总结出三种方法:第一,通过融合统一。矛盾之所以会产生,是因为双方的愿望不同,因此,愿望的融合统一排除了为满足愿望而获取权力的必要性。所以,通过找到一种能够使双方的愿望都得到满足的解决方法,阻止和限制“权力超越”。第二,通过认识到所有的事物必须符合“情景规律”。所谓“情景规律”,是指命令来自于事实和环境,而不是来自者的意志。一方面,上司应改变武断的发出命令、强迫别人盲目服从的习惯。另一方面,对下属来说,接受命令的最佳态度是理智的调查,提出改革建设的热情以及礼貌的简易方式。第三,通过使我们的组织越来越成为一个功能性的统一体。在这个功能性的统一体中,每一个都有自己的功能。并且,这种功能应当尽可能恰当地与他的能力相适合。然后,他就可以拥有随着他的功能而来的职权与责任。

在政府机关中,长期存在着“”“主观主义”的作风,将福莱特关于企业管理所提出的权力与控制的全新观点引入政府管理,对于推动行政改革,提高政府绩效,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三)权力授予与权力均衡

福莱特认为,权力不能被授予,因为真正的权力是一种能力,权力是一种自然发展的能力。管理的职权应该来自于功能职能的充分发挥,来自于知识和能力,而不是一种名义或专断的职权。一个专断的职权可能会引起非常不满的反应,正如查尔斯・弗兰西斯・亚当斯(charles FrancisAdams)曾经说过的,“如果你扩张自己的权力,那么,你将会削弱自己的权力”。福莱特因此而得出结论,如果我们拥有真正的权力,即使是很小的权力,也绝不要放弃。我们可以赋予别人权力,但是,权力或者能力都是不可能由任何人给予或获得的。我们应该致力于如何发展更多的权力,而不是权力的分解。管理者们不可能与部门主管或者是下属分享他的权力,但是,他却可以给他们提供发展他们权力的机会。福莱特在这里纠正了人们对“权力授予”的传统认识,权力授予不是放任不管,而是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给他们更自由的空间、更大的自。这时,权力意味着力量,意味着对组织做出更大贡献的能力。

关于权力的均衡,福莱特认为,权力必须达到均衡,应该改变上级对下级的绝对权力,“权力均衡”能够给组织带来权力的分配,共同发展的权力意味着创造新的价值。在我国行政管理实践中,福莱特的这一观点必须批判地加以吸收利用,政府作为国家意志的传达机关,必须要做到上传下达,违背上级命令自作主张的做法是不允许的,不利于国家的安定团结。但是在政府政策制定过程中,上下级的权力均衡,能够使每个公务员都以主人翁意识参与到政府管理中

来,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进发更大的智慧,制定更完善的决策,实现更大的公共利益,创造更多的公共价值。

(四)控制――发号施令

权力往往伴随着控制,福莱特认为,控制可以定义成作为达到某种特定目的的手段而被使用的权力,在本文中也作为权力的一部分进行理解。

福莱特指出,专断的命令忽视了人类天性之中最基本的因素之一,即主宰自己生活的愿望,生产第一线的工人往往不认为经理会比他更了解他所从事的具体工序如何操作。先研究工作,得出怎样才是完成这项工作最有效的方法,将这种方法作为标准确立下来,直到发现一种更好的方法,人们不“服从命令”,却“遵循标准操作”,因为这是环境所需。福莱特认为,发号施令应遵循以下三条原则:第一,使命令客观化和非人格化;第二,尽可能地进行职业教育,并用它来代替命令;第三,在发出命令的时候说明自己的理由。第四,发令者和受令者要在同一个环境中。

在行政管理实践中也应该如此,让接受命令的普通公务员参与命令的制定过程,真正理解命令本身,与他们分享目标,分享责任,命令者的分工是解释工作,告知标准,而接受命令者的分工是执行,这些都是同一事情的两个同等重要的部分。命令来自工作,而不是工作来自命令。

(五)职权的基础

福莱特认为,每一个人都拥有随其特定的工作职责而来的职权,而不是生来就存在于等级制度的特定职位之中的权威。越来越多的调查和科学研究致力于职责的确定。一个人应当拥有与他的职责或者任务相应的职权。在旧的官僚等级制度中,下级部门的主管应当“受制”于部门主管,“低位者”应该服从“位高者”的号令。但是在现代行政组织中,职权应当与知识和经验相辅相成,只有这样,命令才会被无条件地服从。职权应该和知识、经验以及运用那种知识和经验的技巧相联系。

福莱特从中得出的结论是职权应该客观地看待,重点不是谁做出决定,而是决定什么,重要的不是对人负责,应该对事负责。真正的职权与官方的正式职权应当协调一致。

作为政府部门的领导也应该意识到,他和部门下属的其他工作人员只是分工不同,大家同样在为社会主义事业添砖加瓦,没有什么“超越”于别人之上的特殊优越感,没有什么“控制”别人的权力。所做的决定应该对事不对人,人们服从的是命令本身,而不是发出命令的人,人们服从的是权力本身,而不是拥有权力的人,所有人的工作都应该相互协调,相互配合,这样的话,权力不再是对人们的束缚,而是人们获得自我发展的过程,获得自由的必要前提。

二、小结

福莱特追求一种以群体原则而非个人主义原则为基础的新社会。并非以此而否定个人,只是强调个人只有通过群体才能“发现真正的自我”,一个人的“真正自我就是团体自我”,“人没有脱离社会,独立于社会或反对社会的权力”。这符合我们的集体主义原则,运用在团队中,有利于团队凝聚力的建设,推广到社会上,则有益于整个社会的安定与团结。

尽管对福莱特的思想存在着批评意见,但不可否认的是,她对于行政管理理论的贡献是富有创造性的,在80年代新公共管理运动的“重塑政府”浪潮中,福莱特的思想成为政府改革的理论渊源。她在权力、权威、控制与协调方面提出的思想主张和理论尽管在当时的人们看来,是一种“乌托邦”式的理想主义,但是在提倡“参与性管理”“人性化管理”的今天看来,是一种非常有益的探索,值得深入学习和借鉴。

结合我国行政管理实际来看,我国拥有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中央集权制已深入人心。长期以来,社会民众已经形成了被动接受的思想习惯,自利意识不够,缺乏运用天赋权力的意识和能力。因此,我们应该改变广大民众对权力的传统看法,让行政权力得到更好、更充分的发挥,实现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Mary Parke r.Foliet Prophet of Manag ement.Pauline Grahgm[M].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1994.

[2]丁 煌.西方行政学理论概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5]王文吉.我国目前行政权力的现状和完善途径[J].司法天地,2008(5)上:131-132.

[4]郑晓霞.张苏串.福莱特的融合统一原则及其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贡献[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2):66-67.

[5]邹 林.芙丽特“建设性矛盾”与唯物辩证法[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