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幼儿生活经验“迁移”讲述的运用指导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幼儿生活经验“迁移”讲述的运用指导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幼儿的生活离不开语言,幼儿的语言学习也离不开生活,幼儿生活经验讲述的过程正是语言学习的有效途径。应通过运用“材料吸引、示范点拨、提问引导”来“更换内容、替换材料、更新情节”的方式进行同化迁移式引领;运用“激趣导悟――储存内化――迁移联想”来进行顺应迁徙式指导,从而优化语言教学引导,找到突破点组织各种语言讲述的平台供幼儿学习关注生活,运用语言描述生活、热爱生活,从而培养幼儿的语言素养。

[关键词] 生活经验;迁移讲述

一、幼儿缺乏语言迁移运用的原因

1.在语言中忽略了生活运用,过分主导阻碍了幼儿自主讲述的完整性。

一定的生活经验是幼儿进行讲述的基础,而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和家长忽略孩子生活经验的运用,不够耐心等孩子讲述完整,总是帮孩子把意思补充表达,给幼儿的只是“是与不是”的回答,长期就会影响幼儿自我表达的完整性。

2.幼儿的生活经验没有得到迁移,弱化了语言经验的扩展。

幼儿有了比较丰富的生活经验,抽象逻辑思维也已开始萌芽,但因理解能力有限,连贯性口语表达能力弱,常常不能准确地、完整地表述自己的意思,特别是对事物之间的关系更不容易理解和表达清楚。而这时的教师指导仅仅是交代讲述的主题内容,让幼儿自由说、自主说,给予的回应是无谓的肯定“好的,你说得好”等,长此以往会弱化幼儿语汇的学习,会出现上述幼儿“只会比划,没有语言”的现象。

3.讲述指导的内容与方式过于狭隘,难以拓展幼儿语言经验的延续。

主要表现在平时教师围绕事先预设的教案计划进行教学,忽略了生成内容,导致幼儿在讲述时局限于事物的外显特征和事情的发展与结果……如组织“我喜欢的人”活动中,幼儿说:“我喜欢的人是我妈妈,她总穿着漂亮的裙子。”教师问:“还有呢?”教师的回应只是机械地重复幼儿语言或是简单地延续“还有呢”,缺乏启发性的追问互动。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也提到“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这就需要教师提供丰富而不乏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围绕生活经验进行讲述就很自然地为幼儿创设了一个敢说、想说、喜欢说、有机会说的生活语言环境,而进行“同化”与“顺应”双维式的迁移引领,则能帮助幼儿丰富词汇、句式,使幼儿在语用中学习完整表达,并巩固所获得的讲述思路和讲述方式,提高幼儿讲述能力,为幼儿语言发展奠定基础。

二、同化迁移引领,举一反三,经验内化后讲述

同化就是将已有经验应用到同类事物中去,以揭示新事物的意义、作用,从而把新事物纳入到已有知识结构中。

(一)局部把握,适时更换,巧妙引领理解后运用――局部同化迁移

在讲述活动中,当幼儿学习一种讲述经验后,教师可指导幼儿更换讲述对象、更新讲述情节等,引导运用已有经验和所学方式局部更新,逐渐掌握语言在生活中的运用迁移。

1.捕捉在兴趣点上的,扩充讲述内容

根据幼儿生活经验及时捕捉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根据其熟悉的特点,进行大胆的想象讲述。如“身边的自然角”“我喜爱的人”“我记得最清楚的一条新闻”等不同话题;在幼儿的兴致上找出新的讲述思路,扩充讲述内容,如“身边的自然角”,幼儿先围绕物品名称和特点讲述,教师可指导扩充:“自然角有几层?它以前是怎么摆的?现在有什么不同?”

2.把握“最近发展区”内的,替换讲述对象

由于讲述活动要求幼儿使用独白语言,即幼儿需要对已有的生活经验独自构思,并表达出对某一内容的完整认识,同时这是一种关于回忆的追述,对初次讲述的幼儿有一定难度,既要考虑怎样组织内容、怎样安排表达的顺序,还要选择合适的词语连贯表达。所以要因材施教,把握“幼儿最近发展区”,能力较弱的幼儿运用同类对象更换,能力较强的幼儿可替换异类讲述对象,如围绕“自然角”经验讲述过后,教师引导幼儿运用所学的内容讲“我家的书柜”“妈妈的梳妆台”等,帮助幼儿进一步巩固新的讲述经验。

3.关注个别幼儿关注的内容,更新讲述情节

一般幼儿把握“时间、地点、人物、简单事件”较明确,但人物活动和情节发展的讲述成为难点,如果关注到幼儿所积极关注的内容,也较容易突破,如幼儿关注到“芋头叶子像荷叶”,教师引领:“大大的荷叶会被小青蛙经常拿来当雨伞!荷叶下还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呢?”这样逐步扩散思维,引领幼儿讲述故事情节发展。关注幼儿生活中所关注的,组织生活话题经验讲述,如:

学生甲的表现,《堆雪人》讲述15句话,围绕主题完整讲述,事件经过描述清晰;

学生乙的表现,《有趣的事》讲述20句话,词语生动,讲述丰富;

学生丙的表现,《喜欢我的妈妈》讲述18句话,连贯讲述,情节丰富,声音响亮……

(二)整体构建,逐层引领,灵活指导内化后迁移――整体同化迁移

同化是将已有经验应用到同类事物中去,以揭示新事物的意义、作用,从而把新事物纳入已有的知识结构中。这类迁移中,有了高度概括的知识、经验,再有准确的联想,教师因势利导,新问题会迎刃而解。

1.材料吸引,为讲述内容更新服务

使用具体的物体(如人物的状态、动作,真实的物品及外在自然景物等)帮助幼儿讲述,可从物品的性质、特征来讲。这些材料在更换场景或对象时就得到了迁移的练习,如幼儿学习讲述完一件玩具的使用方法后,教师可让幼儿用同样的经验讲述另一件玩具,从而帮助幼儿巩固所学的讲述经验。

2.示范点拨,为层次递进补充学习

多运用在需要重点指导的句式学习或表达技能点,当幼儿掌握原句式后,对个别词语进行替换就能迁移运用了,如教师示范“太阳散发着七彩光芒”,适时点拨“还有**散发着**光”,幼儿很快想到“台灯散发着黄黄的灯光”“日光灯散发着明亮的灯光”……“美丽的灯”话题由此诞生。教师在幼儿熟知的生活基础上,提供支架,适时点拨,降低讲述难度,主动参与讲述的幼儿就会越来越多。

3.提问引导,为情节丰富补气添色

在快乐的操作活动中讲述时适当地提问引导,如在幼儿分组读信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捕捉幼儿出现的问题和语言表述中的亮点。“小熊给熊奶奶送骨头汤”这一情境中,教师及时捕捉到,追问:“为什么送的是骨头汤?”幼儿答:“熊奶奶年纪大了,要喝骨头汤补钙,我奶奶就爱喝骨头汤……”多完整的表达,把自己与奶奶的生活经验迁移到小熊身上!

以上三种形式,在教学中可从人物、游戏、生活内需、时事话题等内容预设相关生活经验话题组织经验讲述,从不同的把握点着手,这些话题可以单一组织,也可以通过替换、点拨、引导等方式进行话题互通整体同化迁移来优化指导,话题可为:

“我的好朋友”“我喜欢的人”“购物”……

三、顺应迁移指导,触类旁通,经验迁移整合后讲述

顺应是指将已有的经验应用到异类事物中去,对已有经验进行重新组合,形成包含新事物更高一级的认知结构。此类迁移是将旧知识开启新问题,旧知识与新问题之间分析类化继而创新,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调动幼儿思维,培养其灵活性,提高应变能力。

(一)顺应指导,有效介入建构经验讲述

1.聆听心声,及时介入

鼓励幼儿自由、大胆地讲述,教师不加任何限制,只对其所说的内容进行整理、加工,发现其闪光点。如幼儿在讲述“爸爸和妈妈”变成了“爸爸的妈妈”,教师应及时纠正,但不做多余的解释,也不能刻意追求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去随意扰乱幼儿的语言思路。等到幼儿打开话匣,用心聆听孩子们五花八门的答案后,再及时介入,用鼓励的语言引导,使活动气氛保持活跃。

2.适时参与,触类旁通

如:草地上,幼儿仔细观察小草,说小草;花坛边,幼儿欣赏花朵不同的颜色、姿态,由发芽到开花的生长过程等。这时,教师以参与者身份谈论小草,并用相同的句式说话,以触类旁通的方式来引导幼儿迁移讲述。

3.途径指引,理解内化

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执教者应该注重环节的途径指引,帮助幼儿理解内化,而后找突破点进行模仿讲述。如在组织“我可以”生活经验讲述活动中,教师从“发现身体上的变化”引导到“行为上的成长变化”进行话题讲述,多从“有哪些我可以做到的”问题来启发幼儿,教师还以故事主人公阿力的口吻先示范讲述,如“摔跤的时候,我可以不告诉妈妈,自己用创可贴处理伤口”……再迁移指导“你能说说自己‘可以’做到的事情吗”,最后引导幼儿把自己可以做到的事情画下来,并向同伴讲述交流……过渡清晰,逐层引领,让幼儿感悟体验。

途径指引中教师以激趣导悟――储存内化――迁移联想这三个层次层层递进,指导幼儿用叙事性语言把人物的经历或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等讲述完整。如讲述“秋游”:

(二)语言迁移,多种创造延续迁移讲述

语言迁移,即让幼儿在活动中将所学的词汇、表达方式和在生活中积累的经验发生整合,就形成了储存在大脑里的“语言知识”,再在实际运用后又收获更多的语言经验。

1.文学作品欣赏后运用迁移讲述

结合文学作品,给幼儿提供适合的简单句式铺路架桥,使作品中的语言渐渐内化为幼儿自己的语言。例如,诗歌《风在哪里》原作品的句式:“花儿说,当我的花朵频频点头,那是风在吹过……”老师启发幼儿尝试运用“风吹过(地方),给大自然带来(变化)”的句式进行讲述等;在观赏“无声动画”《守株待兔》中,先对前半段进行无声播放,幼儿在观看过程中不知不觉产生疑问:“为什么这只兔子会撞在大树上?”“为什么农夫要一直站在树旁,别人叫他去干活他也不去呢?”然后引导幼儿针对自发问题有详有略地进行交流、讨论,最后再让幼儿在欣赏动画的同时,配上旁白进行讲述,将已掌握的语言知识进行迁移讲述。

2.表演情境中运用迁移讲述

在幼儿学习了一些绘本作品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设计一些综合性的情境,把以往学过的相类似的作品情景融成图片背景,组织幼儿进行情境表演,从而迁移讲述。例如,在幼儿学习了《春天的秘密》后,教师提供一幅《小兰家门前》的画面引导幼儿有意识地用学过的语言句式进行描述和表演。

3.自主游戏活动中运用迁移讲述

利用“一日环节”(来园、离园、趣味点名等时段),组织幼儿“快乐一话”相关生活经验话题的讲述练习;在家利用父母常用的手机微信,在“微信群”中畅所欲言,培养幼儿敢说、愿说、乐说的语言能力。

综上所述,在轻松自如的环境中,对于五彩缤纷的儿童生活,幼儿运用自身独特的观察视角,更能自然地将内化的语言进行迁移运用。通过教师们一系列的指导优化,幼儿不再拘泥于“我该说点什么”“有什么可说”的拘谨、茫然状态,而是“乐于对话生活、敢于讲述”,哪怕是简简单单几幅图画,都能编出:《甜蜜的大蛋糕》是送给奶奶甜蜜的吻和热情歌儿的故事,《浪漫的结婚纪念日》里面有对年轻叔叔阿姨婚礼上热闹场景的描述和美好的祝福,《运动场上》有时间的跨越和励志情节的巧妙结合……这无不显示出孩子们敏锐的生活观察力和睿智的语言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

[3]王玉.幼儿语言艺术教育理论与实践创新[J].学前教育研究,2012,9.

[4]付丽霞.浅谈幼儿教育中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J].企业导报,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