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如何创建高效的物理课堂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如何创建高效的物理课堂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课堂教学作为日常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的重要平台。目前,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创建高效的课堂教学已经成为众多教育工作者共同关注的话题。初中物理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课程,是引导学生进入丰富多彩的物理世界的钥匙。如何创建高效的物理课堂,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呢?

一、加强教育引导,明确学习目的

学生要想学有所得就必须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端正的学习态度,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只有思想明确了,学生的行动才会有方向,学习才会有动力,才会向着自己所确定的目标努力奋进。否则,学生的学习就变得盲目和机械,就会陷入无目的学习的境地。所以,我认为在物理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引导,多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教学手段,收集一些感人至深的视频资料播放给学生观看,引导学生学会感恩,树立崇高的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使他们在心灵上得到净化、情感上得到慰藉、行动上得到指引、观念上得到升华。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就在《论语》一书中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待学习,只有“好之”“乐之”,才能有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的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际、最有效的内部动力,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成绩。只有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才会集中精力、全神贯注、兴致勃勃地学习,从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在物理学习过程中,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促进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努力探索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和方法。物理学科概念多、公式多、实验多,学生学习起来会遇到很多困难,只有学习兴趣浓厚,学生才能轻松、愉悦、主动、有效地投入到学习中,进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三、重视实验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物理学科不同于其他的学科,它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许多物理规律都是通过实验得出的,因此教师要重视实验教学,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实验时教师可以先做演示,再作分析。例如,教学电功率时教师可先做演示,将“220v,25w”“220v,60w”的两只灯泡分别串联和并联后接入220v的电源上,观察它们能否正常发光。在学生获得感性知识的基础上再进行理论分析,往往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学中我积极为学生创造条件,力争把课本上的实验都让学生动手做一做,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实验、探究、合作、观察、推理和归纳总结的能力。在实验过程中我还给予学生适当的点拨和引导,与学生一起讨论疑难问题,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感受到物理学习的乐趣。

四、注重对学生的引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积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猜想、设计实验、动手实验,直至解决问题得出结论。要把“教”变为“导”,让学生明白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比学习知识本身更重要,毕竟课堂上教师讲授的内容很有限,更多的知识还要靠学生课后自己去钻研。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突出教学的重难点,注重训练学生的分析、思维、判断等能力,让学生自己找规律,自己做总结,真正以“主人翁”的身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自学必须有时间作保证,中学阶段学生学习的科目繁多,各科作业也很繁重,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改革教学方法,指导学生花时间深入探讨,独立思考,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探索规律,逐步掌握解题的思路和方法。例如,在教学《欧姆定律》一课时,教师通过演示实验讲清电流跟电压的关系即可,至于电流跟电阻的关系以及归纳得出的定律,尽可以放手让学生通过实验进行分析比较和归纳,并在阅读教材后得出结论。这样,在课堂上学生既可以有时间阅读教材,又可以主动参与操作实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五、精讲精练,打造高效课堂

传统教学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授课方式,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教学效率不高。如果这一问题得不到很好解决,我们即使有再好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也只能是纸上谈兵,很难改变目前教师和学生负担过重而教学质量低下的现状。因此,教师应在打造高效课堂上下功夫。物理课堂要实现高效,就要努力做到精讲精练。教师通过精讲,使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把小的知识点连成线,把线连成面,再把面构成体,在头脑中形成物理学科的知识体系。教师还应精选一些中考物理试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解题训练,借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无非就是两个方面,即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如何使教与学落到实处,达到教与学的最佳结合,使课堂教学更高效,还需我们教师多一些研究和探讨。