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把《端午的鸭蛋》从繁难的教学境地拯救出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把《端午的鸭蛋》从繁难的教学境地拯救出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语文教学常给人“繁难杂重”的印象,教师教时累,学生学时苦。“繁难杂重”已成语文教学的弊病。听一节公开课,发现《端午鸭蛋》(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本是一篇充满情趣和人文精神的美文,却因课堂教学的“繁杂”让其变成了一篇让学生感觉头痛的“恶文”。如何还原课文原本之美?需要把《端午的鸭蛋》从“繁难”的教学境地拯救出来

一、教学目标需化繁为简

【问题展示】

《端午的鸭蛋》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教师将其设定为:

1.体会文章语言上的特色,品味其中韵味和情致。

2. 理解文章于自然而然中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生活的妙处。流露出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对故乡的热爱。

3.以赏析及讨论的方式,激发学生对民族深厚文化的热爱,从而品味文章的韵味和情致。

4通过学习课文,理解作者对儿时生活的怀想的情感,激发培养学生对故乡的热爱。

5欣赏作品深厚的文化意蕴和永恒的美学价值。

【简化建议】

以上教学目标是从“知识”“能力”“价值观”三个角度给出了这节课的教学任务,看似科学全面,实则虚多实少。初中语文教学的精要目标无非以“阅读理解”“写作应用”为主,所以教学目标不必弄些“花哨无用”的东西,目标太多,就会变得主次不分、繁杂难弄起来。为了达到“简单教语文”的目的,《端午的鸭蛋》教学目标可以简化为:一是通过阅读课文,体会其语言特色和文化价值。二是结合自己经历,模仿课文写法,写小作文。如此精简,在课堂上需要处处“照顾”,却处处都“照顾不到位”的杂乱和肤浅目标就放弃了,只需要对最基本的教学目标进行重点“攻击”即可,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语文收获。其实,完成了“读”“写”目标,其他教学目标就在无形当中实现了,所谓“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都是附于“读写目标”之中的东西,没有必要在教学时生硬而复杂地单独显现出来。

二、教学环节需要化繁为简

【问题展示】

《端午的鸭蛋》教学环节如下:预习,解释词语(完成生字词的认读和词语用法)――导入,作者简介(教师有“表演”,目的是引起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兴趣,教师还有“照本宣科”,让学生知道作者是谁,介绍作者的文学成就等这些学生自主可完成的常识性内容)――阅读课文、整体感知(这是唯一学生可以有机会体会自主学习乐趣的环节,但问题是教师给予这个教学环节的时间却非常少,甚至是一晃而过)――分析课文师生商讨(这个环节在课堂教学中是最费时间、效率最低的一个环节,其实是教师先入为主地向学生“肢解”课文的一个过程)――回扣阅读、反思体会(虽然又一次给予学生自主阅读的机会,但临近下课,学生拥有的阅读时间也很少,再者学生到这时学习的注意力已经无法高度集中,所以这个环节名义上是自主阅读,事实上是“坐等下课”)。

【简化建议】

学生感觉课堂“枯燥”,主要是因为课堂教学复杂的教学环节给学生带来了“机械”的压迫感。在这些复杂的教学环节里,学生成为被动的接受者,几乎没有主动思考的机会,学习语文就是吃老师嚼过的馒。其实,语文教学环节完全不必要这么复杂,更没有必要在复杂的环节中拔高教师的课堂地位,让教师把语文弄得过于玄虚。《端午的鸭蛋》教学时可以缩减为两个主要环节:第一个环节是让学生有足够的阅读时间,通过反复阅读,达到“书读多遍,其义自得”的效果;第二个环节是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阅读后技能练习,比如进行优美句段摘抄、阅读理解作答、读后感写作等训练项目。第一个环节完成“阅读”教学目标,第二个环节完成“写作”教学目标。简化教学环节,学生就多了许多学习的自由和自主。因为自主且自由,所以学习兴趣就会自然生成――所谓“解释词语”“作者简介”等环节,其实是无效教学,因为这些“常识性”知识是学生可以自行解决的。把学生都明白的问题,通过“环节”体现出来,是语文教学的浅薄无效。

三、教学手段需要化繁为简

【问题展示】

语文是教学“文字”的学科,要让文字走进学生的心灵,需依靠阅读与写作培养学生的“语感”,通过潜移默化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执教教师在教学《端午的鸭蛋》时,抛弃了语文教学要有潜移默化的手段,取而代之的是声光电的强烈刺激――教学时,播放“舌尖上的民俗”视频,各色美食纷纷亮相,各个教学环节,教师的教学手段由“现代科技”的帮助,花样翻新,轮翻上阵,要么图片展示,要么多媒体播放,要么进行咸鸭蛋现场制作与品尝……学生的思维不是停留在课文上,而是不断地被各种教学手段的转换刺激。一节课下来,教师忙于“手段”的展示,学生忙于“观赏”手段带来的热闹,“手段”压过了语文本身含义。

【简化建议】

因为课堂教学应用了太多的“科技手段”,所以语文课越来越复杂,光怪陆离的教学手段,让语文课在复杂化的过程中失去了语文的本色,变成了“电影节”,变成了“科技苑”,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被“热闹”所吸引,失去了品味语文的兴趣――过多的“教学手段”,看似“漂亮”,实则是挤掉学生语文想象能力的凶手,学生在“直观手段”的干扰下,只会动眼,不会动脑,时间久了,他们将不再是文字的想象者,而成为教学手段下僵化的思维奴隶。教学《端午的鸭蛋》,要抛弃那些并不真正需要的教学手段,回归语文教学的朴素与优雅――教师凭一支笔,一本书,凭优秀的语文素养教学,引领学生去悟、让学生的心灵真正走进文学之美。这样的课堂虽然简洁,却是教学中真正迷人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