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职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中职学生相对于其他青少年群体,他们是心理问题更多的群体,也是幸福感相对较低的群体。结合中职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现状,分析影响他们主观幸福感的因素,并提出一些提高主观幸福感的策略。
关键词:中职学生;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
一、前言
近年来,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十分关注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并且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简称SWB)是指评价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综合性评价,是衡量个人生活质量的重要综合心理指标。人的幸福生活质量与主观幸福感息息相关,这种主观的精神生活水平对人的生存和社会发展有积极意义。
中职生,指的是在中职学校念过书或毕业的学生。本文提到的中职生,指的是就读于职业中专、技工学校或职业高级中学的学生,一般是初中毕业后被录取,年龄一般在16~18岁。相对于其他青少年群体,他们是心理问题更多的群体,也是幸福感相对较低的群体。
二、提升中职学生主观幸福感的迫切性
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任务,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同时,中职教育的技能型人才在心理特征方面存在着特殊性,并且出现了心理特征偏离常态的现象,并严重制约了其培养对象――中职生的心理发展。
我国的一些研究也表明,中职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处于中等偏下。得分率为48.7%,幸福感等级为一般的占56.6%,感到不幸福的占16.1%,表明他们对生活的态度比较漠然,不少学生已体验到负性情绪,这与国内对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结果比较一致。
研究中职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对于了解他们的整体心理特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促进中职学生的健康成长、个性发展,帮助提高他们的主观幸福感,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影响中职学生主观幸福感的主要因素
(一)人格特质
国内唐浩、孟的研究也证实,外向学生与内向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得分差异显著,外向性与主观幸福感有较高相关。中职学生也不例外,内向学生不善于人际交往,对班级工作缺少热情,封闭自身内心世界,对周围的人与事漠不关心,往往脱离实际,富于幻想,知心朋友少,很少和人情感交流等。
(二)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有研究结果表明:自我效能感对主观幸福感有明显的预测作用,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大部分中职学生是因为学业成绩差而不得不进入中职学校,在初中阶段,就有过家长责骂、老师批评、同学看不起的经历,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做什么事都不成,容易产生自卑和失落的消极情绪,主观幸福感低。
(三)学校归属感
学校归属感是指学生在自己的学校环境中,内心有重要的存在感,是被老师和同学接受、支持、尊重的,是自发地愿意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并与他人成为一个整体的情感。有研究表明,学校归属感是主观幸福感重要影响因素之一。部分中职学生还在中考失败的阴影中,上课睡觉、玩手机,课余不参加活动,拒绝感受校园文化,对于老师的教育,要么充耳不闻,要么激烈对抗,很难形成在学校得归属感。
(四)归因方式
归因方式是指个体根据经验和当前期望得基础上,对不同的事件或行为以一种相似的习惯化的方式做出原因推理的倾向性。有研究表明,归因方式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负相关,与抑郁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即归因方式越消极,主观幸福感越低,抑郁水平越高。中职学生倾向于进行消极归因:比如认为我的能力不行,会使人感到内疚和无助,从而增加消极情感;比如认为这件事太难了,我做不好,则会使他们故意逃避,不敢面对现实。这样的归因方式,会极大地损害学生的自信心,很难获得对生活的满意度和积极的情绪体验,从而降低主观幸福感水平。
(五)家庭教养方式
在个体成长过程中,父母的言传身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子女对自身能力的认同以及对幸福的总体评价。父母教养方式对孩子的主观幸福感影响表现为:父母多理解、关心孩子,多与孩子平等沟通交流,孩子对生活各方面的满意度就较高,主观幸福感就越高,相反,父母对孩子放任或管教过于严厉,孩子对生活各方面的满意度就不高,体验到的主观幸福感就越少。因为中职学生学业成绩普遍不好,现实与心中的理想目标相距甚远,社会对他们还存在着偏见和歧视,容易产生彷徨、无助、抑郁、偏执等问题,如果此时父母的教养方式依然是放任或者专制,学生更难以获得幸福感。
四、提升中职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策略
(一)学校加强幸福教育,学生感受成长幸福
学校要将主观幸福感教育融入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课程中,心理辅导要重视加入主观幸福感的理念,学校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设满足学生心理需要的情景,建设积极向上、阳光健康的班集体,培养一支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关爱学生、乐观幸福的教师队伍,让学生在一个爱的环境中成长,体验到爱的教育,培养他们获取幸福的自信和能力。
(二)家庭关爱学生,学生感受家的幸福
家庭是学生的重要支持系统,父母在任何时刻,都不能忽略对孩子的关注,忽略与他们的交流。中职学生的父母,要多关注孩子身上的优点,不要因为学业上的失败而全部否定他们,对于孩子学习职业技能报给予发自内心的支持;要为子女营造一个理想的成长氛围;不要过多苛责孩子,多一些理解和包容;父母要多和学校老师联系,以实现学校和家长的教育合力。
(三)个人主观努力,增强获取幸福的本领
中职学生要树立幸福要靠自己争取的理念,关注自己良好心理素质的建立,提高自己应付挫折和痛苦的心理素质;培养良好的获得幸福的个人习惯,学会接纳自己、悦纳自己;主动融入学校和班级,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学好职业技能和其他本领,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参考文献:
[1]魏兴,李萌.关注幸福――提升中职学生的主观幸福感[J].学生管理,2016,11.
[2]吴明霞.30年砦鞣焦赜谥鞴坌腋8械睦砺鄯⒄[J].心理学动态,2000(8):23-28.
[3]高光华,马翠英.中职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述评[J].学园,2013,21.
[4]赖晓红.中职学生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研究[J]中等职业教育,2009:29.
[5]田莲,祝楠.中职生父母教养方式与一般自我效能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
[6]常虹.中职生自我认同感、学习自我效能感、学校归属感现状及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